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文生:丽江之美

 晋南道 2024-03-24 发布于山西

丽江之美


丽江的美名早就吸引着我:有“江”且“丽”,一定很美吧?
秋高气爽的十月,我终于有机会来到滇西。飞机落地是丽江,返回起飞还是丽江,总算一饱眼福,了却了多年的心愿。

1


雄奇的山水画

飞机临近丽江上空,我将头紧贴着舷窗,在漂浮的白云缝隙间,隐约望见连绵的群山、高耸的雪峰、飘曳的瀑布、蜿蜒的河流、绿宝石似的湖泊……
梦幻般的山水画卷,徐徐展开,时隐时现,仿佛舞动着的维吾尔族姑娘,你刚看到半遮面纱的娇容,她一转身,只留下了背影。我恨不得一把推开那纷至沓来的云团,飞向这神话般的山水画境。
大约在两亿年前,云贵高原一带还是碧波荡漾、一望无际的海湾。三千多万年前,沉睡已久的地球终于从梦中醒来,心里一阵骚动,顿时热血沸腾: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开始了!
地球按捺不住剧烈跳动的心,涌动的热血强力推挤着、熔化着海底的岩层。岩层不断隆起,海水渐渐东去。青藏高原升起来了,云贵高原也随之升起来了。
在两个高原的连接处,一字排开13座高峰 。诸峰之巅的主峰“扇子陡”,海拔高达5596米,如一把黑色的利剑,直刺苍穹,大有与珠穆朗玛峰一比高下之势。

这时,造物主飘然而至。她似乎觉得这些山峰的色调太沉暗,于是手握巨笔,蘸上冰雪,在那一排山峰上轻轻点染起来。黑灰色的山峰立马变得银装素裹,冰清玉洁蓝天白云之下,耀着神奇的寒光。
造物主提着沾有冰雪的巨笔,飘然后退到高远处,欣赏着自己的杰作。那一排雪峰宛如一条凌空飞舞的玉龙,腾跃于天地之间。
那便是后来被当地人视为灵山、神山和圣山的玉龙雪山。
够神奇了!造物主微微一笑 ,显然对自己的神来之笔惊喜不已。不过,还是觉得有点美中不足,还该再弄得惊心动魄些。
她的目光停留在西端的两峰间。稍加思索,顺手抽出腰间的斧头,高高举起,向这两缝间用力砍去。一阵巨响,石破天惊。斧落之处,山崩地裂,陡然断开一条逼窄的深谷。
从高原上一路刈山劈崖奔腾而来的金沙江,猛然被紧束在这狭窄的深谷间,憋足的能量轰然爆发。轰鸣声如千万头雄狮争相怒吼;狂腾的巨浪似千万只猛虎咆哮着扑来。
这里便是举世闻名的“虎跳峡”。
造物主对自己的鬼斧神功很是满意。她意兴正浓,从口袋里倒出了所有的彩笔,在千山万壑间层层描画起来。浓浓淡淡、深深浅浅的,是苍翠的森林、澄澈的湖泊、嫩绿的草甸、绚丽的鲜花,还有展翅飞翔的小鸟、默默移动的牛羊……一幅雄奇瑰丽的画卷铺展在她的面前。
在玉龙雪山的南麓,还有一大片空白之地。它背靠狮子山,西北枕象山,东北依金虹山。三山如半圆形的屏风围着它,形成了一个四季如春的小气候。
这是一块适合人类生存的好地方。造物主停下了手中的画笔。她想,该把这一块留给未来的人类。她相信,未来的人类一定会把这里描绘得更丽更美。
于是她飘然而起,隐于冥冥之中,耐心地等待着……

2


东方的威尼斯

等来了。距今约十万年前,终于有人类来此地活动了,他们是旧器时代的晚期智人“丽江人”。
丽江人在这片土地上茹毛饮血,刀耕火种,一代代繁衍生息。经历了无数次种族间的杀伐争战,到了宋代,一位木姓的纳西族首领统治了这片土地。他不像汉族统治者那样,高筑城墙,深挖汤池,四面团围,陈兵固守。他觉得“木”字加框变成“困”,不吉利,干脆敞开着。虽有迷信味道,却见得他胸襟开阔。
丽江城北面的象山有个黑龙潭。潭水涌出,溢流成河,直入城中。这潭水源于玉龙雪山。在纳西人的眼里,玉龙雪山是圣山,是自然之神的代表。神山上流下的水,自然是神水。有神水护佑着,还要护城河干啥?

