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经分析不开车:啪啪一次得艾滋的概率有多大

 阿又又又木子 2024-03-21 发布于山东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与单位


春节刚过的时候看到一个疾控中心艾滋病咨询热线“开工大吉”的新闻:
图片
里面的例子实在太好笑了:
图片
这位A先生,假期倒数第二天和“初恋”啪啪,完成了网上无数男同学对同学聚会的最高期待。结果第二天开始有症状低烧发热,上班第一天一大早就给艾滋病咨询热线打电话问是不是感染艾滋了。哎,这从人生赢家的巅峰跌落得也未免太快了些。
这事儿另外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咨询热线的回复:

图片

建议A先生尽快就诊,还能赶得上HIV阻断药的有效期
确实,新闻中A先生发生了无保护的性关系,要说用HIV阻断药来保险倒也说得过去。只不过在这件事里,广大吃瓜群众极为关注的一点应该是A先生是不是真中招了——相信A先生自己打电话咨询,也是最想知道这一点。
告知A先生“确实存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给人的印象就是A先生被“一击致命”了。虽说这样的故事对无保护的一夜情大概起了极好的威慑作用,但无论是性教育还是健康建议,要长久还是需要基于科学,不能乱吓人。
A先生是长假倒数第二天发生了无保护性行为,假期最后一天出现“症状”。这些症状是因为感染艾滋病吗?
毫无可能!艾滋病哪能那么快?绝大部分艾滋病患者是在感染后——或者说导致感染的暴露事件后,2-6周后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持续1-2周或更久。但HIV病毒——导致艾滋病的病毒,此后可能很多年都不会引发明显症状。
因此,从症状考虑艾滋病的风险,需要考虑的是症状出现的几周前是否发生过高风险暴露,不是前一天发生了什么。回答艾滋病咨询热线的疾控工作人员应该非常了解阻断药的作用机理(否则怎么推荐呢?),阻断药有72小时的有效窗口,恰恰是因为此时HIV病毒还未能进入人体细胞,或病毒只在进入人体处的局部组织,尚未扩散。怎么可能那么快出现症状呢?
如果A先生真是由于碰到了HIV病毒出现那些症状,反倒没必要吃阻断药了:肯定错过有效窗口了。
抛开症状,一次无保护性行为,中招艾滋的可能性多大呢?
其实这事儿吧,A先生去问一下“初恋”就好了嘛。初恋要是没有感染HIV,A也肯定不可能感染啦。当然,相信这样的对话会非常有戏剧性,如今爆火的短剧可以从中汲取些灵感。
讲真,这是个非常重要也非常严肃的话题,那就是一些高危事件带来的HIV感染风险到底是多大
接电话的艾滋病咨询中心,需要向A先生解释的也是这个,就是他的一次无保护性行为到底有多大风险感染HIV。只有了解了真实的风险,才能做合理的医学决策判断,比如是否需要去吃艾滋病阻断药。
首先,HIV感染在人群中不是平均分布的,男性同性行为群体,使用静脉注射毒品、性工作者,这些人群里HIV感染比例较高。“初恋”是这些有更高HIV感染风险的人群中吗?大概率应该不是。
其次,即便是和一个明确HIV阳性的人发生了关系,一次无保护性接触带来的感染风险,也有相关研究,而这些研究都显示风险虽不是零,但比较低
美国CDC网站上总结了各种HIV暴露事件带来的风险,表述方式是每一万次暴露,会发生几次感染:

图片

从HIV感染者那里输血的风险是最高的,一万次暴露事件出现的感染能达9250次,基本是100%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地方曾因血制品管理不严出现严重的HIV疫情。
而性行为里面,不同的方式带来的风险不一样,男性性行为群体之所以HIV感染率更高,一个因素便是性行为方式。
虽说我们也不能完全确定,但A先生的“情不自禁”大概率应该是Insertive Penil-Vaginal Intercourse。就算对方是HIV感染者,每1万次暴露,导致的感染也平均下来也只有4起
有人可能会好奇,这每1万次暴露4次感染是怎么算出来的。关于这些风险的计算与理解,斯坦福有个网页解释得很清楚。这些是跟踪HIV感染者的伴侣被感染的情况,来推测与HIV感染者发生性行为带来的HIV感染风险,然后再将很多个此类研究综合在一起分析。
图片
比如无保护的Receptive anal这种性行为模式,有四项独立的研究,计算出来的感染风险分别是0.4-3.38%。把这四项研究的数据综合在一起分析,就得出了1.4%的风险数值。对应到CDC给出的风险,那就是每一万次暴露,导致138起感染。
这些研究有局限性,比如研究人员需要跟踪与HIV感染者有亲密关系HIV阴性人群,定期询问TA们发生了多少次性行为,还要问性行为的方式,有没有采取保护措施等等。不难想象,因为记忆等各种原因,答案不可能绝对精准。
不过那么多个研究给出的范围都还算接近,所以大致的结论,比如Receptive anal的风险更高,Vaginal sex单次暴露风险相对更低,是可靠的。
当然,说Receptive anal的风险是1.4%,不是说要暴露100次才会感染。完全有可能只是一次暴露就感染了。1.4%只是平均下来的风险。此外,单次高危性行为感染风险不高,常在河边走,湿鞋的概率就高了。
其它因素也会让风险有变化。像性行为很难标准化,有的人动作比较激烈,别人是啪啪,他是啪啪啪。。。那也会增加风险。影响更大的因素会是感染者的载毒量,如果载毒量比较高,像是没用抗病毒鸡尾酒疗法控制疾病,那么性接触导致传播的风险就会更高。如今HIV研究领域也通过大量的研究确证:若是HIV病毒在检测下限以下,也就是没有检测得到的病毒,就不再有传染风险。
包括艾滋病在内的各种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备受公众关注。但很关注不代表认知准确。有的会被低估感染风险,比如HPV,经常有人说不乱搞或没有性行为就不会感染,此类说法一是低估了HPV在人群中的感染比例,二是对两性关系的看法不切实际。而另一方面,像HIV,很多人又将风险过度夸大了,前述新闻故事就是如此。
面对公众的询问,疾控这些专业人士需要做的是将科学、完整的风险分析告知。确实,我们不能排除故事里A先生非常不巧,初恋是感染者,然后一次亲密接触就被感染。但这种概率实在非常低,导致A先生焦虑的症状从发生时间看也和HIV感染无关。表面上建议去吃阻断药是万无一失的保险做法,可是阻断药也有副作用啊,疗程又久,应该是给有真实需要的人,不是用来治疗一夜情后的焦虑。
诚然,把疾病风险这些科学性非常强的内容向非专业人士解释清楚不容易,可也不能为了省事,直接把阻断药当成紧急避孕药或安全套似的推荐。
最后,不得不说这新闻故事里,小范围同学聚会,大概率是餐厅之类的地方,再情不自禁,也得去酒店或家里吧,这都抽不出几分钟在便利店或超市买个安全套吗?
或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如果男同学对同学聚会真有那么多期待,还是事先多做点准备;如果女同学遇到的男同学连这几分钟去便利店转一圈都不愿意或记不住,那还是算了吧,以前没在一起是正确的,没看错人。

参考资料:

https://www./hiv/risk/estimates/riskbehaviors.html

https:///medical-conditions/sexual-and-reproductive-health/hiv-aids/causes/risk-of-exposure.html

订阅关注防失联

订阅备用号

请订阅youtube:Y博的科普园

https://www./@Doctor_YZ/feature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