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碳足迹成为热词,2024有这几个变化

 着陆TouchBase 2024-03-21 发布于山东


生产一件工业产品,到底应排放多少温室气体?

过去几年间,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许多出海企业花了不少功夫。现在,问题有了新的思考方向

2024年,产品碳足迹的变革正在发生。刚刚结束的两会上,“碳足迹”成为讨论的热词之一,政府报告中,指出“要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介绍,计划在2024年制定100项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标准。

但在政策出台前,以“碳足迹”为主导的出口贸易要求,早已成为当下国际贸易中的新型绿色壁垒。如何使产品碳足迹披露的合规要求,成为出海企业迫在眉睫的问题。


大势所趋的“产品碳足迹”


碳足迹标准的出现并不是新鲜事,就全球范围来看,各类标准的制定从去年就已陆续开始。

2023年6月14日,欧洲议会通过了关于欧盟电池法的临时协议,要求“自2024年7月起,工业及电动汽车电池的制造商和供应商必须提供产品碳足迹声明。”法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家对光伏组件为代表的新能源产品出口,也提出了碳足迹核算和认证的要求。

中国相关部门也正在鼓励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工作。

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

意见指出:适时将碳足迹管理相关要求纳入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加大碳足迹较低产品的采购力度。以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汽车等大型消费品为重点,有序推进碳标识在消费品领域的推广应用,引导商场和电商平台等企业主动展示商品碳标识,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碳足迹较低的产品。

这一文件的出台,意味着碳足迹较低的产品未来将在政府采购项目中会更有竞争力。同时,政府还计划在消费领域推广碳标识的应用,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碳足迹较低的产品。

国内外的一系列举措都旨在引导企业对于开展碳足迹管理的关注。中国是全球出口贸易大国之一,对中国企业来说,尽快开展产品碳足迹认证,才能尽快抢占优势地位,有效规避国际贸易中的风险。

但现实情况是,国内企业对产品碳足迹标准制定普遍起步较晚,大都处于概念认知的初步阶段。

2018年,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曾首次牵头组织制定了《中国电器电子产品碳足迹评价》团体标准,这是中国首例关于产品碳足迹评价的标准,推动了我国产品碳足迹测算工作的进程。

目前,国内陆区“碳足迹标签”的评价和应用主要面向电器电子产品与服务,包括LCD显示器、手机、电脑等电器电子产品,同时也正在其他行业扩展。

测算产品碳足迹的方法论


产品碳足迹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建立起测算碳足迹的方法论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目前,部分大型跨国企业已经将产品碳足迹纳入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联想、保时捷、远景等大型跨境企业,以实现“供应链碳中和”作为自身的减碳目标。作为供应链上的生产企业,将被要求在生产全过程进行产品碳足迹的测算。

就国内而言,测算产品碳足迹的大型跨境企业中,以电子产品行业为最具代表性,其中友达光电、联想、三星电子等均有先行探索。

以联想为例,为了准确计算其旗下的ICT产品的碳足迹,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和全物质信息披露(FMD)管理方法论,联想开发了专门的软件平台——联想绿色供应链数据管理平台(GSCDM),测算其产品碳足迹。

这一平台生成的产品碳足迹分析包括了扩展坞、显示器、便携式计算机、平板电脑、移动通讯终端在内的五大类别。其中,联想的认证产品ThinkPad X1和X13的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实现了设备全生命周期碳中和
 

图注 绿色供应链管理平台 - LCA 评价模型

 图注 | ThinkPad X1ThinkPad X13

OPPO则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管理碳足迹计算,针对产品设计出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评价方式。

核心方法是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手机碳足迹减量方案,创新性地开展了包装去塑减塑、零部件优化、产品能效提升、产品寿命提升以及提供全品牌回收等服务,用这种方式让消费者对减碳有更多实际的体感。

截至2022年12月,OPPO已完成对68款典型手机产品的碳足迹评价,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阶段。

采取契合自身的测量方法的还有友达光电。两相比较,OPPO基于ISO 14044全生命周期方法,完成了对其产品的环境影响量化评价,而友达光电遵循ISO14067原则,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依据产品流程、产能,收集并评估每个产品的制造耗能与碳排放量,协同供应商获取相关材料的碳排放系数,搭建专属自身的方法体系。

与此同时,2010年,友达光电开发了数据平台,将组织温室气体管理系统化管理,作为长期营运碳排放减量的管理手段。

测算产品碳足迹的困境


尽管上述企业相对有较为完善的测算方法与体系,但包括联想、OPPO、友达光电在内的绝大部分电子电器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的测算的标准并不统一。

事实上,虽然产品碳足迹的关注度在过去几年日益攀升产品碳足迹核算尚未统一标准成为行业内的核心痛点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公认并且应用相对广泛的有三个国际标准:PAS2050、GHGProtocol和ISO14067。

其中,2008年发布的PAS2050是首个与产品碳足迹核算相关的标准,已被世界范围内很多公司所应用。2010年,在经过了60个公司进行测试,于2011年正式发布的标准是GHGProtocol。ISO14067国际标准于2012年10月4日公布。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企业较常采用的标准是GHG protocol和ISO140647。ISO14067针对产品碳足迹的量化要求和指南,提供了指导和说明。GHG Protocol则是对产品寿命周期具体的核算和报告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要求。

简而言之,ISO14067是系统的方法论,而GHG Protocol则是面向使用者进行手把手教学如何实际操作的说明书。

但这两者仍不能完成行业范围内的标准统一。

首先,现有数据库中缺乏完备的行业碳排放因子。碳排放因子指的是每一种能源燃烧或使用过程中单位能源所产生的碳排放数量。

碳排放不止是二氧化碳,还有其他温室气体。只有确定了碳排放因子,才能通过“碳排放量=活动数据x排放因子”计算得出碳排放量。但是由于生产工艺、地域分布和技术水平的差异,各国各行业也有自己的排放因子数据用来计算碳排量。

这一核心概念的模糊造成了企业产品碳足迹核算工作开展困难。

从行业角度来看,产品类型众多的企业,如何选定合适的标准,怎样制定适合自身的计算方法,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成本。计算产品碳足迹并不难,难的是确定核算范围的边界、收集产品清单内的所有过程数据。

对于产品的碳足迹核算而言,核算范围的边界会影响到产品碳核算的范围、收集的数据、数据的分配和结果解释。

再以友达光电为例,其早在2009年开始投入产品碳足迹的验证,依循ISO 14067原則,针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原料、制造、使用、配销、废弃等各阶段,尝试设定合理的计算方法学,历经13年,2022年才完成方法学建立,选定22个指标产品的试算。

眼下,对于企业来说,外贸压力日益明显,而产品碳足迹计算尚未有统一标准,如何在短时间内破局成为困境。

事实上,突破困境也并非毫无空间。企业在进行测量产品碳足迹的工作之前,可以先明确自己所需进行碳足迹核算的产品,以有助于选择适当的方法学和所需要的数据。

另外,鉴于在没有国家级权威数据发布的情况下,企业最需要做到的就是透明,主动披露选用的标准、使用的碳排放因子数据及其来源,如能说明其合理性更好。产品碳足迹的披露并非是一日之功,企业在保证自身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逐步搭建起自身及其供应链的数据收集平台,披露数据来源和计算使用的标准,这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参考资料:
ISO 14067:2018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The Greenhouse Gas Protocol.
联想:联想集团社会价值报告,2022。
联想:联想集团碳中和行动报告,2022。
达光电:Sustainability Report,2022.

撰文 | 邱婧媛 李楚悦
编辑 | 国佳佳
排版 | 冯莎莎
题图来源 | Unsplash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