对神水可得毕恭毕敬。首领亲率族民在主流的基础上,将神水分东、西、中三路引入城中。入城后又分众多支流扇状型辐射开去,随弯就势,曲曲折折,延伸于城中的大街小巷。满城有神水滋润,首领觉得这样甚好,自己“德泽普惠”,也算是“皇恩浩荡”。
在丽江古城的石街上,人随水走,水伴人行。横跨河流和溪水的石拱桥、石板桥和木桥,大大小小竟多达365座。难怪有人称丽江古城是“东方的威尼斯”。
人主有德,天下辐辏。木府首领开阔的胸怀和仁政的光辉,引得周围部落种族纷至沓来。白族人来了,彝族人来了,壮族人来了,甚至远在北方的汉族人也来了。小小的一方偏远之地,竟然聚居了12个民族。
丽江东接川蜀,南临大理,北望西藏,自然成了一个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成为茶马重镇。明代徐霞客《滇游日记》中有“居庐骈集,“萦城带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之语。可见,明代时的丽江城已具相当规模。

3


耐人寻味的牌坊

在丽江古城的木府前,横跨古街有一座牌坊。虽经风雨剥蚀,颜色淡褪,但上面的“天雨流芳”四字仍很醒目。初读觉得颇有诗意:天雨滋润,万物萌发,芬芳四溢。后来才知道,错了!这“天雨流芳,”是纳西语的音译汉写。纳西语意是:“读书去吧!”
这是第十一任世袭土知府木公所题。我敬佩他的才智,一个封建领主竟能选择这么一个汉纳双音、一语双关,且两音都有美妙含义的词语;我更敬佩他的仁厚和眼光。一句“读书去吧”,透露了他深刻的人生感悟和旷远的思考。
在云南所有土司中,“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木氏善于吸纳汉族文化而丰盈自己,土司中还出过不少作家。其中以木泰、木公、木高、木青、木增和木靖成就最高,被后人尊称为“木氏六公”。木增除文治武功外,仅诗文就留下一千多篇。明朝翰林学士蔡毅称赞其诗“古似陶沈,律如李杜,奇丽似商隐”。

我曾好奇:木氏世袭丽江知府22世470年,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个家族?从这座牌坊,从这个家族的文化传承,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诗书把人陶冶得从容静气而有定力。木氏在读书,治下的各民族都在读书,书中的精神已植入他们的血脉,书中的灵魂也将他们融为一体。
“读书去吧”这块劝学牌坊,在丽江古城的石街上已矗立了四百多年。虽是满身沧桑,但这句看似寻常的劝导,没有枯老,更没有陈腐,依然鲜活。在红尘滚滚、人心浮躁的今天,细品这句睿智的话,仍给人以诸多启迪。

4


和美的丽江人

漫步在丽江古城,临街的一座座院落都小巧玲珑。白墙青瓦的两层小木楼,檐角高翘。没有高大气派的门面,小门小窗都精雕细刻着地域特色的花纹图案。主人讲究的是内涵丰富,是艺术美。
想到北方的一些富商大户,门庭巍峨,气势恢宏,华贵堂皇,但总觉缺少些内涵。普通百姓也是,有的尽管房屋普普通通,门楼也要尽量撑得高高的。门楼高了,似乎脸上也有光了,脊梁也挺直了。邻里间对院基常常是寸土必争。“三尺巷”的故事被人称道,只因这种事例太少。还有“东高不算高,西高压断腰”的讲究,常因此而闹得邻里不和。邻居家房顶的落水如果流到自家院里,就觉得是一种屈辱,认为那是“喝了人家的恶水”。
丽江古城的院落,相邻的屋檐高高低低,相互错落,仿佛聚在一起的大小朋友,勾肩搭背,相扶相持,和和睦睦,亲如兄弟。他们视天上的水为神水,福水。万不得已,才舍不得让自家屋顶的水流到别人家里去。白族人家的门楼顶,多为上下两层檐,为的就是让天上的神水福水在自家多流一次。
在古城的人流中,时见身着不同民族艳丽服饰的男女们,相遇时微微点头,含笑致意。十几个民族聚居在一起,尽管风俗习惯有别,却能如此和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实在令人感叹。

