分享

苏联历史丨1981年苏联军演震慑欧陆,为何被视为苏联最后的辉煌?

 人文之光 2024-03-19 发布于辽宁

1990年代初期,苏联土崩瓦解。而此时距离1981年的苏联军演,前后不过十多年的岁月。其实对于中年人来说,十年岁月可能也就是弹指一挥间——毕竟,如果年纪过了30岁,回想起十年前二十多岁的光景,相信很多往事还是历历在目的。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十年更可以视为一瞬间的事情。

所以苏联历史的后期,让人感到很魔幻:1981年苏联军演尚且能震慑欧陆,怎么到了1990年代初期,曾经强悍的苏联就分崩离析了?

1、逆境发育的苏联

苏联从建立到崩盘,前后也就几十年的光景。苏联的前身苏俄的创业之路充满艰辛,而苏联在强盛之后陷入崩溃,更让人感慨万千。

在中国人的印象里,沙皇俄国是欧洲很强悍的国家,是近代史上的列强之一。但其实沙俄其实是末流列强。比如沙俄在和欧洲列强交战的过程中,主体上以吃瘪为主。甚至在若干次的俄土战争中,沙俄都付出了很多的代价。所以在甲午战争以前,西洋人普遍存在个共识:那就是远东的清朝和沙俄其实水平差不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军表现的十分拉胯。所以一战没等结束,沙俄就被推翻,之后不久,苏俄和白俄就为俄国的统治权而爆发战争。当时各大列强对苏俄都有仇恨态度。甚至日本还出兵西伯利亚来干涉苏俄的建立。

一战后期俄国经济已经崩溃,苏俄在烂摊子基础上,需要保证民生,还需要应对列强的干涉,因此创业的难度系数可想而知。但即便如此,苏俄还是顶住了压力,打退了外来干涉的同时,还发展了自身的工业体系。

二战后,苏联成为战胜国之一,不过,苏联的胜利也被视为惨胜——因为苏联的核心领土差不多就在东欧,而这也是纳粹德国东线的主要战场。所以苏联的损失很大。但即便如此,二战结束后不久,东西方对峙的局面就形成了——之前英法称雄世界的局面不复存在,美国和苏联对峙的局面形成。当时美国和苏联被视为两大超级大国。

21981年军演

很多人根据1990年代初期苏联的解体来反推苏联的综合实力不如美国。当然这个反推结果当然不能认为是错误的。但是在军事方面,苏联的实力并不次于美国。

苏联为了应对美国的军事威胁,因此将大量的经费投放在军事领域。在巅峰时期,苏联有战斗机上万架,常备军360多万,坦克和装甲车的数量也以十万计。要知道,即便是2024年的当下,也有很多小国连一辆坦克都没有。而这一军事优势,一般认为是在1981年达到的巅峰。

1981年,苏联为了震慑北约各国,于是展开了一次军事演习,当时苏联出动军队五十多万人,坦克上万辆,在波罗的海进行演习。当时西洋各国普遍认为,如果当时苏联进行西征的花,大约一周左右,就能占领西德全境,而后一路高歌猛进,饮马大西洋。

所以那时候世界各国,包括英法、西德都普遍认为,苏联势头如此旺盛,短期内冷战应该不会结束。

3、苏联的崩溃

不曾想也就十年左右的光景,苏联就陷入解体状态。其实虽然这一幕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因为大国角力是全方位的角力,军事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已。苏联在牺牲民用工业的基础上发力军事,最终导致军事强悍的同时,经济严重贫血,最终,等待苏联的,也只剩下了自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