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指导:解读经典·启迪人生(人不知而不愠)

 一中大语文 2024-03-25 发布于福建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中的“知”有“知道”“理解”“赏识”等意思,还通“智”,有“智慧”“理智”等含意。因此,这句话除了有得不到别人的理解,自己不恼怒,不生气;怀才不遇,依然温润如玉,始终恪守君子之风等意思外,还有面对别人的愚昧或不理智时,仍宽容大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等含意。可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经典,对我们的为人处世、生活态度、人生境界……都有极大的启示。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题目的材料部分可以分成两个层次。“可见”之前为第一层,主要为“引”,目的在于“引”出此道作文的核心“可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经典,对我们的为人处世、生活态度、人生境界……都有极大的启示。”作文的审题立意皆应立足于此,主要的写作方向就是:品读经典,汲取力量。

当然,由于材料部分的“引”比较多,也给学生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可能有同学就会将写作方向指向“这句话除了有得不到别人的理解,自己不恼怒,不生气;怀才不遇,依然温润如玉,始终恪守君子之风等意思外,还有面对别人的愚昧或不理智时,仍宽容大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等含意”,在此基础之上,生发出“面对误解不生气”“恪守君子之风”“懂得宽容”等等偏离题意的作文。这里需要辨析一种情况,以“宽容”为例,如果文章由“经典”过渡到“宽容”,理清之间的关系,那也可以,但如果文章伊始就以“宽容”入题,那毫无疑问属于偏题甚至离题作文。

传承传统文化,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经典,汲取向上和向善的精神力量,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都应该是我们当下国人的应有之举。但就现实情况来看,类似“卧龙凤雏”的曲解屡见不鲜,甚嚣尘上,更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

【 】

1、从经典中汲取力量

苏轼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经典之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常读常新,能让我们从中汲取无穷的力量。

从经典中汲取力量,我们能获得精神上的滋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在汨罗江畔的吟唱,流传千古,激励着无数人坚定信念,勇往直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豪情壮志,让我们在遇到挫折时,依然能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终能成功。经典作品中的这些名言警句,如同精神食粮,滋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从容自信。

从经典中汲取力量,我们能领悟为人处世的智慧。《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们明白要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曾国藩家书》中的“戒多言,戒怒,戒忮求”,让我们懂得要修身养性,保持平和的心境。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从经典中汲取力量,我们能提升自己的审美境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笔下的塞外风光,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雄奇壮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田园诗,让我们体会到宁静致远的生活之美。经典作品中的优美文字,能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让我们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美好。

然而,在信息时代,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碎片化阅读,经典往往被忽视。我们常常沉迷于手机上的短视频、网络文章,却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品读经典。这种现象令人担忧,因为经典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宝藏,是我们精神世界的基石。

为了从经典中汲取力量,我们需要改变浮躁的心态,重拾对经典的热爱。我们可以给自己定下阅读计划,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来阅读经典作品,让经典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同时,我们也可以参加各种读书活动,与他人分享阅读经典的心得体会,共同感受经典的魅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我们从经典中汲取力量,丰富自己的内涵,提升自己的素养。在经典的陪伴下,我们将拥有更加充实、更加美好的人生。正如朱熹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经典就是那源源不断的活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2、阅读经典,启迪人生

朱熹有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经典之作,犹如源头活水,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启迪着我们的人生。阅读经典,能让我们在智慧的海洋中遨游,领悟人生的真谛。

经典蕴含哲理,指引人生方向。

经典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能为我们的人生道路指明方向。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实践的过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教导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这些哲理不仅能让我们在面对人生抉择时更加从容,也能让我们在困境中找到前进的动力。马云正是在阅读经典中获得了启发,创立了阿里巴巴,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

经典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

经典作品如同一股清泉,能洗涤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情操。读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能感受到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读苏轼的“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们能体会到他的豁达与超脱。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阅读经典能让我们放慢脚步,品味生活的美好,提升人生的境界。正如杨绛先生所言:“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经典丰富思想,开阔人生视野。

阅读经典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了解不同的世界和人生。通过《红楼梦》,我们可以领略封建社会的兴衰;通过《巴黎圣母院》,我们可以感受人性的善恶。经典作品就像一扇扇窗户,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激发我们的思考和创造力。乔布斯曾说:“创新就是把各种事物整合在一起。”而阅读经典正是我们获取知识、整合资源的重要途径。

罗曼·罗兰说:“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让我们走进经典的世界,与先贤智者对话,汲取智慧的养分,启迪美好的人生。在阅读中领悟哲理,在品味中陶冶情操,在思考中开阔视野,让经典之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