5


满城花开醉人眼

漫步丽江古城,如同浮游花海世界。花浪艳丽起伏,花香缕缕清幽,脑海里全是色彩,心田里浸漫着芬芳。自己也仿佛幻成了一团自由飘浮的花朵。
我很惊讶,丽江人从哪里千寻万觅,把世间能找到的奇花异木都远远移栽到了这里,装扮自己的家园?
惭愧的是,簇成花海的这成千上万花木,我虽惊艳爱慕,却叫不出她们几个名字,描述她们的美,炫耀我的眼福。
你看,穿街流淌的小河两畔,密密扎扎拥挤的全是花,数不清的各色花朵竞相开放,惹得你眼花缭乱。河沿上,条条花蔓齐刷刷垂向水面,形成了两道长长的花幕。花蔓轻抚着水波,流水撩逗着花蔓,花幕与蓝天白云倒影在清澈的水中,一道道清流溪水都成了流动的花海。

花海两侧的店铺前,能栽能摆的地方,见缝插针全是花。店铺门上墙上挂的是花,屋檐下吊的是花,连屋顶上也高高低低摆满了花。花蔓从屋檐上软软垂下,像姑娘额头的留海。一座座小木楼,靓丽优雅,像巧手用鲜花打扮的将要出嫁的新娘。
在花团錦簇的石街上行走,一不小心,两边的花枝便会触摸你的腿脚;想进店铺看看,不意间又会被屋檐上吊下的花蔓撩着你的脸庞。
爱花之心人皆有之,但没想到丽江人爱花竟然爱到这等程度。花几乎充满了丽江人的生存空间,成了心灵寄托的凭借,成了生命永恒的伴侣。
曾去过四季如春的昆明,到处鲜花铺地,当时觉得简直是座花城。真正享有“花城”之誉的,是秦牧笔下的广州,可惜我没去过。有一首诗是这样形容广州花街的:“香街十里一城春,笑语喧声入彩门,疑是层峦采蜜使,幻成百万赏花人。”陶醉于眼前的花海世界,觉得丽江古城完全可以与诗中描写的广州花街相媲美。而且,广州是香街十里,丽江是满城花香!

6


遇见“遗失”的美

在花枝掩映的丽江古城,看不到高悬耀眼的店面招牌,看不到喜笑颜开的优惠卡、打折券,也听不到大张声势的喇叭噪音、虚情假意的叫卖之声。虽处人流涌动的商业市井,闻到的却是缕缕草木香,感受的是静谧与安祥。
草木润性,尘沸乱心,草木是最安静、最富美德的物种。丽江人莫非是想用花做屏障,阻挡来自四面八方的嘈杂之音,守住内心的宁静?像北方的防风林带一样,抗击狂暴的风沙。
在鳞次栉比的店铺间,无意瞥见一家铺子顶写着“遗失”二字。很是纳闷:主人为啥起了这么个奇怪的店名?
走进一看,原来里面挂的摆的,全是当地各民族的传统服饰和手工艺品。我是外行,看不出它们的价值,但隐隐觉得这里的每一件物品,都可以从一个侧面读出丽江人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我走马观花欣赏着,心里一直在琢磨外面的“遗失”二字,觉得这个店名真是意味深长。
时代发展快得难以预料,我们为了追赶这个时代,奔跑中遗失了祖辈们流传下的多少好东西——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物质的,精神的。
联想到北京国子监胡同,也开着一家怀旧物品店,叫“失物招领”。我不知道我们已经遗失的东西该到哪儿去招领?是谁捡到了?
如果某天能在一家店铺找到,那真是“阿弥陀佛”!
在一家为游人画像的店铺外,有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端坐在画板前,正专注地描画着。我不会画画,却喜欢看别人作画。走近了看,画板上是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雪山、河流、松林、鲜花……画面上的景象与我在丽江几天所见的美景叠印在一起。他分明是在描绘着造物主赐与的这片土地,描绘着丽江的远古、现在和心目中的未来。
游客熙熙攘攘从身边走过,他却目不转睛,心如止水。我站在他一侧足有10分钟,他一点也未觉察。直到我情不自禁地说了句“画得真好!”他才抬起头来,朝我和善地笑了笑,又专心作他的画了。

乘机离开丽江时,我又从舷窗口俯视着云贵高原这一片神奇的土地,觉得真不枉此行。她让我见识了什么是气势磅礴,什么是山河锦绣,什么是天人合一,什么是人间大美。
于是突发奇想:几千万年前那位手持画笔的造物主,如果还在冥冥之中俯视着今日的丽江,一定会微微一笑说:“真美!”

作 者 简 介

司文生,1956年3月生。万荣县李家庄村人。先后在运城市和河津市教育系统工作,现退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