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伯牙子期”隽永佳话——张大千《秋山林屋图》

 寂休山房 2024-03-20 发布于浙江

“伯牙子期”隽永佳话——张大千《秋山林屋图》

张大千

秋山林屋

设色纸本 立轴

126.5X64.5cm

谢稚柳题跋:此蜀人张大千所写秋山林屋图,为其五十前用意之笔,久失款识,丁巳秋来北京,浅予同志出示属题,稚柳。

钤印:壮暮、稚柳、壮暮、稚柳

收藏印:浅予藏画

出版:

1.《张大千画选》P1,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2.《张大千画选》P1,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9月第二版第二次印刷。

3.《张大千画选》P1,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5月第一版,1988年1月第三次印刷。

4.《张大千画选》P1,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3月第一版,1989年11月第二版第四次印刷。

5.《张大千画选》P1,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3月第一版,1991年4月第二版第五次印刷。

6.《张大千画选》P1,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9月第二版,第六次印刷。

7.《张大千画选》P1,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6月第二版,第七次印刷。

8.《张大千画选》图37,1984年5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9.《现代书画投资—张大千卷》P077,北京出版社2005年1月。

说明:

1.此作品原系叶浅予旧藏。

2.“就张大千《秋山林屋》图无本款一事,家父谢稚柳早年曾经说起过,1977年他在北京为《秋山林屋》图题跋时叶浅予告知,此画的上方原本题有叶的上款和大千本款,文革期间,张大千被冠以叛国罪名,为保护张大千的这件精品之作免遭毁灭,叶不得已将画面上半段连带题款部分一起裁去,直到文革结束后,才敢拿出来请他(家父谢稚柳)题跋。家父在画跋中说'久失款识’就是指的画上原本有款,因文革而失去之故 。”——谢定琨

“伯牙子期”隽永佳话——张大千《秋山林屋图》

《秋山林屋图》(局部)

张大千《秋山林屋图》无本款,谢稚柳题跋。

一、先从谢稚柳与张大千的交往谈起。谢稚柳经其兄谢玉岑(1899-1935)引见与张大千订交于1929年,此后二人相互砥砺倾慕,诗画酬唱,长达半世纪的伯牙子期之交,成为近代艺术史中一段隽永的佳话。1940年,张大千赴敦煌后,几次函促谢稚柳前往作伴,而谢则辞去政府工作及教学事项欣然前往。“1942年秋,予自重庆北游敦煌,观于石室,居此凡一载。”(谢稚柳《敦煌艺术叙录就序》)1943年离开甘肃,转入蜀,临别时张大千为谢稚柳作荷花图。谢稚柳题诗其上:“来时杏柳绿当风,去日梨花雪满丝。静对莫高山下窟,虚伶画笔泣神工。”而张大千远赴台湾后的1964年辗转在谢稚早年所作《槲树啼猿图》上题道:“别来岁岁滋烟尘,画里哀猿怨未深。天下英雄君与操,三分割据又何人。”诗中对画作的嘉许及眷眷故人情怀亦是溢于言表。

“伯牙子期”隽永佳话——张大千《秋山林屋图》

《秋山林屋图》(局部)

二、谢稚柳之于张大千绘画研究的权威性早已毋庸置疑,成为定论。谢稚柳之于张大千绘画研究的权威性,基于三种原因:一是在他们之间长达半生的交往中,十分惗熟彼此的艺术历程及风格特征;二是作为画坛大家的谢稚柳更是海内外极负盛名的书画鉴定家;三者,谢稚柳对张大千的绘画艺术是由倾慕赞誉上升为深入研究,秉笔撰有《张大千的艺术》、《与古俱化说大千》等文章传世。

三、《秋山林屋图》题跋。《秋山林屋》画面左上端谢稚柳题跋如下:“此蜀人张大千所写秋山林屋图,为其五十前用意之笔,久失款识,丁巳秋来北京,浅予同志出示属题,稚柳。”

“伯牙子期”隽永佳话——张大千《秋山林屋图》

《秋山林屋图》(局部)

此跋向我们传达了以下信息:

题跋原由及时间。丁巳(1977年)谢稚柳时年68岁,“九月,应北京之邀,稚柳与陈佩秋、朱屺瞻、唐云、陈秋草同车前往,为首都机场及北京饭店作画……稚柳在北京朋友颇多,作画之余,会见新朋旧友。”(郑重《谢稚柳系年录》)题跋时间当在此际。

作品来源。题跋中浅予即叶浅予(1907-1995),著名美术教育家、画家。多以舞蹈及戏剧人物为创作题材。画风豪放明朗,形象生动传神,独具风格。而叶浅予与张大千、谢稚柳三人之间亦素有交契。包立民著《漫话叶浅予》中记载:“1945年夏,叶浅予偕戴爱莲访问印度归来,双双来到成都,在张大千家中住下,一来向张大千学习中国画笔墨技法,二来在成都等待摄影家庄学本,并约张大千同往康定采风,张大千欣然应允。叶浅予6月初来到成都,一直到9月初去康定,整整住了三个月。”文革后,叶浅予是在中国美术界第一位站出来撰写《关于张大千》、《张大千的艺术道路》等文章的人,对张大千的艺术创作、艺术主张及艺术道路给予肯定。北京的叶浅予与上海的谢稚柳当时被称为“护张派” 1945年10月,叶浅予画成《游戏神通》丈二通景,描绘了张大千敦煌临摹的情景。谢稚柳题曰:“大千伏地写莲花丈二通景屏,其左持水盂者为其女子子拾得,右鞠躬捧研者其男子子罗罗,袖手旁观昭觉寺方丈定慧,张目决眦两手插裤袋,则制图者叶浅予也。”(据孟醒《谢稚柳与张大千的诗书画情》)

题跋中的结论。“此蜀人张大千所写秋山林屋图,为其五十前用意之笔。”结论中明确了三个重要问题。一为《秋山林屋图》作者是张大千,其二创作年代在1949年之前,其三,这是一件张大千早年的精品力作。

“伯牙子期”隽永佳话——张大千《秋山林屋图》

《秋山林屋图》(局部)

四、张大千早年山水画精品力作《秋山林屋图》。张大千早年山水画师承广泛,谢稚柳总结说:“一九四八年张大千在上海成都路开画展,展出的画各种流派的画都有,阎立本、顾闳中、董源、巨然、郭忠恕、李龙眠、道君、易元吉、崔白、李迪,下至元四家,无不神形具足,得造化神髓。”(《与古倶化说大千》)足见张大千五十岁之前汲取百家的博洽与精深。

“伯牙子期”隽永佳话——张大千《秋山林屋图》

《秋山林屋图》(局部)

张大千于1948年画展之后不久便去了台湾,与四十年代张大千其他画作相比较,明显看出《秋山林屋图》正是作于此际或稍早些时候。此图以宋人筑基参合元人笔意,杂树及山石皴法多用王蒙、黄公望法。画山树环抱,一冽清流泄出于岩罅间。初秋时节木叶未凋,杂树掩映屋舍,点缀人物虽小而顾盼姿态宛然。画中秋山高峻,构图繁密饱满,意趣深厚,皴擦晕染出一种氤氲清灵之气扑人眉宇间。挥运古法而写自家山水,所谓得造化神髓者正在于斯,《秋山林屋图》堪当张大千山水画之重要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