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海忠专栏】‖关于乌拉特中旗牧区工作方面的思考

 纪实纵横 2024-03-25 发布于内蒙古


作者简介


  刘海忠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人,1984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多地行政机关多岗位上历练。期间,陆续在复旦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内蒙古党校学习。20149月任中共乌拉特中旗委员会党校常务副校长。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潜心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十余年,带领教职工钻研教学,深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系统学习和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 ,致力于提升党校教学质量,多次荣获内蒙古党校、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奖励。带头在领导干部培训班上授课近300场次,广受好评。

关于乌拉特中旗牧区工作方面的思考

刘海忠

随着牧区现代化不断推进,牧区草畜平衡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尽管党和政府在恢复生态、解决牧民增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性补贴措施(以草定畜、禁牧补贴),但对恢复生态方面收效不明显。那么对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和建设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认识和措施上必须有新的定位和思考。
一、把牧区整体功能定位设置好
首先要根据我旗各功能区的性质,确定其属性及实施计划。从牧场基础建设设置其功能,从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设置好其功能定位。沿边境线附近,可设置为禁牧区,主要功能是生态恢复和修复,起到生态保障功能作用。再者,要做好安全保障功能。兼顾生态恢复和牧民持续生活的关系,起到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作用,这两条保障线主要应注意生态和牧民生活两个方面,生态要禁牧、自然恢复为主,再加之人工修复,持续恢复生态。牧民生活要通过社会保障、公共资金投入、生态有偿补贴、牧区综合服务建设等,保障牧民的生活和边疆社会稳定。限牧、轮牧区。主要扶持发展二三产业,保障牧民生活和生态的不断恢复,要大力发展风光电环保、旅游等特色产业,促进牧区生态修复和牧民生活质量提高。年龄偏大的牧民可用社会保障兜底,特别是健全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让年龄偏大牧民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第三,放牧区。要正确处理牧民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关系,要保障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
二、打造综合牧场建设基地
要使牧业生产有一个大显著发展,就要以综合牧场建设为基础,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产业,以此为牵引,带动牧区生产整体提高。要坚持以水为中心的导向。制约牧区发展的关键在“水”,人畜饮用、草场培育、生态保护等都脱离不了“水”这个关键因素。
一是综合牧场建设要以水地为依托。牧区要充分利用水库的蓄水、地下水资源、山前调运水等。特别要用好水库的水系,我旗水库的水系可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区域,东部水系可整合二牛沟水库、德岭山水库、洪格尔水库水系;中部水系可整合韩乌拉水库、白齐水库及静湖水系;西部水系可整合狼山水库及其它小型水库水系。东中西三部分水系要密切与综合牧场建设结合起来,解决人畜饮用水,部分草场灌溉水,重点生态保护水。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打深井、小流治理模式。
二是提倡节水牧业建设坚持原生态植物培育和修复为主。原生态植物是几千年进化延生的植物,适应当地环境,是恢复生态的首选。对人畜饮用水提倡节约化经营,科学合理利用,提高水的综合利用效率。草场的浇灌,提倡滴灌与喷灌结合起来。要充分收集利用好天上来水,建一部分贮雨贮雪水系建设,充分利用好天上的来雨来雪。有条件的牧区可调运山前富余水系,缓解牧区缺水问题。在规模化经营、综合牧场建设上,上规模是前提,要有一定规模的草场,有一定规模的牲畜,有一定规模的产业,有一定规模的组织化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草场是牧区的生产基础,要打破传统的分散的牧户经营方式,要实施适度的集中规模,可打破户与户草场界线,有条件地区可打破嘎查与嘎查的界线,实行联户联嘎查,甚至联镇(苏木)的经营模式,可与水系区域紧密结合,分东、中、西三块建设规模的牧草,引进大型的牲畜养殖产业,可考虑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组织,实行规模化的经营。
