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为何会先胜后败?五句话解读战役全过程

 Loading69 2024-03-23 发布于四川

1950年10月19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正式入朝参战,从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6月10日短短7个半月时间内中朝军队连续发动了五次战役,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一路赶到汉城以南,给予敌军以重大杀伤,经过五大战役,迫使敌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在战争双方形成战略对峙情势下,美国不得不接受停战谈判。

这五次战役体现了中国军队高超的战略战术,将联合国军打得毫无招架之力,那么五次战役到底是怎么打的?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为何会先胜后败?五句话解读战役全过程

第一次战役:计划突变,东顶西打

敌军分东西两线进军,东线敌军为阿尔蒙德少将指挥的美军第十军和韩国第一军团(下辖首都师和第三师),西线敌军为沃克中将指挥的美军第八集团军和韩国第二军团(包括第6、7、8三个师),东西两线之间相隔80多公里,而且中间有狼林山脉、太白山脉等大山阻隔,使得两个战场之间断开了联系。

麦克阿瑟狂妄自大,这一排兵布阵使得东西两线割裂开来,无法互相策应,漏洞百出,给了志愿军以可乘之机。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为何会先胜后败?五句话解读战役全过程

志愿军原本是想赶到妙香山、杏川洞线以南控制交通枢纽熙川和长津,阻击敌人,给主力部署赢得时间,现在看到美军东西两线出现重大破绽,而且轻敌冒进,有的部队都已经推进到了鸭绿江边,犯了兵家大忌。

于是统帅当机立断,改防御战为运动战,吃掉分散的北进之敌。

具体部署是第42军在东线利用险要地势挡住韩军第1军团和美军第10军,西线集中第38、40、42三个军歼灭韩军第2军团的三个师,也就是东线在于阻击,西线在于歼灭。

于是在东线爆发了第42军的成名之战-黄草岭阻击战,42军连续奋战13昼夜,抗击了美军和南朝鲜军十万优势兵力的进攻,共歼敌2700余人,有力地保障了西线主力作战。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为何会先胜后败?五句话解读战役全过程

西线原计划是用第38军打垮敌人右翼,因为右翼全是韩国军队,战斗力比美军弱不少,第38军打开缺口后插线西线敌军背后,配合正面的第66军、40军、39军将敌人围歼,但是38军被北撤的朝鲜百姓和人民军堵住了路,行动迟缓,无法按时达到目的地。

后来第38军终于到达目的地,准备对战略要地熙川发起攻击,歼灭韩国第2军团的第8师,但是第38军再一次贻误战机,结果只毙伤俘敌19人,这也是梁兴初被彭总猛批一顿的原因。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为何会先胜后败?五句话解读战役全过程

战局瞬息万变,第八集团军派出骑兵第一师进攻云山,志愿军王牌第39军在云山城阻击美军骑兵第一师,彭总命第38军攻占飞虎山后向战略要地价川、军隅里攻击,切断敌人逃跑的退路,这样仍可以将清川江以北的联合国军五万多人围歼。

然而第38军第三次贻误战机,没有按时占领战略要地军隅里,敌军已经全线后撤,让志愿军围剿5万敌军的计划成了泡影。

继续进攻已经没有用,第一次战役就此结束。

第一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击退到清川江以南,毙伤俘敌1.5万余人,粉碎了“联合国军”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为以后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作战中,志愿军伤亡1万余人。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为何会先胜后败?五句话解读战役全过程

第二次战役:诱敌深入,穿插围歼

第二次战役其实是第一次战役的延续,第一次战役就是想攻击西线战场的薄弱部位,也就是位于右侧的韩军第2军团,然后穿插到敌后,堵住整个西线敌军的退路,将全部敌军围歼,只是因为38军拉胯,导致整个战役目的没有达成。

