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作者:张龙举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儿时的歌谣,唤起了对燕子的记忆。美得让人沉醉的春天,无一处不透着清新、生动与亮丽,惹人流连,让人哪里还挪得动脚步?再读朱自清先生写春天的名篇名句,不由叹服先生的聪明至极——“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他对自然的感悟再准确不过——燕子,正是春分初候的标志,是春天最美的信使。“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人的诗句,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场景。早春,寒意尚未完全褪去,黄莺争相飞向向阳的树木,而燕子们则开始忙碌地筑巢。它们衔来春泥,一点一点地堆砌着自己的小窝,为新的生活做着准备。这一幕,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小时候,家住乡村,村里人家多是瓦房。每到春天,燕子们就会从南方飞回来,在屋檐下筑巢。那时候,我们总是喜欢站在院子里,看着燕子们飞来飞去,听着它们叽叽喳喳的叫声,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大人们说,燕子是吉祥的鸟儿,它们的到来,意味着春天的到来,也意味着好运的到来。如今,住进了高楼大厦,很少有机会看到燕子了。然而,每当春天来临,我依然会想起那些年,那些在乡村里度过的春天,那些与燕子为伴的日子。燕子,作为春天的信使,它们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更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与美好。春去春又回,花谢花会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唯一不变的,是燕子对春天的执着,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个春天里,让我们一起感受燕子带来的春的气息,追寻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