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腹泻的中成药有哪些?

 实力9 2024-03-24 发布于黑龙江

腹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称为泄泻,指排便次数增多》3/日,粪质稀薄,甚至泄如水样为主的病症。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有以下7种,那么平时该怎样选择呢?下面我将逐一展开解读:

图片

附子理中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炮附子、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组成,其中炮附子补火助阳,温肾暖脾为君药,干姜温运脾阳,散寒止泻,人参大补元气,补益脾胃,白术健脾祛湿,三者同为臣药,炙甘草补中益气,缓急止痛为使药。功用:温阳驱寒,健脾益气,主治:脾胃虚寒较甚,或脾肾阳虚证,脘腹疼痛,恶心呕吐,下利清谷,霍乱吐利,畏寒肢冷等症。

图片

参苓白术颗粒: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由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白扁豆、茯苓、人参、炙甘草、白术、山药组成,其中人参、白术、茯苓补气健脾祛湿为君药,山药、莲子健脾止泻,白扁豆、薏苡仁健脾祛湿,四者同为臣药,砂仁行气化湿,温中止泻为佐药,桔梗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炙甘草健脾和胃,调和诸药,二者同为使药。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等症。

图片

藿香正气水: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由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白术、陈皮、厚朴、桔梗、藿香、炙甘草组成,藿香芳香化湿止呕为君药,半夏、陈皮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白术、茯苓健脾化湿止泻,四者同为臣药,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紫苏、白芷发散风寒,桔梗宣肺化痰,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五者同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等症。

图片

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组成,其中山楂消食化积为君药,神曲消食和胃,莱菔子消食除胀二者同为臣药,半夏、陈皮理气化痰,和胃止呕,茯苓健脾祛湿,连翘清热散结,四者同为佐药。功用:消食和胃,主治:食滞胃脘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反食呕吐,大便泄泻等症。

图片

⑤四神丸:出自《内科摘要》,由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组成,其中补骨脂补脾温肾止泻为君药,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为臣药,吴茱萸温脾暖胃,助阳止泻,五味子固肾涩肠止泻,二者同为佐药。功用:温肾暖脾,固肠止泻,主治:脾肾阳虚之肾泄证,五更泄泻,饮食不化,久泻不愈,腹痛喜温,腰酸肢冷,神疲乏力等症。

图片

⑥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组成,其中乌梅安蛔止痛为君药,蜀椒、细辛温蛔散寒同为臣药,黄连、黄柏清热下蛔,附子、桂枝、干姜温阳袪蛔散寒,当归、人参补益气血,七者同为佐药。功用:温脏安蛔,主治:脏寒蛔厥证,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久泻久痢等症。

图片

⑦痛泻宁颗粒:出自《景岳全书》痛泻要方(白芍、陈皮、防风、白术),由白芍、青皮、薤白、白术组成,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白芍柔肝止痛,白术健脾祛湿。功用:柔肝缓急,疏肝理气,健脾祛湿,主治:用于肝气犯脾所致的腹痛、腹泻、腹胀、腹部不适等症状。

总之,这7味中成药都可以治疗腹泻:附子理中丸重在温补脾肾脾虚较重,适宜于脾胃虚寒或脾肾阳虚证;参苓白术颗粒重在健脾祛湿,适宜于脾虚湿盛证;藿香正气水重在解表化湿,适宜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保和丸重在消食和胃,适宜于食滞胃脘证;四神丸重在温肾暖脾肾虚较重,适宜于脾肾阳虚之肾泄证;乌梅丸重在温脏安蛔,适宜于寒热错杂之久泻久痢证;痛泻宁颗粒重在疏肝健脾祛湿,适宜于肝气犯脾所致腹泻证。

关于腹泻的中成药你会用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