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籍善本G4】汉恒宽《盐铁论》

 率我真 2024-03-24 发布于福建

汉恆宽《盐铁论》

作者:(汉)恒宽著  万迁莘校  王谟跋

版本:清代

年代:王谟(约1731~1817)间

册数:全二册 十二卷

纸张:白纸

装帧:线装

刻印:板刻刊本

尺寸:长26宽16、5(厘米)

品相:品相保存不错,宽定75品

钤印:

描述:《盐铁论》一书,正是中国轴心时代过后,经历数纪战乱,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时

候出现,乃千古一书,

  

  

  

  

  

  

  

  

  

  

  

  

  

  

  

王谟(约1731~1817)

字仁圃,别字汝麋(旧志作汝上),清临坊(1952年划南城县)人。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举

人,乾隆四十三年进士。本授知县,但王谟有志于撰述,喜好考据之学,不愿为县令,请改学

职,后选授建昌府教授。任职时,教训诸生务求真才实学。王谟才识雄伟,精力过人,好博览

考证,雅慕郑樵、马端临之学(均为考据学家),终日采经摘传,搜罗散失旧闻,以补史书之缺

。著有《江西考古录》一卷。鉴于前后五代人物废缺,而江西人文见之于史者更少,于是广采

旧闻,罗集逸事,写成《豫章十代文献录》52卷,并搜辑汉魏遗书的片词只义,进行甄别,按

经、史、说三部编成《汉魏遗书抄》500余种,刊行者有经部108种。

其精于考证,曾就《江西通志》中的一些人文古迹,进行辨伪纠讹,补正遗缺。其在《江西考

古录》中纠正过历史上金溪谁置栅城之误:“《南史》王琳遣余孝顷等以军二万屯于工塘,连

八城以逼周迪,则筑城乃余孝顷非周迪也。洛城亦八城数内之一。又周迪惧,请和,并送兵粮

,孝顷不许,树栅围之,即今栅城是也。林廷昂《江西志》以为南唐后主置,尤谬。”

谟生平所著除上述考古文献以外,还著有《汝麋诗抄》8卷,文抄12卷,《汝麋玉屑》20卷,

《逸诗诠》3卷,以及《尔雅后释》、《家语广注》、《尚书杂说》、《左传异辞》、《论语

管窥》、《江右考古录》等20余种。《中国人名大辞典》有载。

西汉《盐铁论》中的十大经典名句,凝聚中华民族智慧!

《盐铁论》是西汉时期的一本政论性散文集。由西汉桓宽所著。该书共分六十篇,标有题目,

内容是前后相连的。

1.衣食者民之本。——汉代桓宽《盐铁论·力耕》。

吃饭、穿衣是百姓生活的根本。

2.为富不仁,为仁不富。——汉代桓宽《盐铁论·地广》。

要发财致富就不能太过仁慈,如果太过仁慈也就不能发财致富。

3.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汉代桓宽《盐铁论·险固》。

有准备就能钳制住别人;没有准备就要受别人的钳制。

4.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汉代桓宽《盐铁论·轻重》

茂密的树林下面没有旺盛的青草;在没有平整的地里,长不出好的禾苗。比喻在强大的势力下,弱者会受到压制和侵害。

5.冰炭不同器,日月不并明。——汉代桓宽《盐铁论·刺赋》。

冰和炭不能放在同一个容器之中,太阳和月亮也不会同时照耀大地。比喻君子与小人不能同处,或比喻相互矛盾的理论不能同时运用。

6.燕雀不知天地之高也,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汉代桓宽《盐铁论·复古》。

坎井:坏井,废井。燕雀不知道天有多高,废井里的青蛙不知道江海有多大。用来比喻平庸之人的眼界狭小和见识短浅。

7.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汉代桓宽《盐铁论·轻重》。

大块:大土块。茂密的树林里,不会长出丰茂的草,有大土块的地里,长不出好的秧苗。用来比喻在强大的势力面前,弱者会受到侵害和压制。

8.扁鹊不能肉白骨,微箕不能存亡国。——汉·桓宽《盐铁论·非鞅》。

扁鹊医术再高明,也不能使人死而复活;微子、箕子再怎么贤能善谏,也不能让商纣王免除亡国的命运。其意是强调治国要靠明君与好的政治制度,不在于有个别能臣。

9.善为政者,弊则补之,决则塞之。——汉代桓宽《盐铁论·申韩》。

决:缺口。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发现了弊端就会立即补救,看到了漏洞,就会马上堵塞。

10.国有贤士而不用,非士之过,有国者之耻。——汉代桓宽《盐铁论·国病》。

国家有贤德之士而不任用,不是贤德之士的过失,而应该是拥有这个国家的君主的羞耻。

汉恆宽《盐铁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