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清赵孟頫《千字文》,太美了!

 书虸 2024-03-25 发布于山东

Image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流布很广的一种启蒙读物,梁代周兴嗣作。作品文辞通俗优美,典故运用丰富。历代书法家书写《千字文》着很多,其中年代最早、最著名者是陈、隋间的智永和尚。据记载,其在永欣寺时,曾书写《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给浙东一带的寺院。这些写本(或刻本)后来也就成为入门学习书法的范本。

    赵孟頫是继智永之后,书写《千字文》较多且最有名者,自称“二十年来写《千文》以百数”。从现存的七八种作品来看,大致可分成临作和创作两大类。前者书写的年代较早,后者则多作于其一风成熟之岳。此本《千字文》属于前者,基本是以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为范本,艺术上保持了智永作品的典雅和流美。

     鉴藏印记:“石雪斋秘笈印”(朱文)、“丁白嘉”(朱文)、“丁 五郎多寿”(朱文)、“黄冠村人”(朱文)等。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是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文中1000字本来不得有所重复,但周兴嗣在编纂文章时,却重复了一个“洁”字(洁、絜为同义异体字)。因此,《千字文》实际只运用了999字。中国大陆实行简化字、归并异体字后,其简体中文版本剩下九百九十余个相异汉字。

     《千字文》为南朝周兴嗣所编,它的撰作,相传还有一段故事;原来是当年梁武帝令殷铁石在王羲之书写的碑文中拓下不重复的一千个字,供皇子们学书用的。但由于字字孤立,互不联属,所以他又召来周兴嗣嘱道:“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周兴嗣只用了一个晚上就编好进呈武帝。这便是传至今日的《千字文》。周兴嗣的《千字文》精思巧构,知识丰瞻,音韵谐美,宜蒙童记诵,故成为千百年蒙学教科书。  

      《千字文》乃四言长诗,首尾连贯,音韵谐美。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头,“谓语助者,焉哉乎也”结尾。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前后贯通,内容有条不紊的介绍了天文、自然、修身养性、人伦道德、地理、历史、农耕、祭祀、园艺、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  

      《千字文》自问世1400 多年来的流传表明,它是流传广泛的童蒙读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那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使得众多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


高清赵孟頫《千字文》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