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喜平 :黄河的呼吸(二)

 大河文学 2024-03-24 发布于河南

黄河的呼吸(二)

——读《黄河的第三条岸》

文/李喜平

要了解黄河,那源头就是绕不过的情思。

黄河的源头,是日月与天地交流的窗口。太阳和月亮的密码输送给了黄河,雷公和雨婆的密码也交给了黄河。或者说,黄河就是银河落凡间。

“岸上踽踽行走着一个执着的身影,肩负行囊,提着个相机,穿越茫茫戈壁,跨过雪山草原,亲吻高海拔稀薄而珍贵的氧气。风,大把拨拉着无法顾及的发型,光的紫外线无情地针刺着古铜色的肌肤。在星宿海旁边高高的山头,牛头碑是现代黄河源的文化符号,是探寻黄河水如何从'天上来’的最佳标识。那个洇湿的身影拥抱着碑的通体,脸紧贴着那个符号的面颊,眼光呢,从积雪覆盖的巴颜喀拉山雪峰,飘逸到融化洇流着的星宿海,及至鄂陵湖、扎陵湖。满眼的星星啊!是太阳光吗?待湿着的身影从遥远的空旷里醒来,擦完眼泪,整理好思绪,方才回看一眼好奇的黑色牦牛。心里说,对不起,没事的。”(李洱:两条岸以外的黄河——《黄河的第三条岸》序)

老师,吻到了黄河的呼吸。那是黄河胎动的呼吸。老师说:黄河的源头像清纯的少女,黄河吐气若兰,有着生命的葱茏,有着成长的张狂。黄河吸入的是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秀。黄河呼出的是麝兰之气,氤氲着生长的灵动。伸手抓一把,满满的精灵。

哪里是黄河的肺?黄河的心脏在哪里?

黄河的丹田在壶口瀑布?在三门湖?在小浪底?

这些,都是黄河的生态。

《黄河的第三条岸》有三条主线,地理黄河、风景黄河、故事黄河。三条线时而并行,时而交叉,时而缠绕。

黄河源头的美丽圣洁,“天的蓝投进水以后的水蓝”“地冒出泉水翻卷的力道”“剩下高温融化不了的积雪”,壶口瀑布“磅礡气势和滚烫的热浪”,“它们翻滚着,撕咬着,或热烈缠绕,或昂首手甩尾”,及至“她要赶到一个浩瀚的地方与太阳握手”。

这里有“清晨,水汽和山岚交汇升腾,把朝霞的金光装点的五颜六色,在黄河三峡的上空熠熠生辉”,消失的西滩岛“大片的油菜花成了粉黄的海洋,大大小小、色彩斑斓的万千只蝴蝶,和着蜜蜂的嗡嗡声,白的梨花,红的桃花和杏花,成片成林”,在入海口“目击远方,万千雁鸭一览无余,有的展翅高飞,有的一字排列,还有聚集成群的。这河口,这三角洲,这湿地的植物和鸟类,还真让人陶冶了性情”。

老师爱钓鱼,深扎的过程中学会而又渐入佳境的。有人觉得老师在钓黄河,我觉得老师是在打坐、入定、呼吸、禅悟。“去黄河岸边钓鱼。一钓,或一天,或两天,有时竟钓四五天,搭起小帐篷,吃喝拉撒睡,梦想思想都在黄河边。钓鱼成了他的雅兴和工作。抑或月光下、抑或秋虫里、抑或大雨天、抑或风雪中,可习惯性的都是无鱼而归。”有时候,收获在于历史的风云穿越情思的激荡。

黄河的呼吸,大多的时候是顺畅的。有时,它也发发小脾气。从高处跌下来,捂着屁股哭闹,嗓子被黄沙堵住了,甩甩头,想把沙子甩掉,或者像人漱口一样,让水在嘴里打转,一不小心黄河就发了水,甚至改了道。

黄河的呼吸,也受月亮盈亏的影响,也受日出日落的影响,也受雨雪、冰冻的影响。黄河的呼吸,遵从自然,也反馈自然。

“李德亮在黄河里消失了,家里的天塌了,喜莲娘为了让孩子活命,将小孩子送了人,喜莲悲伤到气绝出嫁,一切的一切压迫得喜莲娘透不过气,半夜里像洪水一样在村后的鸡血石旁恸哭发泄,那凄凄切切地诉说,那揪心揪肺的哀怨,让黄河水翻滚着动容。”(李洱:两条岸以外的黄河——《黄河的第三条岸》序)

李德亮在黄河里消失了,这是黄河的错?这真不能怨黄河。落后的社会,人们的生活何其艰难,黄河一直在怜悯着老李,老李运木料的时候,黄河的浪甚至小了一些,老李的消失是贫穷的压迫,少送一趟货,如何能换回红木箱子。黄河在一声声叹息。

《黄河的第三条岸》见不到结论性的词语,只摆事实不讲道理。所有的感情、意境,刻意去压、去藏,饱满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自然的呈现、自然的流露,那是不一样的感觉。

黄河的呼吸里,翕动着历史的印痕。泱泱中华5000年的历史长河,茵满了人类不断进步的挣扎。黄河的呼吸,推动自然的盘旋,影响着生态和人文环境的变革。黄河的呼吸,折射着时光的影子。

“那是我们的生命之河,一代代生命或顽强或孱弱终结的时候,黄河仍以轰烈与持久的姿态与天地共存,与日月相映。陪伴见证了有史以来甚或以前的尘灰湮灭、风霜露雪。阅尽了朝代兴衰、人世沧桑。但是我们记述历史、赞颂时代与英雄,往往忽略黄河母亲,忽略母亲河对人类命运、生存环境以及文化传承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说明我们对黄河的生命情感、心路历程以及丰厚的哲理思想,至今一知半解没有读懂。”(李洱:两条岸以外的黄河——《黄河的第三条岸》序)

要读懂黄河,就要揣摩黄河的呼吸。把黄河比作一条巨龙,就有龙头、龙身、龙尾,黄河的各处都在呼吸。人的皮肤、毛发在呼吸。黄河的枝枝岔岔,黄河的广广阔阔,黄河的浪花和涟漪,是黄河的呼吸。每一次健康的呼吸,黄河都在飞速的成长。

黄河是母亲河,孕育了华夏文明。母亲河的生态和人文环境,关乎着中华民族的前世今生,我们要用全部的智慧、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灵性,把母亲河的事情办好。

黄河里有风浪,黄河里有鱼虾,黄河里芦苇。黄河有两条岸,黄河有第三条岸。黄河有水源地、湿地、流域,黄河有人家,黄河有......

《黄河的第三条岸》,有老师前行的背影、凝重的表情、闪光的泪花,有老师收鱼时开怀的笑声,有老师深刻的思索、浓浓的爱意。


作者简介

李喜平,河南济源人。济源市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示范区教体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