但是好在敌人并没有发现志愿军大规模入朝的事实,他们认为遇到的只是几千人的中国军队,仍然继续发动进攻,妄图在圣诞节前打到鸭绿江,结束整个朝鲜战争。

彭总决定采取诱惑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方针,战场仍然是分为东西两线。

只不过此时宋时轮的第九兵团十五万人已经入朝,他们主要担负东线作战任务,也就是后来著名的长津湖战役。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为何会先胜后败?五句话解读战役全过程

而第一批入朝的6个军23万人集中到西线对付美军第8集团军,按照战役部署,志愿军先佯装后退,为了顺利完成二次战役的部署,第一次战役中占领飞虎山的第38军范天恩团拼死抵抗联合国军几万人的进攻达五昼夜,给主力部队的调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志愿军的口袋阵已经布好,就等敌人钻进来了。

11月25日志愿军在西线发起战役反击,西线战场右翼全都是韩国第2军团,仍然是敌军的薄弱地位,第38、第42军向德川、宁远地区的韩军第2军团第7、第8师发起进攻。

其他四个军则对战位于西线左翼和中部的美英军队,这一回第38军没有拉胯,第38、42两个军一天之内歼灭了韩军第7、8师,并且开始向敌后穿插迂回,准备截断敌军退路。

第38军终于恢复了王牌军的本色,玩命地向敌后穿插,14小时行军70多公里,创造了世界步兵战争史上空前的记录,成功迂回到三所里,龙源里,切断了敌军的退路,随后在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血战,死死地挡住了敌人。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为何会先胜后败?五句话解读战役全过程

只可惜第42军没有顺利地穿插到肃川、顺川,敌军丢下大量装备大批还是转道安州逃脱。

在东线,11月27日晚,志愿军第9兵团集中第20、第27军在长津湖地区对美军展开反击,激战一夜,将美军第7师和陆战第1师各一部分割包围于下碣隅里、柳潭里、新兴里和古土里地区。著名的长津湖战役爆发。

联合国军在东西两线遭到沉重打击后,麦克阿瑟于12月3日命令部队向“三八线”实施总退却。志愿军乘胜展开战役追击。在西线,志愿军和人民军于6日收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临时首都平壤,并继续向“三八线”推进。

在东线,人民军部队于9日收复元山,切断了美军、南朝鲜军的陆上退路。美军和南朝鲜军遂撤往咸兴、兴南地区。志愿军第26、第27军同人民军第3军团继续追击,17日占领咸兴,19日占领涟浦机场,24日收复兴南地区。美军第10军等部在300余艘舰船的接应下从海上撤退。第二次战役遂告结束。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为何会先胜后败?五句话解读战役全过程

第二次战役从1950年11月7日到12月24日历时48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彻底粉碎了“联合国军”占领全朝鲜的企图,解放了朝鲜北半部除襄阳外的全部地区,将战线推至“三八线”,并占领“三八线”以南瓮津半岛和延安半岛,迫使“联合国军”由进攻转入防御,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

在作战中,志愿军基本歼灭南朝鲜军第7、第8师,歼灭土耳其旅大部和美军第7师1个加强团,给予美军第2师、陆战第1师以歼灭性打击,重创美军第25师、骑兵第1师,共毙伤俘敌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余人,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也在撤退中身亡。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为何会先胜后败?五句话解读战役全过程

此外,并缴获与击毁各种炮1000余门、汽车3000余辆、坦克与装甲车200余辆,缴获飞机6架。志愿军在此次战役中伤亡3万余人

第三次战役:全面进攻,占领汉城

第一、二次战役志愿军将联合国军打怕了,联合国军狂退几百公里,连韩国首都汉城都不要了,1950年12月31日志愿军集中6个军发动了第三次战役。在人民军3个军团协同下,对依托“三八线”既设阵地进行防御的“联合国军”发起全线进攻,将其从“三八线”击退至北纬37度线附近地区,1月4日占领汉城,并适时停止了战役追击,第三次战役结束,共毙伤俘敌1.9万余人。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为何会先胜后败?五句话解读战役全过程

