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湛江市——90年代——广东地名——旧书分享(海康县:雷城镇,北和镇)

 法客友 2024-03-24 发布于广东

南粤小伙伴们,关于自己的家乡知多少?小七通过旧书内容与你们分享:

海康县

在广东省西南、湛江市雷州半岛中部。面积3532平方公里。人口102.4万。海外华侨0.4万,港澳台同胞0.3万。县人民政府驻雷城镇(北纬20°55',东经110°05')。

辖雷城、乌石、企水、沈塘、客路、唐家、南兴、纪家、松竹、东里、调风、雷高、英利、北和、尤门、杨家、覃斗17镇及房参、海田、白沙、附城4乡。以祈求海疆康宁而名

秦属象郡。汉属合浦郡徐闻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析隋康县地置海康县,为合州治,大业初废合州改属合浦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复南合州,后改东合州,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雷州,县为州治。宋改雷州为雷州军,元改雷州路,明、清改雷州府,均治县。

1914-1920年属高雷道,1947年属广东第九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南路专区,1950年属高雷专区,1952年属粤西行政区,1956年属湛江专区。1959年撤县,析南渡河南部归雷南县北部归雷北县。

1960年撤雷南县,1961年撤雷北县,恢复海康县,乃属湛江专区。1970年属湛江地区,1983年属湛江市。

台地地貌。南为玄武岩台地,海拔70170米,最高石峁岭259米为火山锥;北为北海一湛江组堆积台地,海拔35米。南渡河东流出海流域,其下游为东西洋平原。海岸线长406公里,东岸临雷州湾,西岸有企水、海康、乌石、流沙等港湾。

属北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23℃,1月平均气温15.6℃,极端最低气温-0.8℃,7月平均气温28.5℃。年平均降水量1617毫米。11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各月雨量2030毫米。每年受≥8级热带风暴和台风2-3次吹袭。

热带常绿季雨林与次生林分布东南部,大面积台地上为旱中生性热带草原。有砖红壤、水稻土、滨海砂土等土类。农业为主。海洋渔业及畜牧业具一定地位。产稻、甘薯、西瓜、菠萝、剑麻、蒲草。

10个农林场,栽木麻黄、桉、橡胶,龙门镇竹荣有1200亩樟树林。特产有蒲草编织品、“海康牛”、北和杧果、流沙珍珠。工业有食品、化学、机械、建材、纺织等部门,以制糖和制盐突出。广海公路纵贯县境中部。完全中学18所。

名胜古迹有三元塔、天宁寺、雷祖庙、雷州西湖公园等。

雷城镇。

海康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东北部。面积19平方公里。人口5.57万。古为雷州府城。1957年前称县城镇,1958年属超美公社,1961年属附城区。1963年为雷城公社,后改称雷城镇。1966年改为海康镇,1979年复今名。

处雷州半岛中部东侧,东西洋河海积平原与北海组一湛江组堆积台地交接处。产稻、蒲草织品。镇区聚落长块状,多砖混结构楼房。街道呈经四纬三方格状。

纵向广朝街与横向镇中街通古城四方大门外。十字街口为商业区,有百货大楼、新海酒家等。南门外南亭街为旧城闹市区之一;农贸集市兴旺。逢农历一、四、七为圩日。

纵向雷州大道原是古城西墙。新城区在城西兴建。剑麻工艺厂、雷城炮竹厂产品具特色。中学4所。

雷州师范前身为省立第十中学,具革命传统。广海公路与霞海公路在此交会,设夏江码头,公路与小型水运方便。名胜古迹有三元塔、雷州西湖、苏公亭、十贤祠、寇公祠、菜泉井、天宁古刹、浚元书院、陈滨庙等。

城角。在海康县城旧城墙西北角。属雷城镇。人口1020。聚落沿霞海公路西侧呈块状,砖瓦平房。清代出文举陈兆棠、武举陈同仰。西靠西湖水库,灌溉方便。产蔬菜、稻、塘鱼。有制砖、运输业。

雷州大道。在海康县城东部。北起城角桥,南至关部港仔。长1716米,宽14米,沥青路面。北段有政府机关,中南段为商业区。南段30年代时称迎秀路。

1963年废旧城墙,扩建中、北段,分别称前进、前进一、前进二路。70年代三路合称人民大道。19847月以雷州古城意改今名。

北和镇。

海康县辖镇。在县境西部海岸。面积255平方公里。人口5.49万。50年代初为县第四区,1957年析置北和、海康、交寮3乡。

1958年属卫星公社。1961年设北和区,1966年改称北和公社,1984年复北和区,1987年撤区建镇。

北侧为海康港,境内大部为玄武岩台地。产蒜头、杧果、稻、甘蔗和人工养殖珍珠。镇区在县城西南34公里。人口4614宋末建。原在东南2公里的北和营,清康熙元年(1662年)迁此。

聚落东西向带状,街道三列平行,砖瓦房屋。有糖厂。逢农历三、六、九为圩日。多葱蒜种籽、甘薯、猪苗、竹器上市。龙乌、北康公路经此。

刘张。在海康县城西南44公里。属北和镇。人口1614姓氏地名明永乐年间(14031424)成村。聚落靠海岸呈块状,多茅房。以渔、盐业为主。盐场单产高。有自来水塔。

英灵。在海康县城西南33公里。属北和镇。人口1763明崇祯年间(16281644)建。聚落块状,多草房。种稻。

盐庭。在海康县城西南44公里、北部湾东岸。属北和镇。人口2107以晒盐、煮盐为业,故名。明永乐年间(1403-1424)成村。聚落块状,多茅房。多盐场,高产。

康港。在海康县城西南41公里。属北和镇。含十多个自然村。人口1820古为雷州府海康所城,曾名海康港,因与县重名而去“海”字。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建,清雍正年间(17231735)海盗袭扰而废圩集,1929年复圩。聚落块状,石木瓦房。逢农历二、五、八、十为圩日。水陆交通方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