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家园林颐和园

 黑龙江波涛 2024-03-25 发布于广东
皇家园林颐和园

前几次去颐和园,我们都是走的东门。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颐和园”三个字由光绪帝亲自题写。以前东门的三个门洞,只有中间那个御路可有帝后出入。

去年暑假期间,又一次去颐和园游玩,顺便避避暑。下了地铁一看却是北门。炎热的夏天,一点不想多走冤枉路,我们就索性走一次北门进去吧。

在中国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颐和园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座位于北京西郊的皇家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丰富的历史、艺术和文化内涵,吸引了海内外无数的游客。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与圆明园毗邻,是清代“三山五园”之一。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皇家园林颐和园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颐和园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也是中国最后一座皇家园林。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

皇家园林颐和园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

皇家园林颐和园

通过北宫门进园,首先就来到了苏州街。相传乾隆下江南时,留恋苏州的街铺热闹,回来时便叫工匠依样而建。据说当时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装扮,皇帝游行时开始“营业”。

皇家园林颐和园
皇家园林颐和园

接着我们来到万寿山后的四大部洲,这是具有汉藏风格的建筑,因山顺势,就地起阁。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排列在象征世界中心弥勒山的香岩宗印之阁的周围四个方向,还有代表佛经“四智”的红、白、黑、绿四座喇嘛塔。塔上有十三层环状“相轮”,塔型别致,造型端庄美观。

皇家园林颐和园

从四大部洲出来,我们一路向西,曲曲折折下坡,直接走到清晏舫。

清晏舫也叫石舫,坐落在昆明湖西北部水中,是著名的水上建筑。始建于1755年,乾隆引用唐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建造,象征清朝政权稳如磐石“永不能覆”。

皇家园林颐和园
皇家园林颐和园

舫上中式舱楼1860年被毁,1893年按照慈禧的喜好重建成西式,取“河清海晏”之意,定名清晏舫,是慈禧太后观景和饮宴的地方。现在的舱楼看上去是石材建成,其实它是木料结构,画上大理石花纹而已。

继续前行可以游览画中游,通过穿堂殿就来到百丈亭。百丈亭位于长廊的西首。

长廊横卧于昆明湖北岸,万寿山前,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全场728米。漫步长廊,自东向西可以看到四座象征一年四季精美的图画的亭子。

皇家园林颐和园

长廊的最大看点就是廊檐下缤纷的彩绘,有山水,花鸟,人物。可以说题材丰富,应有尽有。可以想象,有了这座长廊,慈禧和随同人员,不仅能在雨天暑天再无日晒雨淋之忧,而且还能一览长廊14000多幅彩绘,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顺着长廊,我们来到万寿山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

皇家园林颐和园
皇家园林颐和园

从“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

皇家园林颐和园

万寿山处于颐和园的中心,“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建在万寿山上,被巨大的石造台基高高托举的佛香阁,更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在园中许多地方抬头都能看到他的身影,阁仗山雄,山因阁秀。

皇家园林颐和园
皇家园林颐和园

我们顺着这条中轴线一路攀升,入排云门,过排云殿,登佛香阁,便可从高处一览昆明湖全景。

只见湖中画舫穿梭,游船星星点点,分布在广阔的湖面上,与周边的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好一幅生动有趣的山水画卷。

皇家园林颐和园
皇家园林颐和园

南面的昆明湖上,亭、桥、楼、岛星罗棋布,宛如天庭里的仙岛。向西远眺西山诸峰,一片迤逦的青翠令人心醉,玉泉山的琉璃宝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片斑斓。

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

“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

皇家园林颐和园
皇家园林颐和园

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

我们从佛香阁一路下来,又回到长亭边休息,这个时候可以静静地欣赏一下秀美的湖光山色。

皇家园林颐和园
皇家园林颐和园

昆明湖约占颐和园面积的3/4,波光云影,视野开阔,但水面风光并不单调,东西各有长堤坝,东面点缀着各种建筑。

昆明湖边风景如画,稍微休憩一会,我们又一路往东,先后游览了无尽意轩、养云轩、乐寿堂等处。穿过宜芸馆、玉澜堂,我们沿湖向南,来到了文昌阁、知春亭、铜牛、廓如亭、十七孔桥等景点。

知春亭位于文昌阁西北的湖岸边,是颐和园里最先感知春意的地方,也是昆明湖东岸很理想的观景场所。

皇家园林颐和园
皇家园林颐和园

铜牛坐落在廓如亭北面的堤岸上,有“永镇悠水”,给园林及附近百姓带来无尽祥福的意思。清乾隆帝特意撰写了一首四言的铭文,用篆字书体镌刻在铜牛的腹背上。

昆明湖中最大的岛是南湖岛,十七孔桥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为清乾隆年间造,是园内最大的石桥,长150米。从中间向左右两侧数都是九个桥孔。九为最大,象征皇家的尊严。

十七孔桥经常被比喻为雨过天晴的长虹,无数游人对其痴迷不已,心往神驰。桥上有大小、神态各异的石雕狮子共544个,比卢沟桥还多了59只。

皇家园林颐和园
皇家园林颐和园

过了十七孔桥便是南湖岛,岛上有前往对岸石舫的渡口。

我们在南湖岛转了一圈,走到渡口,游船舵手说这是今天最后一班船了,不坐就只能步行返程,如精力旺盛亦可继续游览南湖。

我问舵手为什么下午不开船了,回答说:昆明湖下午风浪太大,为了安全起见,游船下午都禁航。

由于正值盛夏,暑热难耐,加上我们累的实在不想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一致同意登上游船前往西堤。

从游船的轩窗望去,高处的万寿山,满山葱郁的翠柏苍松,掩映着雄伟的宫殿楼阁,朱红的宫墙,黄色的琉璃瓦屋顶。湖岸依依泊水的金柳,润碧染绿的山影落在湖面上,绘就了一幅古典式的中国山水画卷。

皇家园林颐和园
皇家园林颐和园

西堤是仿照杭州西湖的苏堤而建的,堤上遍植桃柳,一如苏堤,又胜过苏堤。

从西堤返程途中,东望宽阔的昆明湖面,两个小时前从佛香阁上看到的,遍布湖面的游船,竟然一条船都没有了。这也验证了刚才舵手的说法。

总的来说,颐和园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颐和园的设计充满了智慧和艺术。它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和谐而美丽的效果。走进这片园林,你既感受到中国古代帝王的尊严与荣耀,也会领略到浓厚的艺术和自然之美。

皇家园林颐和园
皇家园林颐和园

颐和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更是一部历史的见证,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承载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它每一座建筑、每一处景致、每一件文物,都有其背后的故事和历史。它以自己的美丽景色和深厚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北京,一定不要错过这个世界级的文化遗产——颐和园。

皇家园林颐和园
皇家园林颐和园
皇家园林颐和园
皇家园林颐和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