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源:东江商业重镇(三)

 石街膽baigui 2024-03-20 发布于广东

■河源坐渡轮的人。大约摄于1930-1950年6月期间。 (原图现藏美国南加州大学图书馆)

■1939年5月《河源青年》上刊登的青年印字馆广告。(原件现藏源城档案馆)

  在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来临之前,回溯河源有县志记载的明清时期的工业,不过仅几座铁矿、铅矿、锡矿而已。松香是河源工业历史中最悠久的一个产品,并逐步发展到长江以南各省。

  “水力、特别是蒸气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恩格斯)”。从19世纪40年代起,在张之洞等人的推动下,中国开始尝试发展工业,然而进程甚慢,但毕竟在融入世界大势。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或说科技革命浪潮席卷欧美,各国纷纷进行工业化升级,其中以德国和美国最为积极,成果最为显著。1866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出第一部大功率直流发电机,随后,德国的电气工业突飞猛进,车辆、电讯和照明等领域迅速实现电气化。李鸿章访问德国时看到这一切,他那颗停留在中世纪科技水平的心遭到了沉重打击。他“师夷”“变法”,“以求洋法同、刊洋器为目立张本”。

  到了20世纪初,刚从满清的闭关锁国政策走出来进入民国初年的中国,鼓吹“实为救国”。河源顺应大势,迟至1926年始设工厂,多生产消费类商品。河源使用机器的工业,亦由纺织业始。

  河源开采矿山为工业提供原料

  明清时,惠州府内如河源、永安(紫金)、龙川等地,多有银矿、铁矿,且又处在“官府号令不及”的“三不管”地带,则多有从外地涌入的流民、矿工“倡乱”,经年不息,多由明、清政府派军队前来平定,并影响了河源各地的经济社会。

  河源市矿产资源丰富,初步勘探出13类44种,矿类齐全,已发现矿藏56种,矿产地498处,已探明储藏矿产36种,主要有铁、铜、铅、锌、钨、锡、轻稀土、铀、萤石、水泥用灰岩、陶瓷土,冶金用白云岩、煤、金、银、耐火粘土、石墨、沸石、矿泉水、地热水、砖瓦用黏土等,其中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17处,小型矿床62处,主要优势矿产为铁、钨、锡、瓷土等,多种矿产储量为全省第一。(据《河源年鉴 2016》、《河源市志》)

  河源的钨矿分布很广,又因水路通达,运输方便,销量甚广。距离今源城区东面百里之遥的莲花山钨矿及东北边120里外的白云窝、长坑、大坑、船坑、汗坑等岭(在东源曾田等地)富藏钨矿。这些矿于民国7年间(1918年)被发现,其时即有工人私挖。民国十七八年间,钨砂价昂,远近乡人互相争采,群集工人有数千之多。民国十八年(1929年),有合成公司向当时政府机构承包了蚊帐顶山上下排圆等岭之矿区进行开采。不久,又有宏达公司想来承包白云窝、大坑等岭之矿区,但当时国民政府考虑到采矿对附近村民用水安全不利,因而未予批准。

  1935年广东对各县物产调查显示,河源大小江年产钨矿50余万斤,运输方式为船运。

  河源桂山附近石排洞山,山岭高耸,绵亘河源、新丰县之间,出产各种矿产。民国二十年(1931)春间,港商马某承包开采矿山,就近雇佣工人前往开采。当年9月5日下午,该公司工头赵某带领工人15名进入该山南部矿坑内探寻矿质,忽见地穴内有水溢出,闻而头晕,大家很高兴,知道发现煤矿了。谁知有个冼姓工人吸完卷烟后竟将烟头掷于坑内,燃着煤油,顿时轰然爆炸,全坑着火,黑烟弥漫。冼某等五人当场烧死,另有四人被烧伤,且伤势严重。(《香港工商日报》)

  民国初年:河源办起毛织厂、松香厂

  民国初年,河源只有一些小手工业。民国十一年(1922年)六月十三(农历),借纪念鲁班诞辰的机会,成立河源县九行工会(木业、泥水、石匠、雕刻、棺材、竹器、钉磨、造船、园匠),钟渭卿被推选为会长,会址设在中山路鲁班庙。(2000年《河源县志》)

  1926年,河源出现了一家“大行工厂”,注册资金8000元。来自广宁县的商人以松木做原材料,生产火柴盒,年产量1200万盒,主要销往广州市及邻近四乡。同年,东莞殷超明在黄田圩创办“大明松香厂”。(2000年《河源县志》)

  1928年,河源县城北门开设了一家马族自治会工厂,注册资金1000元。外国人来河源参与开办,以洋纱为原材料,土布、毛巾,布匹年产量1000疋,毛巾年产量600打,主要在河源本县销售。(1936年9月《广东省各县工业调查表》)该厂拥有手工操作的毛织机20台,职工28人,主要生产毛巾、线袜产品。