简而言之就是中朝联军全线出击,联合国军节节败退。

第四次战役:被迫应战,西顶东打,防守待援

早在第二次战役后,志愿军就迎来一个厉害的对手,新任美军第八集团军总司令李奇微, 在第三次战役中李奇微主动放弃汉城,大踏步后撤,实际上也想使用诱敌深入的计策。

而志愿军连续作战,元气大伤,本来简陋的补给线又被拉长,兵员物资得不到补充,第9兵团都给打残了还在后方修整,朝鲜战场的局势开始此消彼长,我军不得不派遣二线部队第3兵团、第19兵团入朝,支援首批入朝的六个军作战,但是大部队的集结和部署需要时间,美军却依靠强大的补给能力迅速得到兵员物资的补充,恢复了元气,立即发动了进攻,不给志愿军调兵遣将的时间。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为何会先胜后败?五句话解读战役全过程

1951年1月25日,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指挥美军第1、第9、第10军和韩军第1、第3军团共16个师又3个旅、1个空降团,计23万余人,由西至东逐步在全线发起大规模进攻

第四次战役就此爆发,志愿军被迫应战。

第四次战役从1950年1月25日一直打到4月21日,历时87天,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志愿军在西线采取守势,顶住联合国军的进攻,在东线横城诱敌深入适时反击。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为何会先胜后败?五句话解读战役全过程

在西线,志愿军副司令韩先楚指挥第38、第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简称韩集团),抗击“联合国军”主要是美第1军、第9军向汉城方向的进攻,爆发了惨烈的南汉江阻击战,万岁军38军大量精锐被消耗。

在东线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指挥第39、第40、第42、第66军(简称邓集团),在人民军前线指挥部司令官金雄指挥的第2、第3、第5军团(简称金集团)配合下,在东线横城地区寻机实施反击,主要面对的是美第10军,韩军第1、3军团。

2月11日,邓集团多路向横城以北之南朝鲜军发起反击。战至12日,将南朝鲜军第8师大部包围,经一天激战,将其3个团全部歼灭;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为何会先胜后败?五句话解读战役全过程

人民军第3、第5军团在横城东北发起攻击,歼灭南朝鲜军第3、第5师各一部,有力地配合了邓集团的反击作战。横城地区反击作战,共歼南朝鲜军和美军1.2万余人,这便是有名的横城反击战。

然而虽然横城反击战取得了重大胜利,但也只是个战术胜利,而且接下来志愿军邸平里遭遇惨败,因此东线作战并没有影响全局,东线联合国军受挫,西线美军还在继续进攻。

东线的反击未能破坏敌军整个战役部署,2月16日,西线防守部队全部撤过汉江,残酷的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结束。

第二阶段:构筑防线,等待援军

2月17日开始,中朝联军,全线转入防御,力求稳定战线,为二线部队第3兵团、第19兵团的部署争取时间。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为何会先胜后败?五句话解读战役全过程

防御部署是:以人民军第1、第2、第3、第5军团和志愿军第38、第42、第50、第66军为第一梯队

第二梯队以志愿军第26、第40、第39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1个师,共3个军1个师。

两个梯队组成两道防线对北进的联合国军节节阻击。

战至3月31日,志愿军和人民军全线转移至“三八线”以北附近地区。

4月15日,新入朝的志愿军第3、第19兵团分别进至“三八线”附近地区完成集结,原在元山地区休整的第9兵团也重返前线。

“联合国军”发觉志愿军后续兵团到达,加上部队损伤严重,除在铁原、金化地区继续进攻外,在其他地区基本上停止了进攻。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为何会先胜后败?五句话解读战役全过程

4月21日,第四次战役结束。

此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进行坚守防御、战役反击和运动防御作战,历时87天,毙伤俘敌7.8万余人(其中志愿军歼敌5.3万余人),完成防御任务,赢得时间,掩护了志愿军后续兵团集结,为进行第五次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役,志愿军伤亡4.2万余人。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为何会先胜后败?五句话解读战役全过程

第五次战役: 穿插进攻,遭敌反击

早在第四次战役第二阶段还在进行的时候,随着第二批入朝参战部队的逐步到位,第五次战役的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