三是建立农牧区利益连接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经营模式牧区的生产经营的短板是饲草料,要充分运用好牧区的天然牧场的同时,并发展一批高质量牧草种植,从科研上取得突破,为牲畜养殖的饲草料提供高质量的保证。牧区可与农区深度融合相互结合,可采取牧区农村共同经营综合牧场方式,可采取共同投资、入股、租赁方式,通过农区解决牧区饲草料的问题,农区要加快饲草料的科研水平,为牧区提供优质的牧草,适应牧区肉质对牧草的需要。农区也可到牧区经营牧区的牲畜养殖,草场种植的同时,牧区可为农区提供大量有机肥料,满足农区种植对肥料的需要,使农村牧区形成优势互补,促进牧业现代化建设。
四是综合牧场建设需在经营方式上发生大的改变要实行规模化经营与分散性经营相结合、舍饲养殖与分散放养相结合,可采取企业化引进产业与牧民放活经营相结合的办法。企业实行集中饲养,牧民可采取个人养殖与托管半托管经营方式;牧民也可采取入股、租赁、合作经营等办法,从经营机制上,解决综合牧场建设的问题。综合牧场建设,需系统性综合性考量,要考虑企业引进的问题、水的问题、牲畜质量的保障问题、饲草料的问题、草原生态的问题、经营方式的问题、市场的问题等等,只有将这些问题系统考虑,形成一套科学的方法,才能从生产环节上真正解决牧民的增收致富的问题。
五是培养一批新型牧民人才队伍,提高牧区的科学化组织化专业化水平,推进牧区现代化建设。牧区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是牧民的问题,牧区现代化首先是认知上的认同、形成共识。牧民素质的提高和积极性的调动,对牧区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要加大对牧民的培训力度,让他们有动力、有能力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牧业现代化建设中。
六是发展与综合牧场建设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也可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牧家乐等形式,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草原特色文化等产业,运用综合性产业发展,推进综合牧场建设。
三、在生活方面
要把牧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作为落脚点,主要通过生产的发展解决牧民的生活问题,同时要运用社会保障措施,运用好国家各项优惠补贴政策、转移迁移办法、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的运用等解决牧民的生活问题。一是运用好保障措施,切实解决牧民的生活问题。对于年龄偏大的牧民,采取养老保障的办法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应用优惠政策做好兜底保障,解决其后顾之忧;同时做好牧民新农合作医疗保障,让牧民能看得起病;运用住房保障和转移迁移的办法解决牧民的住房问题,住房可依自然居住的办法,就近方便生产生活,也可小范围迁移集中办法解决牧民居住条件,有条件的也可到镇区城区居住。对于生活条件确实困难的牧民实行低保给予保障。对牧区也要加大各种补贴力度,草原有偿补贴可采取差异化补贴政策,对于边境地区等禁牧区要施行优惠补贴政策,保障生态的自然恢复;对于限牧区采取轮牧休牧政策,休牧期间可加大补贴政策;放牧区域主要以生产发展解决牧民的生活问题,用好天保工程补贴,自然生态区补贴、种公羊补贴等各种补贴政策,切实提高牧民生活水平。二要充分把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矿产资源、风光电资源、旅游资源等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切实提高牧民经济收入。
四、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
发展政策落实不够精准。边境牧区自然生态先天脆弱,生产力布局比较分散,边境保护、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的矛盾尤为突出。一是现有的乡村振兴有关政策对边境牧区政策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边境管理与城乡统筹、抗灾减灾与民生保障等多方面没能做到统筹兼顾、长远考虑,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二是各部门在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过程中,缺乏统一协调、整体推进的系统性思路和工作措施,导致政策衔接不紧密、资源整合不到位、带动效应不明显等问题,没能把边境牧区散而小的生产要素和独具特色的比较优势整合转化为精而强的综合性核心竞争力。
生态建设任务艰巨。我旗荒漠草原的自然条件与“十年九旱”的气候状况加剧了乌拉特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的不稳定性,对解决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形成了很大的阻碍。一是荒漠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矛盾突出。边境畜牧业发展缺乏系统性长远规划和有效措施。过度放牧和逐年牧场超载是造成草场逐步沙化的主要因素。二是草原执法力量严重不足,草畜平衡难以保持,草场生产力透支现象严重,应禁未禁、应退未退依然存在。三是草原奖补结余资金少,在草原保护、生态产业上作用发挥力度不足。需要打破粗放经营的固化思维,探索边境牧区生态建设与牧业发展新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特色发展缺乏聚力。由于传统牧业方式较为粗放,生产效率低,内生动力不足,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不够,很容易受自然因素和市场环境影响。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不强,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及其市场竞争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乌拉特草原干旱持续,尤其是边境一带连年干旱,严重的影响了牧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加之,生产资料,尤其是饲草料价格一路上涨、畜产品价格不稳定,导致生产生活成本大幅度增加,不少牧民入不敷出,牧户负债率不断上升,面临自然因素和市场双重压力,发展生产难度较大。大部分嘎查第三产业定位不明确,产业规模小,经营型人才匮乏,集体经济主要依赖政策性补贴,经营性收入微薄,抗风险能力较低。