  明清时期,“河源米酒”在东江一带颇负盛名,很多河源人成为酿酒的好把式,但经营成功的工厂很少。至民国年间,城镇计有酒庄9间,其中以“永和酒庄”规模为大,但生产工具简单,用和尚顶(土锡庄)作蒸馏设备,用火直接烧煮,日产量仅百来斤。产品除米酒以外,尚有土茯酒、稔酒、薯丝酒及少量的高粱酒。

  在源城,现在还有老人到化龙路口或太平街买烟丝。民国年间,河源县城有12间烟丝店,如源昌兴、茂兰、祥合、仁昌兴等,每店雇有工人三五名,用人工切烟丝,日产烟丝几十斤,产品有生切、顶雾、甜油几种,销往博罗、惠州、新丰、连平等地。(刘伯威《源城镇解放前工业略述》)

  1943年8月,食糖专卖粤中分局要求制烟卷烟厂承销商、卷烟零售商等限期登记,以便专卖,而裕税收。(《河源民国日报》)

  在河源县城,除竹器、木器、印刷、制衣、理发、石匠、纸扇等手工业生产外,还发展造木帆船、加工松脂和肥皂生产。

  这家肥皂、香皂生产厂设在太平街,叫“开源枧厂”,生产洗澡用的香皂。这香皂有什么好?有5个特点:“一是枧质坚硬,耐以洗擦;二是泡沫丰厚,去污力猛;三是永不干硬,冬不生霜;四是洗身(即洗澡)洗衣,两用皆宜;五是零沽批发,价格从廉。”顾客想要的优点全写了出来。他们还说,厂里还生产雪梨枧,用过的人都说这雪梨枧真是枧中之王。(1941年12月13日的《河源日报》广告)

  据有关资料统计,至1949年底,河源县的地方工业只有私营粮食加工厂2间、松香加工厂2间、印刷厂1间和横坑钨矿场1间,手工业生产有铁业、木业、竹器、缝衣和烟、酒加工等,从业人员约有500多户2000多人。私营工业企业和手工业生产总值约有47万元。

  安全生产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1935年,河源北城外塘壆头的“昌明火油厂”营业颇旺,乃增雇工人,加开夜工炼制。5月20日夜11时,正当开炉炼制之际,机喉突然爆炸,隆然一声,其势极猛烈。守机工人曾亚怀当场被铁片射入腹部,送河源惠民医局途中殒命。(1935年5月27日《香港工商日报》)

  河源制陶业的兴起与衰落

  河源的陶品和河源的米一样,向来大量供应外地。今东源碗窑下、高埔乡属窑下滩,向来有砖瓦碗窑十数家,每年多有产品向外倾销者,且数量颇巨。

  但到了1935年,制陶业开始不景气起来。这不景气的原因和曾称霸全世界的中国瓷器最终衰落一样,也是因为墨守旧法不加改良所致,最终惨遭市场淘汰。

  河源第一区属碗窑下(在今东源县仙塘镇),这里的村民向来以制陶器为业,因其地有极佳之黏土,舂泥则有天然水力之碓。在盛极时期,仅碗窑下一地,从事此业者数十家,工人数百名,其所出之陶器虽粗笨异常,但以其善凝黄泥浊水,很是畅销,除供给本地用具外,南洋各埠销售极多。但到20世纪30年代初,营业竟一落千丈,仅1935年倒闭的将近一半。究其衰落原因,是社会日常用具渐趋美术化,而该地的出品墨守旧法而绝无改良,才造成了这个结果。(《香港工商日报》1935年9月26日)

  河源的陶器也是通过东江、新丰江航运运输出去的,有时会发生翻船惨剧。高埔乡属窑下滩,向来有砖瓦碗窑数家,每年多有产品向外倾销者,且数量颇巨。1941年12月5日,“亚香”民船满载该地出产之碗碟瓦器等,拟运往市场上发售。因该船载重过重,驶至窑下滩时,滩流非常湍急,各船夫支持不住,不得不弃船上岸,该船遂沉没。船中有碗商罗某及搭客李某等4人,见事不好,各抱竹竿橹桨漂浮并大呼求救。刚好就近有一艇驶至其间,见状即与岸上人共同施救,落水4人才得救。(《河源民国日报》)

  河源松香业曾经走在全国前列

  河源松香业曾经走在全国最前列,这是公认的事实。《思茅松科学采脂技术》一书便这样记载:“比较正规采脂年代大约是在1870年至1880年,始于广东东江(今河源县),并逐步发展到长江以南各省。”