彭总决定第一批入朝参战的6个军回到后方修整,第五次战役动用新入朝的3兵团、第19兵团以及结束修整的第9兵团,志愿军第一线作战部队增至3个兵团共11个军33个师另4个炮兵师,加上人民军3个军团,总共60万余人,地面兵力居优势。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为何会先胜后败?五句话解读战役全过程

虽然兵力占优势,但志愿军新入朝兵团对敌情、地形不熟,准备仓促;后勤保障尚无重大改善,只能保持最低限度的供应,因此存在很大隐患,而且此次志愿军胃口很大,想凭借强大的兵力歼灭联合国军主力,一劳永逸的解决朝鲜问题。

第五次战役从1951年4月22日到6月10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两翼包抄,中心开花

4月22日,中朝人民军队在全线发起反击。战场仍然分东西两线

西线集中志愿军三个兵团,以第3兵团从正面突击、第9兵团在左,第19兵团在右,实施战役迂回,分割围歼当面之敌。

东线是人民军第3、5军团,对阵韩军两个军团。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为何会先胜后败?五句话解读战役全过程

面对志愿军的大举进攻,美军也变得狡猾了,进攻时美军就节节后退,但最多只退20公里,恰好是志愿军一夜的前进路程。等到白天美军又构筑好了纵深防御体系等着志愿军来进攻,就这样志愿军想发挥夜战优势又抓不着美军,白天又打不破美军的纵深防御,十分被动。

中朝人民军队经三昼夜连续作战,虽在加平方向打开战役缺口,对西线'联合国军'翼侧造成严重威胁,但是美军利用快速机动迅速补上了战役缺口,最终整个战役发展形成平推,歼敌不多。

眼见西线没有取得重大战果,志愿军决定主力转移到西线大规模歼灭韩军,让美军孤掌难鸣。

第二阶段,1951年5月16日,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打响,第3兵团、第9兵团隐秘东移,第3兵团中央突破,切断了东西两线敌人的联系,第9兵团及人民军第2、第3、第5军团采取正面突破、两翼迂回、层层包围歼灭了韩军第三军团。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为何会先胜后败?五句话解读战役全过程

但是由于志愿军穿插较远,后勤难以承受,部队吃不上饭,弹尽粮绝,已经没有继续打下去的力气了,只能原地等待补给,美军利用这个空挡,利用其快速机动能力,迅速从西线调了两个师到东线堵住了战役缺口,战线又被拉平了。

志愿军决定后撤,但是美国人此时却开始反动反击,并且利用坦克和摩托化步兵组成特遣队大胆穿插到志愿军后方,企图利用中国军队的穿插迂回的战术围歼志愿军主力。

志愿军北撤部队被美军穿插得七零八落,连一条像样的阻击线都没有,于是就爆发了惨烈的铁原阻击战,于是也发生了第60军180师惨重损失的事件。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为何会先胜后败?五句话解读战役全过程

5月27日,中朝人民军队迅速将志愿军第63、第64、第15、第26、第20军及人民军第5、第2、第3军团主力,展开进行防御。

防守部队有重点地配备兵力,以火力封锁敌主要进攻方向的公路、铁路,并机动灵活地出击,积极打击敌人。

至6月10日,中朝人民军队将'联合国军'阻于'三八线'附近,终于稳定了战线。

第五次战役,经50天奋战,毙伤俘敌8.2万余人(其中志愿军歼敌6.7万余人),挫败了'联合国军'以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在朝鲜蜂腰部建立新防线的企图,摆脱了第四次战役时的被动局面,锻炼了新入朝的部队。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为何会先胜后败?五句话解读战役全过程

这次战役由于发起时间提前,准备比较仓促,战役歼敌目标企图过大,进攻纵深过远,志愿军伤亡较大(7.5万余人)。

前三次战役实际上是打了美军一个出其不意,等美军回过味来,尤其是李奇微的上任,针对志愿军的弱点,针对性的调整了美军战术,导致第四次、第五次战役志愿军也吃了一些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