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张经典化痰方,仅三味药,降气消食痰湿除

 一起成长一起学 2024-03-24 发布于湖南

一些上了岁数,或者家里有老人的朋友,常会发现自己或家人有吃饭不香、饮食减少,且嗓子里痰多、吐不干净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阻塞呼吸、咳喘不断。

这个时候,有个经典名方就能派上用场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汤出自明朝韩天爵所著《韩氏医通》。此方原为老气实痰盛之证而设,但临证时凡见咳喘痰多,胸痞食少,舌苔白厚而腻等症,均可用本方治之。

某日,三个读书人来请韩天爵为他们的父母亲看病。韩天爵注意到老人们都是因为上了年纪,出现咳嗽,痰多、呼吸不顺畅,思索片刻,给出了一张方子,而这张方子中的三味药,就取材于菜园子里,分别为: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也称萝卜子)

这个方子不仅治好了三个读书人的父母,其他有类似症状的老人也纷纷效仿,疗效显著。

图片

“痰”是如何产生的?

图片

一般来讲,讲到痰湿,一定绕不开脾虚。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脾胃作为我们身体盛纳食物、液体的“加工厂”,负责将饮水和食物消化,此后脾会将肠胃吸收的营养物质,向上输送,借助肺气输送到全身各处。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脏腑功能也逐渐开始走“下坡路”,容易出现脾胃虚,吃饭后不易消化等症状。

久而久之,脾的运输的道路不通畅了,脾胃功能更加减弱。而吃到身体中的食物,无法化生成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营养物质,而是变成了无法利用的废物集成“痰”。

“痰壅则气滞,气滞则膈塞”,不仅影响脾胃的运化,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也导致了肺气失宣,出现咳嗽、咳痰症状。

“三子养亲汤”组方解析

图片

为什么这三个菜种子就能化痰、降气、消食呢?我们先看一下三子养亲汤的组成分析:

【药物组成】

紫苏子9g,白芥子9g,莱菔子9g。

【用法用量】

放入锅中混合,微微炒制一下,取出捣碎后,取三钱(9g)放到纱布袋中煮水或泡水服用。不宜煎煮太过。

【方子解析】

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是紫苏的种子。

可以通过通降肺气来达到清肺平喘的目的。肺气通达了,气就顺了,痰也就消了。

白芥子:温肺祛痰,利气畅膈,是芥菜的种子。

能温化寒痰,对于寒痰、冷痰的效果比较好。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也不管是有形之痰还是无形之痰,只要是寒痰,只要表现出痰白、痰多清稀并伴有畏寒肢冷的表现都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但要注意,一般肺虚久咳之人禁用。

莱菔子:消食导滞,降气祛痰,是萝卜的种子。

当吃多了堵在胃里,胸脘痞闷难受,莱菔子可以将胃气通开,帮助胃把食物快速消化掉莱菔子还入肺经,在清肺祛痰方面也是一等一的高手。

图片

总结一下:三子养亲汤中三味药,不仅都能消痰理气,更是凭借紫苏子的降气作用、白芥子的强力豁痰作用、莱菔子的消食之效,三者相结合,不仅使气机顺畅,食积也能得到消化,那么痰湿自消,因为肺、脾中痰湿所导致的咳嗽、痰多、呼吸不畅,也就随之消失了。

使用注意事项

图片

三子养亲汤为治标的方剂,可以较快的缓解痰壅气逆导致的咳嗽气喘问题。但是要注意:

①此方不可久服。症状好转之后,建议健脾以治本,可以选择服用服用参苓白术散或参苓白术丸

肺病日久,或者肺虚久咳、气虚的人群不建议单独饮用三子养亲汤来治疗痰湿。

      温 馨 小 提 示   

中医讲究“千人千方”,文章所述方剂配伍、用量仅供学习参考。若需用药,建议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不要盲目尝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