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 | 时先礼:我的养生经验谈

 新用户9326cauu 2024-03-20 发布于安徽


作者简介:时先礼,1963年毕业于皖南大学(今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一生从事高中教学工作,退休前任明光职高副校长,曾被聘为安徽省政协委员、明光政协副主席。

我的养生之道

作者:时先礼


我今年已是82岁的老人了,体弱多病,主要有失眠、慢支、肠胃不好、前列腺和膝关节炎等多方面的毛病。曾多方求医,收效甚微,后来逐渐认识到养生的重要性。

一、认识中医、西医。

“医”有西医、中医。人在年轻时得的多是一些小病、急性病,在医生指导下,吃点药、吊几天“水”,很快也就会好了。但老年人因身体衰老、免疫力下降,常患一些老年病、慢性病和疑难杂症。

西医的诊病手段主要靠仪器和化验,这种诊断手段直观,但很难查出一些还没有发生器质性病变的小病和疑难杂症。治疗方法多是“头疼治头、脚疼治脚”,对待细菌和病毒的手段是“打压阻击、赶尽杀绝”,所用的西药也只能是暂时的缓解。对于急性病和需手术的外科尤具优势;中医的诊病的方法主要是“望、闻、问、切”,治疗方法是阴阳平衡、因人而异、脾胃优先、五脏同调,对待病邪的手段是“开门趋逐、给邪出路”。中医治疗疾病的思路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chài病愈)后防复”。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涵盖健康与病症的全程。中医用药有时还要求顺应天时,吃药要讲究时辰(引药归经),所以对于治老年病,中医更为合适。实践证明,有些病如果通过中、西医会诊,效果会更快、更好。治病还可以采取艾灸和理疗,它们不用吃药,只要长期坚持,也能获得一定的疗效。

老年人的慢性病往往是长期体内痰瘀形成的,所以我们调理疾病不能性急,要慢慢的调理,因为人的细胞代谢周期是120-200天,所以要想病好至少得用四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正是“病去如抽丝”。

二、正视药品、保健品。

药品有西药和中药:西药多是化学合成的,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由于西药是化学合成的,成本低、销量大,因而价格便宜;而天然或加工的中药、成本高、销量小,相比西药价格要贵的多,所以人们治病为省钱往往选择西药。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的生活改善了,保健意思也逐渐增强了。不少电台又在热播一些“专家”、“名医”的养生讲座,吸引不少老年人痴迷,花大把大把的钱买保健品。其中不乏有一些投机分子扩大宣传、推销假冒伪劣产品,诱惑老年人上当。老年人服用后感到效果并不象电波宣传的是那么神奇,因此遭受了家人们的抱怨、遣责,引起家庭不和。再加上央视在每年“3.15”的晚会上都要公布一批伪劣产品、提防老年人勿受骗上当,这些都引起了人们对保健品怀疑。

常言说“食疗比药疗好”,其实“保健品”就是药食两用的产品,其成分也是从动、植物和矿物中提取、浓缩的有效成分,是经过国家药食监局严格检验、经动物和人功能试验的“蓝帽子”的合格产品,国家还要求的生产厂家必须在“保健品”外包装要注明“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保健品”不仅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还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促进健康,所以我们可以放心服用。由于“保健品”往往是从改变人体的器质、提高人的脏俯功能开始,所以见效较慢,而“药”效快,但难除根。有话说“是药三分毒”,无论是中药、西药对人体都是有害的,特别是损害肝、肾,有关专家提示:中药的的毒性,稍小些,但也要3年才能才能化解,而西药毒性大,却要等20多年才能化解完。虽然“保健品”价格较药品贵的多,如果经济条件许可,我建议还是用保健品来调病。不过由于各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不同,同一种产品,各人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对待保健品不能还未吃就一概否认,可以先尝试一下嘛!

这里,我还要提醒大家一下,无论是药品或保健品,我们都选择正规的产品和信得过的商家,以防再次受骗上当。

三、坚持科学的养生理念和方法

所谓“科学的养生方法”就是既科学又符合自己的年龄和体质的方法。《黄帝内经》:“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学说,指天和人的关系不可分割,紧密相联,人们为了顺应自然界春、夏、秋、冬时令更迭的变化,主动采取相应的调适形神方法与时节变化保持协调一致,逆之则会伤相关脏器,如一年四季气候的基本特征是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转变我们“防病养生”法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养生重点在于调神。秋季润燥、养阴、润肺。冬季养生之道应着眼于一个“藏”字”,老年人这时期更应注意补肾。

2、健康的四大基石:世卫组织提出的“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态平衡”:“合理膳食”包括我们的饮食结构应是“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一日三餐要定量、定时,要早上吃的饱、中午吃的好(荤素搭配)、晚上吃的少。“适量运动”老年人运动宜舒缓,如散步、深呼吸、打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一类的传统健身项目。脑子也要常用,因为人的器官是“用则进、废则退”,如常期不用就会显得滯顿。“心态平衡”也很重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分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喜怒悲忧恐简称为“五志”,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脏腑有不同的影响,突然、强烈或长期的情志刺激者,都会使用人生病。

四、树立正确的养生观

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让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全民健康”人人有责啊!

2、我们对待疾病要“早防早治”。 治疗疾病要注意“三分治七分养”。

3、“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我们自己最了解自己的身体壮况和得病原因。所以我们要懂一点医学知识、学习一些养生方法,不妨读一读中医理论和科学之渊源《黄帝内经》。

4、要屏弃陈旧的金钱观,接受现实的金钱观。人老了,是身体重要、还是钱重要?如果命都没有了,还要钱有什么用,有句世界名言:“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值得大家深思!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长寿”也是是每个人的奢望,养生虽不能使人永远不死,但可使人获得健康、延缓生命。 好好养生、享受生活,过好晚年、多活几年,争取“百年乃去”!

文化明光|我为家乡代言



图片:网络
编辑:董祖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