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篇小说《下洞庭》连载6(原创版权,抄袭必究)

 张效雄 2024-03-22 发布于湖南

柳如易与聂大方击掌称好

柳如易详细介绍了洞庭湖的地理环境和当地情况之后,向聂大方提出了当前最为紧迫的两项重要工作。

首先,需要将分散的小围子合并成规模更大的围子,并加固大堤,以便能够抵御可能发生的大型洪水。其次,他们需要招募到足够的劳动力,因为无论是挑土筑堤还是日后的耕作,都离不开人力。在此之前,湖区的人力是零零散散的,各自为政的,屋是从管理的角度,如抗洪、纳税,维护治安等方面,都需要把农民组织起来,以政府推行的保甲制度,将农民们固定在一起,安心地长期在这里生活。

柳如易提出,可以通过营田为据点,从安化、新化、湘乡、衡山这些山区县,招募没有土地的佃农或者四处游动的劳动力,再将劳动力派往湖中心的小围子和沼泽地,这样既能方便管理,也能提高生产效率。

营田地处洞庭湖边缘,交通便利。从营田出发往北,看似在湘江航道上行驶,实际上左岸是洞庭湖的一部分,沙洲连绵。丰水季节时,左岸会被洪水淹没,展现出洞庭湖的壮丽景象。洪水退去后,沙洲和芦苇荡又会重新露出水面。

现在仅需划着小船,几个时辰就能直达湖区。即便是去湖区腹地,也不过一天的路程。招募来自湘中一带的劳动力,鼓励他们拖家带口进来。他们在湖洲上垦荒,生活所需物资大多通过营田这样的码头中转采购。现在柳家经营的船队,完全可以深入到湖区任何一个垸子。随着洋船运输船的出现,长沙开通了汉寿班安乡班津市班华容班,途径营田。船只途径临资口、连接了资江、沅江甚至澧水,直通益阳常德津市。如果向北,可以顺江而下,经过岳阳,到达城陵矶,进入长江水道。

柳汨江细声细气地指着西边,告诉聂大方,现在还是洪水季节的尾声,有的年景会出现秋汛。你们看远处的芦苇荡里,有许多小围子,那是一些流亡至此的人们,在湖州较高的地方建立起来的家园,有的是一家独居,有的是三五家相连。尽管围子不大,但土地肥沃,随便种植什么都能有所收获;围子外面就是湖水,捕捞鱼虾也很方便。只要没有大的洪水,围子里的人们过着相对富足的生活。

聂其昌插话询问,如果遇到大洪水年份,这些流民该怎么办?汨江接着解释说,那时他们只能收拾家当,一家人爬到小船上去。没有小船的,就找个大桶,全家人挤进去,随洪水飘荡,再找个高地,开垦出几片田地,继续过日子。

聂其昌感叹地说,洞庭湖真是一个养人的好地方,随便找个坡地就能安顿下来生活,只是经不起风吹雨打。

柳如易接过话茬说,按照我们的计划,如果能在省里拿到牌照,政府同意他们在湖中划出一大片土地,将把洞庭湖中的小围子连接起来,那将是良田万顷,对国家和对民众都是大好事。国家有了赋税,流民有了固定的居所,能安居乐业。

柳如易又提到,出资建围子问题不大,他们两家可以出点启动资金,再在当地募集一些股份。营田镇上的商家,有闲钱的不止一两家,大家凑起来,无非是出点饭钱,湖中的流民会自动捐工。建了大围子,他们也有安全感。

聂大方听了后十分开心,他接着说,牌照这个事儿,柳会长放心好了,他在来此之前已经去省府申报了。柳如易作为营田商会的会长,在这一带有影响力,在离开长沙前已经把该做的前期工作先弄好了。

他又说,咱们集资,组织流民将小围子合成大围子,再以较低的价格租给农民。头三年,政府免税。他们也可以把农民修围子的工价,折抵部分租谷。三年以后,他们坐地收租,那可以一本万利。

柳如易高兴地说,兄台果然是办大企业出身,不是那种锱铢必较的小老板。如此作来,利国利民,商家一定会响应。照此办理,不出十年,洞庭湖区将是一个大粮仓。

聂大方说,他已经让犬子其昌拟了一个合作章程,还有一个招股书,大意已经和柳如易上次去长沙时说过。他们各司其责,来干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

柳如易与聂大方击掌称好。他说,章程和招股的事,他们不谈了,让孩子们去细议吧。他们年纪不小啦,该当家理事了。

聂大方说道,孩子们办事,我当然放心呢。只是你们要考虑细致一点。既往再湘中一带,大都是以家族为纽带进行乡村治理的。这是因为前明初期,湖南经历战乱,沃野千里几乎无有存活人家,从江西迁来的的农人,都以家族为单位在无人区开垦,生产和管理简单得多。洞庭湖区现有的围子不少,多姓杂居,成分复杂,单靠家族治理这种沿袭了几千年的办法,未必行得通。还是要考虑土地归谁所有的问题,地主和佃农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要花点心思。

其昌和汨江两人不约而同地点点头。

柳如易又说,这些具体的事情,咱们不操这份心了,其昌是走过大码头的,比我们见识多,他们会考虑周全的。咱们老家伙呀,换个心思,寄情于洞庭湖这水天之间。他请聂大方去看一个神奇的地方,那与屈原大夫有关。

聂大方翘首问道,可是发思古之幽情的处所呀,那是何处?

