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 十三

 汉家月明 2024-03-20 发布于北京

天下安乐,唯仁治而已  ---  北宋  十三(仁宗,嘉祐四年至八年)


安徽合肥  包公园

(2009. 11. 07)

山花子

出自青山绿水间,春闱及第始为官。

州县京城数十载,拒强权。

身正行直福万众,呕心沥血辅君安。

百姓心中传千古,永称廉。

                           

景点介绍

包公园是为纪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属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整个包公园占地30.5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5公顷,总体布局为开放式,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组成。2010年,被中央纪委命名为首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

                           

【历史背景】

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

包拯墓全称包孝肃公墓园,位于合肥市内包河南畔林区,与包公祠紧紧相连。整座墓园面积1200平方米。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包拯灵柩由他的女婿护送老家合肥,墓地在公城乡。后来,金兵入侵,攻陷合肥,包公墓被破坏,当时的随葬器物也大多被盗。包公后裔将原棺和墓志迁葬于墓西三十多米处,原墓地被废为耕地。后来,当地官员误将包夫人墓当作包公墓,修葺一新,并盖有享堂。

1973年,合肥文物部门对包公及其家族墓地进行清理,从包公墓葬中出土了包公遗骨及其墓志,同时还出土了包夫人董氏及他们的两个儿子、儿媳及长孙的遗骨。1985年,开始动工修建包公墓园,历时三年竣工。墓园共有包氏家族的六个墓冢,按宋制修建。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清官就是清官,不但生前留下了刚正不阿的美名,死后也不给后人留下任何谜团。以包公的名气、年代,能这么准确的分析出一家人的遗骨,这或许就是上天对清官的褒奖。

【旅游趣事】:

   到包公园门口的时候,已经下午四点多了。没想到整个包公园这么大 --- 除了包公祠、墓,还有新建的清风阁,展品、介绍的内容也很丰富。一圈看下来,天色已经变暗。趁着光线还凑合,赶紧跑到包大人墓冢前拍了两张照片,才钻进墓室。看完出来,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走出大门,身后的门“咣当”一声就关上了。


河南鹤壁  金山寺

(2016. 06. 23)

谁知古寺建在李唐赵宋

哪本史书记载白蛇许仙

只因金山

           

景点介绍

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庞村镇。毗邻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距鹤壁市中心5公里。是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区。2004年成立金山寺景区管理处,正式对其进行开发和建设。

金山名胜游览区植物繁盛,冬季瑞雪覆盖,怡静宜人,春季万物复苏,绿叶滴翠。金山寺晨钟暮鼓,化人心灵。

           

【历史背景】

因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创始人墨子在此地居住多年,当地又有人称金山为“墨山”。坐落于此的金山嘉佑禅寺始建于唐代,重修于北宋嘉佑年间,是一座佛教文化浓重的千年古刹。据史书记载,金山寺兴盛时期,高僧云集,僧人数百,庙产千顷,香烟缭绕五百里,寺内至今仍完好保存着被誉为豫北第一的大雄宝殿、独具特色的卧佛殿以及其它建筑群。

一些史学家考证出《白蛇传》的故事起源于北宋时期,发源地就在黑山之麓、淇河之滨的许家沟、白蛇洞、金山寺。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还能考证出《白蛇传》发生在这儿?居然还是史学家考证的!别的不说,就“水漫金山”这一出儿,在这儿发生的了吗?怎么现在史学家也学着装神弄鬼了!

【旅游趣事】:

   早晨从新乡出来就在下雨,而且雨越下越大,在淇县的计划就因为下雨搁浅了。吃过饭,睡了一小觉,看看外面雨小多了,就溜达了出来。想去市博物馆,可到了地方才知道人家周四下午学习,不开放。这叫什么事儿啊!别的博物馆都是周一闭馆啊,怎么河南人净整这邪的!这时看雨又小了点,就下决心打个车去金山寺。打了三辆出租,终于谈妥了价格,奔金山寺而去。


河南郑州  巩义永昭陵

(2013. 08. 28)

即位北境已得安,

怀柔西陲息烽烟。

朝中多赖名臣辅,

守成贤主千古传。

              全景

景点介绍

永昭陵,为北宋帝陵,位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境内,嵩山北麓与洛河间丘陵和平地上。陵区以芝田镇(宋永安县治)为中心,南北约15公里,东西约10公里。永昭陵是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的寝陵。陵园规模庞大,建筑雄伟, 虽历经千年风雨,饱受战乱抢掠,但至今仍不失皇家陵园的恢宏气势。整个陵园遵从封建的风水地形堪舆学说,依地势而就,傍山依水,东南穹窿,西北低垂,由"皇帝陵""皇后陵" "下宫"组成,神道两侧的石刻群形态逼真,雄浑高大,栩栩如生,其中"瑞禽""角端 "更是雕刻史上的杰作,堪称世界绝品。

                            永昭陵

【历史背景】

       宋仁宗初名受益,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即民俗演义《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宋仁宗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2年即帝位,1063病死开封,享年53岁。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期间,国泰民安,文臣武吏荟萃,科学文化发达,达到宋王朝鼎盛时期。据有关史料记载,嘉祐八年(1063年)10月,葬仁宗赵祯于永昭陵(今巩义市区),修陵调集士兵46700人,工期7个月,耗银50万两,钱150万贯,绸绢250万匹,耗费占北宋国库年收入的一半。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一个“文有文曲,武有武曲”的年代,虽然不如秦皇汉武时代那么辉煌,但却是老百姓心目中真正的盛世。

【旅游趣事】:

郑州是省会,客户也在郑州,可郑州城里可玩儿的地方实在太少,过来一次就“扫荡”了,只能往郊县“开发”了。荥阳、新郑、登封都去过了,这次就奔巩义吧!手里已经“攒”了一堆郑州出租车的定额发票,再打车奔巩义,恐怕回去报销没法交代了,只能到汽车西站坐大巴奔了巩义。巩义原称巩县,来这儿的首选目标当然是北宋的“七帝八陵”。等下了大巴,上了出租车和司机一聊才知道,这一片陵区太大,一上午恐怕时间不够。最终决定只去已经开发成旅游景点的永昭陵。永昭陵大门修建的挺气派,往里走也感觉挺有“皇家味儿”,可真正的墓冢却圈在大墙里不开门。顺着大墙走到侧门,侧门是栅栏门,能看到墓冢的“真容”,从另一边走回来,就算逛完了永昭陵。门外旁边还有个博物馆,也进去溜达了一圈。出来看看表,还不到十点,就决定去石窟寺。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本馆《相册》目录下的相应位置寻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