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剪秋发髻

 雨萌小站 2024-03-21 发布于辽宁

Mar.

21.2024

距离上次理发已经过去半年了,现在头发长到了一个很尴尬的长度,用发抓夹起来刚好露出扫把一样的尾巴。

就在我考虑要不要剪短一些的时候,突然被《甄嬛传》里剪秋姑姑的发型吸引了。当初第一次见到这种发髻的时候感到很吃惊,因为这个发量实在惊人,尤其是风扇叶一样的造型,让人惊叹节目组的构思精巧。后来才知道原来剪秋的发髻并非剧组原创,而是来源于清末的“帆船头”。

想来古代女子也真够辛苦的,裹小脚就算了,脑袋上还得顶着那么一个大家伙,所谓从头到脚都被封建制度约束着,行立坐卧都不能无拘无束。即便如此受压迫,可那时的女性却以这种外貌为美,觉得那是端庄、优雅、贤淑的特征。想来实在有种说不出的悲凉与无奈。

女人总是在追求美,可是她们自以为的“美丽”,却样样是束缚,件件是枷锁,以至自己手无缚鸡之力,柔弱无骨只能依附于人。

《末代皇帝》里的溥仪奶妈也是同样的“帆船髻”。清朝瓦解后,溥仪的奶妈被强行带离,年幼的溥仪自此失去了生命中最后的港湾,被胁迫的余生就此徐徐拉开了帷幕。奶妈离开后,溥仪自顾自地说:“她是我的蝴蝶。”

小时候看这段的时候,意识全被奶妈的蝴蝶一样的发型吸引了,完全没明白其中的深意。如今回想起来,蝴蝶轻盈脆弱的生命,正映射着清末王朝不堪一击的未来。

眼下我落发成堆,每次洗头之后都要怀疑人生。心想我们的老祖宗头发多得都能编成电风扇,怎么我一点儿也没遗传到这优秀的基因呢?

后来查阅历史资料才发现,原来清朝的人们头发并不浓密,甚至因为束发的原因发际线严重后移。可即便如此,她们还是会用垫子和装饰把头发梳成浓密厚重的样子,看着是一头厚重的乌发,实际上每一根发丝后面都是虚假的填充。

这个结果令人感到失望,当然不光是因为发髻的欺骗性,更是来自于整个社会在不断更新变革的时局动荡下,依旧没有走出“发髻骗局”的怪圈。甚至时代倾至当下,我们依旧延续着老祖宗的习惯,将自己看上去最美好,最光鲜亮丽的表面展露在外:优越的家境、良好的教育、幸福的婚姻、稳定的生活……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就有纷争和喧嚣,就有失落和委屈。人们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优渥和自由,可转身以后又投入到各自的辛酸中,继续隐藏着无人知晓的假发。深夜回到家中,解开发簪,抖落浮夸,满地皆是虚无。

有时我觉得,整个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帆船发髻。在我们真正走入一些人事以前,目之所及都是辉煌宏伟的外观,然而一旦深入,“世界是一个草台班子”的秘密便昭然若揭。

在我真正涉足工作以前,我对这座写字楼甚至带着庄严的敬重感。我遥远地注视着上面的“中”字,觉得那是一份无法言喻的家国情怀。那时我崇拜很多人,仰视着很多德高望重的前辈,而今与梦想的团队共事,很多幻想都被现实逐一击败。这时我才发现,其实所谓的精良不过是肤浅的追捧,所谓正气也如秋末的风雨让人倍感寒意。

总之成长给我带来最大的失望是,这个世界并非我想象得稳中有序、井井有条。每一桩世事里都藏着人与人的私欲,而在那些精美的发髻里,很多看上去有条不紊的处事规则,实际都靠着关系网的填充,那些见不得光的垫片就那样努力撑起了眼下的盛世,让人想起“蝴蝶”般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映射。

也许这个世界有时就只配远远看着,就像清末的帆船头,站得远些是王朝繁荣的奢华象征,站得近些就是封建社会的污浊虚伪。时代的更替改变了女人们的发髻,而那场虚张声势的表演却还世代相传,亘古未消。

我作为一名都市“隶”人,只能将所有的叹息用《甄嬛传》排解,最终汇成那句:“唉……剪秋,本宫的头好痛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