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得越早收获越大的10本好书!你一定会庆幸曾经自己读过

 小书呆读书纪 2024-03-26 发布于河南
 
其实,从来就没有什么一辈子必须要读的书。
 
一本书也不看,我们一样可以过完一生。
 
但是,人生与人生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一个棒棒糖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却无法满足成年人?
 
为什么有的人对砍价拼团乐此不疲,有的人却认为是浪费时间?
 
为什么有的人一看书就昏昏欲睡,有的人却如饥似渴?
 
原因,在于对幸福的追求层次不同。
 
本期书单下载关键词:必读书单,相信看完这10本好书一定会让你醍醐灌顶,从此打开人生的新世界。
 
1《小狗钱钱》 
这是我反复推荐大家读的一本书,特别是那些不会理财的人一定要读。
 
在这本书的豆瓣书评里,随处可见的书评也都是“后悔没有早点读这本书”。
 
《小狗钱钱》绝对是一本读得越早,收获越大的书。
 
这本书的初衷本来是写给孩子们的理财启蒙读物,但是却让越来越多的成年人找到了实现财务自由的大门。
 
现在,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已经习惯用花呗、借呗、信用卡透支消费,离老一辈存钱过日子的传统观念越来越远。
 
虽然享受现代社会带来的各种便利没有错,但是如果不克制消费、不控制负债、不注重储蓄、不学会投资,那么我们不仅不会慢慢变富,还会慢慢变负。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此其大经也。
 
意思是在缺钱的时候,就拼尽全力去赚钱、攒钱;等稍微富裕一点之后,就需要动动脑筋去寻找生财之道;等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就要去探索钱生钱的门路。
 
《小狗钱钱》这本书,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即定下目标、减少负债、注重积累、学会投资。
 
如果你到现在还不会理财投资,拜托你一定要看这本连小孩子都看得懂的理财启蒙书。
 
这本书,不仅教会你怎么克制欲望存下钱、怎么投资赚取更多财富、怎么合理配置自己的财富,最最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正确的人生财富观。
 
2《如何阅读一本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和实践,是我们修炼自我、精进人生的两条基本途径。
 
读书,几乎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做的事情。
 
但是,正如“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一样,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何阅读一本书。
 
有的人之所以不读书,不是不想读,而是不得方法导致的提不起兴趣,一拿起书就犯困。
 
有的人“扫”完一本书就能准确获取有用信息,有的人“啃”完一本书还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有的人读完一本书之后可以收获精神上的满足,有的人读完一本书之后觉得毫无用处、浪费时间。
 
归根到底,结论取决于会不会阅读,能不能有效阅读。
 
在古代,诸葛亮“观其大略”、陶渊明“不求甚解”、韩愈“提要钩玄”、朱熹“熟读精思”苏轼“八面受敌”等,都是有效的阅读方法。
 
然而,这些读书方法多为个人经验,不成体系且无法普及。
 
美国教育家莫提默·艾德勒在其著作《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系统介绍了各层次、各类书籍的阅读方法,如“杠杆阅读术”“拆书阅读法”“速读法”等等。
 
越早学会阅读,就越早体味到阅读的幸福与快感。 
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人生有缝隙,阳光才会照进来。
我们自小接受的教育,是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但是生活的意义从来不在于完美,每个人的人生路上都有不少坎坷和阴霾。
 
有的人在磨难面前会变得更坚强,而有的人却容易迷失。
 
不管你是否经历过那种迷失的绝望,是否处于人生的黑暗阶段,你都应该学会正确的认识自我。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就是要提醒我们要接受和治愈自己不完美的那一面。
 
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童话故事,如果你细细品读,就会发现它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
 
蛤蟆先生一向大大咧咧、爱笑爱闹,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闭门不出,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其实,这映射的可能就是我们自己的内心。
 
蛤蟆先生在咨询师苍鹭的引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内心自卑、软弱、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在逐渐找回快乐、希望与自信的过程中,也让我们见证了疗愈和改变的奇迹。
 
蛤蟆先生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我们的绊脚石就是自己。
 
拯救我们的不是任何技巧,而是直面自己内心的勇气。
 
获取这个勇气的关键,就是正确的心理治疗。
 
不管你有没有心理方面的问题,都应该看一看这本书,尝试一下直面内心最真实的自己。
  
4人生的智慧
 
如何幸福地度过一生?
 
很多人误以为是获得物质上的满足,却忽略了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能力却是有限的。
 
除了极少数幸运之神眷顾的,大多数人努力奋斗的结果很可能是失望,甚至是心理失衡导致的崩溃。
 
所以,叔本华认为,追求幸福,一定是向内走,回归内心。
 
正如书里所说,一个人的自身,也就是那些别人无法夺走的内在素质,比你所拥有的财富,以及别人的目光,都更加重要。
 
不愧是大师,书里随便一句话就足够我们品味良久。
 
待回过神时,内心满是豁然开朗的感动。
 
这,或许就是我们四处找寻而一无所获的人生智慧。
 
5《人间草木》
 
之前网上有个话,“逛逛身边的菜市场,感受人间烟火气”。
 
其实,这不是段子,而是汪曾祺老先生的真实人生。
 
草木春秋、虫鱼鸟兽、故里风物,这些普普通通的人间烟火,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竟然击中了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汪曾祺先生是一个真正用心生活的人,也是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最应该学习的人。
 
工作后,我们每天都在为工资、为生计疲于奔命,已经很久没有享受到慢生活的惬意。
 
闲暇时,翻开这本《人间草木》散文集,舒舒缓缓、如话家常、轻松有趣,文字间处处流淌着清新淡雅的灵动。
 
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你会发现,种花、买菜、闲逛都这么有趣。
 
一个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要对世俗生活保持浓烈的兴趣。
 
这就是汪曾祺先生的生活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生活态度。
 
精神上越丰富,越追求简单自由。
一定要留意生活,相信我们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做过的事,都会成为生命的累积。
 
