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人从来都不曾被人嘲笑过,即使他做得再好,也总会有人不喜欢,也总有人喜欢。 每个人看待人与事的观点不一,或许也可以说任何人与事都没有标准答案,而是至少有三种答案,就是可以这样,不可以这样,或是随便。《人民日报》夜读里说:“害怕被嘲笑、担心被讨厌、困在他人的言语里自我怀疑,只会让人生的路越走越窄。温柔的人,懂得不妄自菲薄,也会对自己说没关系。 说实话,我是在一个在言语攻击的夹缝中生长起来的孩子,自幼敏感多疑,别人一句漫不经心的话,也能够让我难过好几天。 还记得上初中那会,有好几个同学经常嘲笑我,本就自卑怯弱的我,变得更加无所适从。每次经过他们面前,他们都要叫几句自己给我编的绰号,而每叫一次,那几句话就像针一样,扎进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挥去。 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我自然是无心学习,原本热爱读书的我,就这样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后来有了家庭,我也非常容易因为婆婆无意间的一句话,而彻夜不眠。语言的杀伤力,有时甚至比暴力来得还要猛,因为语言给到一个人的是对他个人价值、个人尊严的否定。它摧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当别人否定我,我自己否定自己时,完全失去了对生命的热情,对自己的肯定,也失去了生命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当一个人害怕被嘲笑,担心被讨厌,听信来自别人的评价,困在他人的言语里自我怀疑的时候,他是没有力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的。只有不断地相信自己,抛开那些原本就不属于我们的评价,呵护自己,才能让自己生长出羽翼,飞翔到一片更广阔的天空。我时常想,要是在读书时期,我能够多一点自我肯定,不听信他人的评价,或许我能够专注于学习。可是,人生没有回头路,我只能把握住的是,当下的生命。从今往后,不管别人对我说什么,如若有益,我可留下,如果是一句对我不友好的话,我大可不必理会,因为我的评价不在别人那里,人生最主要的是,自己如何看待自己。一个内心真正强大的人,不会轻易被外界的声音干扰,更不会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他们只会专注于自己内心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向目标靠近。在这条道路上,他获得的更多的是内心的丰盈与能力的提升,而当一个人真的强大了,那些声音自然也远去了。 所以,如果你曾经也像我一样,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那么希望我们从今往后,只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当别人的箭射向我们时,要么躲开,要么用盾牌挡开,而不是拿着这根箭,无数次地扎向自己,否定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