五、建议
强化顶层设计。科学合理、统筹编制边境牧区专项长远规划。在边境牧区守边固边、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环境、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近、中、长期规划,在科学规划引领下,量身定制边境牧区乡村振兴举措,整合边境牧区资源,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形成市场公认的、乌拉特草原统一的区域公共品牌,更加精准地促进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
突出两个屏障建设。在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方面。建立边境牧区项目负面清单,完善生态安全评估机制,集中将项目、资金投在生态建设、草原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上来,实现生态保护和产业培育融合发展,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方面。大力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集全民之智、举全民之力,全力做好维护国家安全这件“头等大事”,持续加固新时代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全面筑牢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不断培育和激发边境牧区牧民群众的忧患意识、涵养国家安全意识,促使“一人就是一座哨所”的理念深入民心。与此同时,建立健全边民生产保障机制,给予边民发放生产补贴、饲草料补贴和解决各类灾害保险等,保障边民收入稳定,降低边民生产成本。
探索创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路子。一是严格落实草原保护制度。强化草原执法,进一步优化畜群结构,保证适宜载畜量的严格落实。大力推广“托管、代养”模式,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同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工程,在条件适宜地区,鼓励和支持人工草地、优质饲草料基地、耕地还草、人工种植梭梭林等,促进草原生态修复与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二是强化恢复生态的科技支撑力度,将草原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和节水生态农牧业作为首要任务,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发挥苁蓉、锁阳等中药材种植优势,最终形成标准化种植、就地采挖、粗加工仓储、原产地发货的一体化直供体系。探索草原使用权流转方式,鼓励以租金、特许经营权、经营收益分红等方式促进草场在使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适度发展以草原文化、民族风情为特色的草原文旅产业,拓宽产业门路,带动更多农牧民增收致富牧区
把生态资源转化经济资源,使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相促作用。生态资源可通过品牌打包,发展绿色品牌产业,促进生态资源绿色化发展;也可通过纵向横向利益供给补偿政策,获得经济补偿,如国家政策性扶持补偿政策,还有可利用横向利益连接机制获得的生态补偿政策,这样就通过直接的间接的市场和政策补偿政策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生态的发展。

作品链接

【刘海忠专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刘海忠专栏】‖关于做好基层经济工作的理论探讨

【刘海忠专栏】‖关于做好农村工作的思考

编辑

孙传海

注意事项

1.作者投稿文章必须是没有在其他平台上发表过的原创作品。

2.作品内容必须健康向上,必须充满正能量,不得涉及政治敏感话题,不得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别人隐私,不得抄袭别人作品。文责自负。

3.本平台实施赞赏稿费制。文章获得的赞赏金额在20元(含)以上的,将其70%作为稿费。文章获得的赞赏金额在20元以下的,没有稿费。所有稿费都将在文章发表一周以后以红包形式发放,稿费发放以后再获得的赞赏,将不予发放,算是支持平台建设。

4.投稿前请加主编微信(wltzqsch,以便以后联系稿费发放等事宜。另外,给本平台投稿,请先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输入ID号关注平台(本平台ID:gh_e93717c94c46

5.给本平台发稿,必须发作者照片和作者简介,否则不予发表。为使文章图文并茂,请作者尽量多发几张与文章相关的照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