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考的纹章学》:读涩泽龙彦的随笔,见一个如万花筒般的世界

 在山清泉水 2024-03-24 发布于北京

这本书是涩泽龙彦1928-1987,日本现代作家、评论家)的一本博物志式的文化随笔集。

之所以被称为是博物志式,是因为他每篇随笔都以一部日本或西方文学著作为起点,随后他的思考轨迹千变万化,旁征博引,东西对比。

艺术、民俗、志怪、艺术、宗教无所不包,哲学、精神分析、符号学、结构主义理论穿插其中。

然而,当你读到这些行文时,并没有一种掉书袋之感,而是有种波澜壮阔的审美旨趣在心中翻滚。

的确,正如很多人评价那般,涩泽的文体很难被定义——文化随笔像博物志,小说像随笔,史学论著又与虚构文学相结合……

他一生的挚友,三岛由纪夫曾这样评价,涩泽在他那被各种奇异的珍贵书籍淹没的书斋里,进行着关于颓废美术及其他的论述。他的知识渊博,深不可测,让人无从揣度。

涩泽从上田秋成《梦应鲤鱼》的故事,联想到《源氏物语》中的梦,接着谈到瓦莱里对梦的阐释,卡夫卡的小说,中国的庄周梦蝶,《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梦,唐代的《三梦记》,“壶中天”“南柯梦”。

在这些伟大的作品中,涩泽给我们分析了有关“梦的普遍叙述方法”。“洋葱构造”或是“同心圆构造”。

文学艺术中谈及的梦,总是与现实关联——到哪里为止是梦,又从哪里开始不再是梦?

梦与现实时而对立,时而合二为一,时而是同一个人的自我分裂。

阅读涩泽的文字,让人非常惊喜又佩服的一点是——他总能洞察各类艺术作品精微又细小的点,并调动全身的智识积累,辅以审美上的直觉和恢宏的想象力,再给予独具一格、非世俗意义上的结论。

涩泽爱看卡夫卡的小说,尤其是《家父的忧虑》。作品中的“俄德拉代克”是涩泽关注的重点。

他并没有断言“俄德拉代克”是一种陀螺,或是其他物体。而是认为,这个物自体只是被卡夫卡描摹了形态和样貌,只是卡夫卡思维的显现物,是一个通向虚无的孔。

虽然,他谈及了博尔赫斯和法国主题批评学者让-保罗.韦伯对“俄德拉代克”观点,但却并没有做一只应声虫。

涩泽头脑中的思考,总是由文学作品中的某个观感触发,与现实世界产生碰撞,最后给读者呈现出一种缤纷多彩的多元化世界。

他沉思、他快乐,他也质疑、批判着文化的单一性。

正如涩泽在后记中所述:“我期待我的思考随着笔杆一同运动,能在抽象的虚空中绘出一个形体。”——“思考的纹章学”,也含“三色堇之赋”的意义。

他的作品,就犹如读者拿在手中的万花筒,任何一次的“翻转”带给我们的都是一个多彩的世界。

虚与实、明与暗,如何定义?全由你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