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总理1946年为何能准确预测三年解放南京上海?后来他说出了原因

 泊木沐 2024-03-22 发布于辽宁

1946年夏,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周恩来正在南京、上海进行国共和谈。10 月,国内和平无望,他准备回延安去。

10月4日,他在上海邀请郭沫若、许广平,马叙伦、马寅初等人到周公馆客厅聚面。对他们说:

“蒋介石已经完全撕破了和谈的,放手大打起来了。战争正在进行,胜负现在还未定。但是从各方面看来,再经过几年的苦战,蒋介石的进攻是能够被粉碎的。大革命失败后,1931年冬天,我要离开上海的时候,觉得渺茫。现在可就不同了。看形势,三五年之后,可能性很大。无论南京或上海,我们是一定要回来的。”

大家听了十分鼓舞。

郭沫若当场写了一首五言诗送给周恩来: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根节构盘错,梁木庶可遭。

驾言期骏骥,岂畏路迢遥?

临歧何所赠,陈言当宝刀!”

果然,三年之后,1949年夏初,解放军百万雄师以摧枯拉朽之势解放南京、上海,南京和上海就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周恩来的预测完全成为现实。一次,马叙伦见到总理说:“当时国共力量悬殊,多数人认为战争是长期的,你说三五年就能打回南京上海,真神啊!”

总理笑着说:“不是我神,是另外有一个人神。”

“谁啊?”

“毛主席。”周恩来回答说,“我当时心中有一个预感:只要我们有了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一旦决战摆开,解放全中国就是一两年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