  与其记述一致的,是中国林科院南京林产工业化学研究所的记载:我国工业采脂创始人叶廉泰(河源人),于1870年至1880年已在本县首创工业采脂。1926年,有东莞人殷仲铭在本县黄田办起了第一家松脂加工厂,名为“大明松香厂”。

  原河源县山岭绵延,常有木材出口,素为大宗。上世纪30年代,中国松香业突飞猛进,欧美列强为制造弹药以及他项工业之需求,争先采办,松香价格与日俱增。河源县(包括今源城区、东源县)的松香工厂应运而起,先后开设工厂10余家,以往的耕耘农民亦弃所业,改操松香生涯,总计不下万人。每天所出产松香数千百担,尽量吸收,加以甑制。熟松香出产,年可得20余万斤,以当年每斤值一角二分计,总值200余万元。

  1937年,程德君、程新民、张子成、曾国框等4人集资1万大洋,在河源县城沙边街办起“大有公司”,成为县城第一家松香加工厂,产品直接销住海外。

  抗战时期,因松香为军火及各种工业制造原料,当时国民政府禁止出口,各松香工厂遵行政府法令,随即纷纷闭门,自动停业。因此,全县数万松香工人随之失业,松香商人亦宣告破产。

  抗战胜利之后,河源松香业发展很快,至1948年,城镇共建有松香厂11家,工人86人,设备18台,年产量达4000吨。但当时生产设备极其简陋,每个工场约30多平方米,生产设备一般只有二三个铜锅,劳动强度高,产量低,质量不稳定。(刘伯威《源城镇解放前工业略述》)

  造船业:新中国成立前有13家船厂

  河源制船业出现得较早。美国南加州大学收藏的一张大约摄于1904年至1920年期间的老照片上,便定格了河源一家造船厂新造成的木船将下水试航的场景。

  但大规模的船舶,还得到外地订制。民国十三年(1924年)5月30日《申报》记载,湘军趁着停战之机,在后方招募新兵,并在东莞石龙定造小木船数百艘,以便再渡新丰江。

  据有关资料记载,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河源县城计有同栈、茂兴、汇隆、新华、如意、惠来合等十三家造船厂,集中在头塘街。这些造船厂多是父子、兄弟经营,属家庭工业,各厂只有三五个工人,全靠手工操作。13家造船厂每年可生产货船3艘至4艘,渡船20艘至30艘,渔艇25艘,合计吨位约610吨左右。造船厂平常各自经营,但接有大船订货单后则联合营造。据称,解放前制造最大的木船为30吨(装载量)。

  与造船业相配套的尚有织篷业,当时有曹香记、华记、明记等5家蓬笏厂,约有生产工人15人,年产船篷2000多平方米。

  印刷业:让读报成为习惯

  今源城区的印刷业始于20年代初期。1920年,龚竹君在永宁街开设宏达公司,主营印刷业务。(1930年广东省各县市印刷事业之调查表)1921年,邑人钟渭卿从香港购回一批铅字,在县城沙边街开设钟义发印务。同年,张绍先在永宁街开设广万昌印务。(《广东民政公报》1930年第64期)

  在技术上,起先是用手滚碌扫印,只能印“年柬”;1927年则用活字版及小型名片机手压印刷,20世纪30年代初出砚四开平台机,采用铅字活板凸印工艺;及后又出现园盘机及手摇机,工艺不断改进,可以印刷报纸。中国文化服务社河源分社设在太平路(即太平街),能承印大小文件。1939年左右成立的青年印字馆,有“六度机”、“照镜机”和大小铅字3000余斤,可印报纸、咭片(名片),“技术优良,出货迅速”。

  至新中国建立前夕,源城有广万昌、正义日报、开文书店、同仁等印刷工厂(场),先后出版《河源日报》《民报》《新闻通讯》《正义日报》《河源青年》等多种报纸、刊物。当局曾在民众教育馆免费提供多种报纸,让市民免费阅览。

  建市前河源县工业的兴起

  新中国成立后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河源县的社会生产以农业为主。1958年后社会生产结构逐步发生变化。1979年后,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迅速。1980年至1985年的社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比重逐步下降,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业的产值日趋上升。到河源建市前,河源县1987年的社会总产值46504万元(按当年价计算)中,按三大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农业)21090万元,占45.38%;第二产业(工业)14944万元,占32%;第三产业(商业、饮食业、运输、建筑、邮电业)10470万元,占22.52%。(2000年版《河源县志》)

  近几十年来,人类的工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节奏越来越快,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即将过去,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以及混合现实组成的第四波浪潮正在袭来。河源不甘人后,2018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38.1%和52.3%,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超10亿元的企业分别达220家、20家,纳税额超千万、超亿元的企业分别达112家、9家,在资本市场挂牌企业达113家。

  站在科技大发展的今天,回望那个工业初始的河源,我们或许能得到一些新的启示。

(转载 2019年3月17日 河源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