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唐蕃古道(五)——翻越黄河长江分水岭

 如诗天地 2024-03-20 发布于湖南

不知是已适应了高海拔还是头一天去黄河源太累了,在海拔4300米的玛多一夜安睡到天明。醒来看时间还早,就去了不远处的岭﹒格萨尔文化博览园。


在很早以前,岭国有一个名叫觉如的穷孩子,十五岁时在岭国英雄云集、赛马称王的盛会上,力战群雄,一举夺冠,登上了岭国王的宝座尊号为格萨尔。


格萨尔王在藏族的传说里是莲花生大士的化身,集人之善良、神之智慧和龙之威猛于一身,他一生戎马、惩恶扬善、开疆安边、造福黎民,成为藏族人民引以为傲的旷世英雄。藏族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创造了被誉为“东方荷马史诗”的《格萨尔王传》。这部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记录了传奇英雄格萨尔王毕生的征战史,千百年来一直以说唱的形式在西藏广为传诵。藏族谚语说:“岭人口中人人都有一部《格萨尔》”。


果洛是中国格萨尔文化的故乡,玛多是格萨尔赛马称王的福地,我们昨天去黄河源时就经过格萨尔赛马称王的登基地,玛多也是格萨尔王妃珠姆的故里。









博览园里敬立格萨尔王铜像,以表对英雄格萨尔王及其传承者们的敬意。主要有少年觉如赛马、格萨尔登基威慑三界宝座铜像,还有王后珠姆、独角神马铜像等等。一大早就有藏民来到这里,在格萨尔王和珠姆像前敬拜。

站在山顶眺望朝阳中的玛多,一个声音,穿越千年风霜,在时空回荡;一部诗篇,从遥远的古代吟诵至今,生生不息,那就是《格萨尔》。



回酒店的路上,看到玛多的路牌皆具鲜明的地域特色。收拾行李,又开始一天的行程。

出县城不远,就到了玛多黄河桥,它是黄河干流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有“黄河第一桥的”美誉。

214国道从桥上经过,东北方向可以去往西宁,西南方向可以去往玉树。在20104 14日玉树大地震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各种车辆从这座桥上经过,向灾区运送救援人员、机械设备和各种救援物资。可以说,它是一座为救援灾区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桥和功勋桥,一座连接玉树和全国各地的连心桥,一座铭记藏族群众和全国各族人民血肉情感的友谊桥。因此,不论是指它处于黄河源头的特殊位置,还是说它曾经有过的救援灾区的功勋,它都能担当得起黄河第一桥的美誉。


站在桥头,眼前的黄河是那样地平静,波澜不兴,潺潺缓缓,从远处流来,向草原深处流去。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1300多年前,当年文成公主一行到达这里,原预计可踏冰而过,不想春暖坚冰已融,河面虽不宽阔,人马过河却十分困难。是吐蕃同胞站在冰冷的河水之中,肩负木板,搭起了一座人桥,让公主顺利过了河。公主激动万分,这一瞬间,她的心已与吐蕃臣民融合,把自己交付给了质朴、善良的吐蕃百姓,交付给了广阔雄浑的雪域高原。或许,文成公主没有想到她远嫁吐蕃的壮举,不仅开辟了一条沟通雪域高原与内陆中原的唐蕃古道;也在汉藏之间架起一道传承千载的和平友谊之桥。

玛多被称为“千湖之县”,这里星罗棋布着数以百计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湖泊,登高远眺,这些湖泊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星星海”由此而得名。其中三个大的湖泊,在当地被称为阿涌贡玛措(上星星海)、阿涌哇玛措(中星星海)和阿涌尕玛措(下星星海)。环湖绿草如茵,湖水清澈碧透,成群的高原裸鲤在水中欢快地游弋,带给我们莫大的惊喜。蓝天白云倒影水中,美得如画一般。





一路蓝天白云相伴,金色的阳光照耀着绿色的草甸,我们犹如行驶在画廊中。到处能看到盛开的花朵,我们昨天看到了蓝紫色的绿绒蒿,今天又看到了黄色的,高兴得跳下车就往路基下冲。为何看到绿绒蒿如此兴奋,听我细细道来。

绿绒蒿是野生高山花卉,生长于海拔三千至四千米以上的流石滩和冰川的前沿。人称“高山牡丹”,欧洲人推崇为“世界名花”。因全株被有绒毛或刚毛而得名。


全世界共有49种绿绒蒿,除1种产于西欧外,其余均分布在我国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两千万年前,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进入高潮,庞大的山脉迅速隆起,气候发生剧烈变化,环境的改变,加速物种演化,自那时起,绿绒蒿就在地球海拔最高的净土上,完成新生与寂灭的轮回。在高原这种极端环境中,大部分绿绒蒿一生只能开一次花,很难看到。



我眼前这一朵朵绽放的绿绒蒿,正值她们一生中唯一的开花机会,在高海拔的山地上,摇曳出生命惊心动魄的美丽。绿绒蒿是顽强的,也是珍贵的,我们默契地只在花的周围欣赏、拍照,不去触碰,以免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绿绒蒿,姿态绚丽多彩,蓝色、紫色和黄色的比较多见,我们也都见到了,红色的比较少见,白色最为罕见。但愿我们后面的行程中还能看到其他颜色的绿绒蒿。绿绒蒿不仅花色艳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可入药治病。它和我们看到的塔黄,都是中药材。


见到藏野驴已经不足为奇了,今天还看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甚至在小河边还看到了一头狼。人与狼隔河相望,默契地互不打扰。


翻越海拔4824米的巴颜喀拉山时,大风卷着雨雪扑面而来,顷刻间就进入了冬季。巴颜喀拉是蒙古语“富饶青色的山”之意。它是黄河与长江河源段的分水岭,北麓的约古宗列曲是黄河源头所在,南麓是长江北源所在。也是果洛州玛多县和玉树州称多县的分界点。



下了山,我们就进入了玉树州的称多县境内。雪住了,天晴了,路边山坡上遍野的金露梅,花瓣上还挂着雨珠,晶莹剔透,很是养眼。

小王师傅感冒发烧了,这在高原上是非常危险的。于是,我们和小王师傅先赶往称多县城看病、订房,其余两辆车继续走行程。

因为称多的酒店都没挂网,我们临时去订房才发现到处爆满,开着车围着县城绕了两个圈,左跑右跑,好不容易在两个酒店抢了几间房,还是不够,又和酒店磨嘴皮,加了两张床和毛毯,总算安顿下来。小王师傅也才安心地去医院吊水。



酒店对面有个寺庙,叫“嘎称多吉祥东程静虑法轮寺”,名字很长,念上去很拗口,当地人简称“东程寺”。公元1269年,八思巴(元朝帝师、萨迦派第五代祖师)从萨迦返回大都(今北京),途经玉树,曾在此举行万人大法会。“称多”即意为万人集会之地。后当地僧人智文措吉多杰根据八思巴的授意,始建东程寺,以后发展成为称多县境内的萨迦派第二大寺,以西藏俄日寺为母寺。



柔和的夕阳里,寺庙的金顶红墙白塔,光彩夺目。寺庙里没什么人,很安静,走在其中,我的心也从抢房的焦燥中沉静了下来。




黄昏,天边美丽的火烧云像熊熊燃烧的火焰绚烂耀眼,整个县城的山山水水都笼罩在金色的光芒中,温暖而热烈。

入夜,广场上藏族同胞围成一圈在跳锅庄舞,我本是个闻乐起舞的人,无奈在海拔3800米的地方不敢剧烈活动,只得旁观。

天下来,行程不长,内容还是蛮丰富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