柳如易说道,洞庭湖中还有一小山,名曰磊石山,此地有洞庭封七日,世上已千年的典故。

聂大方笑道,那可是神仙宝地哦。

磊石山下烂排沟

聂大方让两家的公子留在营田街上讨论如何合作的事项,邀请柳如易乘坐“衡山号”,顺江而下,去往磊石山。

磊石山并不是一座大山,像城陵矶、燕子矶那样再江边上的大石崖。可它是洞庭湖的要冲,矗立在莽莽苍苍的洞庭湖东汊,地势险要,四面环水。其东北是屈原殉国投水的汨罗江,西面是贾谊过凭吊的湘江,北面是浩瀚的洞庭湖,南面则是一马平川湘江于汨罗江交汇的湿地。这山不高,也不大,更谈不上险峻,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长约1公里,海拔不足100米。聂柳二人踏上山头的时候,这四周还是一片处女地。后来人们在这个湖洲上,当时政府组织了数万人围湖造田,兴建了一个大型农场,那是几十年后后话。

磊石山屹立湖中,丰水季节四周是湖水,就是一座小岛。枯水季节,磊石山北部与一片坡地相连,这山就是一个湖中半岛。汨罗江流到白塘的屈子祠以后,分为两支,一支顺南边小丘陵,经河市镇从营田入湘江,顺北的从凤凰山南边,沿着自古就有的河道,经过屈原投江河伯潭,在屈原庙下向西流去,注入洞庭湖。这条古河道叫“烂排沟”,将凤凰山与磊石山分裂开来。

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几千年来却留下许多神仙佳话和神奇传说。

原来洞庭湖东汊水域本无山岗,全是一片汪洋,常常陡然涨岀几尺甚至丈余深的洪水,害得滨湖一带群众民不聊生。当时有人梦见湖中有两条恶龙在打架,互不相让,掀起湖水波翻浪涌。秦始皇听说此亊,便用赶山鞭从南岳七十三峰中,赶了一峰至洞庭湖东汊,才把相斗的恶龙镇压住。恰好这时玉皇大帝兴起凡游,他担心泥土山一旦被风浪冲击,就会散落沉于湖中,恶龙还会岀现,于是大喊一声“变”。随着他的喊声,磊石山的泥土全变成了石头。

在磊石山顶最高处,有一块10平方米的石坪,传说这是八仙在这闲聊下棋留下的遗迹,如今称为磊石山棋盘岭。八仙中汉钟离、张果老棋瘾最大,可以连下几天几夜。吕洞宾酒瘾大,一天三次飞到岳阳城买酒喝,长期东倒西歪,醉醺醺地折回来。仙人们相处在一块,蓝釆和会吹笛,曹国舅会唱曲,韩湘子会吟诗,何仙姑烧茶递水。吕洞宾酒醒后,会说故亊。他们就这样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磊石山顶。当地人常说,神仙也爱磊石山。

不知何年何月,有一位排客放排来到磊石山下,突然狂风大作,大雨倾盆,他只好在山下停排歇息。他当然不知道,这风雨是八仙到此而带来的。午饭后,排客嘱咐伙计照看好木排,自已登上山顶去欣赏雨中洞庭景色。奇怪的是,他上山后风雨全无,但见汉钟离和张果老在下棋。排客本是一位棋迷,便毫不客气地凑过去,不时为一着妙棋喝釆、击掌。张果老很赏识他,给他一粒豆大的丸子,叫他服下,并说:“这一粒丸子可保十二个初一不饿。”排客看棋入了迷,竟忘了吃下这颗丸子。

也不知看了多久,排客直到想起伙计在等自己吃晚饭,便辞别众仙,飞奔下山。当他来到停排处,已是面目全非,他的竹排无影无踪,如坠五里雾中。他向旁人询问木排去了什么地方。一位须发苍苍的老者说:“听我爷爷说,好多好多年前,有位排客停排于此,忽然人不见了,直至木排腐烂了,仍然不见人影回来,因此这山下的河叫烂排沟。”

排客满腹狐疑,回到老家,再无任何熟悉的人,离他说的放排年月,不知过了多少朝代。后来有人题诗曰:“凡人不识仙,看棋才几天;洞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柳如易在船上一边喝茶,一边讲着上面的故事,不知不觉就到了磊石山下。

聂大方抬眼一看,很是失望,这不过是在洞庭湖中间的小山包而已,与自己老家的衡山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眼光横扫四周,这小山在洞庭湖便十分难得,确实十分显眼,是八百里洞庭中难的基几处制高点之一。他去过的湖区小山头,往西往北还有安乡的黄山头、华容的明山头,都是这样的山包,但远不及磊石山壮观。更 不同的是,磊石山全是花岗岩,山上的泥土早已经被洞庭湖的风雨侵蚀风化,所剩无几。裸露的山崖矗立在湖水之中,百十里路以外看的很清晰,颇有点海中灯塔的架势。

作者张效雄,记者出身的作家。湖南湘阴人,生长于国营汨罗江农场(现岳阳市屈原区)。湘潭大学1977级学生。湖南日报社高级编辑,集团原副总经理。湖南省第六届政协委员、新闻阅评专家。代表作:长篇小说《风起》,散文集《寻觅天籁》、随笔集《蓉园笔记》,论文集《新闻文化随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