6《娱乐至死》
 
“毁掉我们的,从来就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而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娱乐至死》中的这句话,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但是也并非虚言。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缤纷复杂多元文化的影响和浸染,一不小心就会失去独立判断和思考的能力,变成随波逐流的浮萍,深陷娱乐成瘾的流量裹挟。
 
比如,我们本来想看几个短视频,打发一下碎片的闲暇时间。
 
但是一抬头,却发现已经过了个把小时了。
 
这就是逐利的资本,在设计软件的时候,就利用大数据算法精准推送我们的本能喜好,反复刺激大脑兴奋点,把我们拴在这个软件上。
 
因为,我们浏览视频带来的广告流量,会给资本带来无限的利润。
 
其实不止是短视频,现在娱乐产品、娱乐项目层出不穷,我们在享受的同时,也在渐渐抛弃我们之前的理性、思考、耐心等品质。
 
看似是我们在娱乐,其实我们早已经成为娱乐的附属品。
 
我们已经从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的生物,渐渐变成了娱乐至死的傀儡。
 
7《你是你吃出来的》
 
千万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思维惯性,这不是一本养生书。
 
可能你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吃什么、怎么吃都无所谓。
 
也可能你觉得我吃了几十年了,还能不知道怎么吃、吃什么健康吗?
 
如果你是这么想的话,你习以为常、一日三餐的饮食方法,很可能正在一点一点侵蚀你的健康。
 
《你是你吃出来的》这本书,就是通过一个个颠覆性的健康常识,帮助你重建健康饮食的新认知。
 
比如,我们以为多吃“菜”对身体好。
 
真相是,菜可以多吃,但是只指的是蔬菜,特别是深色蔬菜。
 
土豆、山药、芋头、莲藕、粉丝、粉条、豆腐、腐竹……这些听起来是菜,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菜。
 
这些食物,大多富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跟米饭、馒头等主食的主要营养成分其实差不多,有的甚至可以直接代替主食。
 
真正的蔬菜,比如根类的有胡萝卜、白萝卜等;茎叶类的韭菜、白菜、菠菜等,果实类西红柿、豆角、黄瓜、茄子等等……
 
除此之外,像“饭后吃水果”“不吃主食吃不饱”“喝粥养胃”都是错误的饮食习惯。
 
食物是最好的药物。
 
我们吃进去的每一口食物,都将影响我们的健康。
 
越早看这本书,你的饮食习惯就越健康。
 
8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你以为这是在整理家务、收拾房间?
 
不,你这是在整理自己的人生。
 
其实这本书内容很多,也很杂,但是书中倡导的极简主义生活,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人生态度。
 
我们经常说今天从淘宝上买一个,明天从拼多多上团一个,看直播的时候又抢了一个,回头才发现,很多东西买回来就没用过。
 
所以,整理不是琐事无意义的家务劳动,而是从物质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去追求更有价值的理想。
 
我们要知道过多地拥有物质,不仅不能为生命带来幸福,甚至会令我们分心,无法去做那些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事。
 
物质生活越简单,拥有的时间越多,能从事有意义的事情就越多。
 
我们将拥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更多的金钱、更多的自由,以及更少的压力、更少的焦虑、更少的浪费、更少的污染、更少的攀比。
 
整理就像一粒种子,虽然它包含的信息非常简单,但是一旦成长起来却非常震撼。
 
这就是:放弃物欲的奢靡,换来精神的自由。 
9《被讨厌的勇气》
 
如果你困在社恐、自卑、讨好型人格的牢笼中出不来,一定要看一下这本书。
 
每个人孩子终归都要长大,但成长就意味着独立。
 
我们在面对独立的人生、独立的自我之时,以往的各种存在焦虑可能涌现而出,甚至会孳生出厌世的阴霾。
 
但,这正是我们选择不为他人而活、只为自己而活的“自由”后遗症。
 
越是在内心纠结挣扎的时候,越要承担起追求“自由”责任,越需要正视自己内心的无畏勇气。
 
社恐也好,自卑也罢,必须要牢记:世界本身并不复杂,完全是自己把世界看得复杂。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要打破人际关系的牢笼,就要要诚实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而不是反复暗示自己“我能行”“我很强”。
 
还要多刷“存在感”,不管是集体活动还是社会公益,都要尽可能地参与进而体现自我价值。
 
人生意义是我们自己赋予自己的,明天的你取决于今天的改变。
 
10《了凡四训》
 
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
 
《了凡四训》,这本中纪委多次推荐的书,确实值得我们每个人读一读。
 
俗话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以良好家风传家,百世延绵、赓续不绝;仅靠金钱财富传家,三代而已。
 
这本《了凡四训》,就是明代袁了凡先生训导袁氏后人的家书。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了凡先生用等大量的事例,从各个角度阐述了“积德行善必有后福,心存善念天必佑之”这一朴素传统道德观念。
 
了凡先生之所以写这部传世家书,是因为他早年的一段亲身经历的改命身世。
 
袁了凡自幼丧父,少年的时候偶遇精通占卜的易学异人预言他能够考取功名,而且把他官职职务、工资多少,以及终身无子等身世一一预言。
 
之后袁了凡的人生境遇与所测算的命运毫厘不差,从此他坚信人命由天定,便消极懈怠、不思进取。
 
后来,在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深受“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启发,开始每天坚持积德行善。
 
从此以后,袁了凡求子得子,求福得福。
 
这本《了凡四训》,就是袁了凡逆天改命的真实故事以及一生感悟。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凡事皆有因果,善因结善果,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必读书单电子书下载链接,点击文章末尾左下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