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饭局让我顿悟:没有规矩的家庭,比贫穷更可怕

 菌心说 2024-03-26 发布于北京
作者:陌菲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吃一顿饭,差点没把我气死!”

深夜10点,堂妹在微信上向我愤然吐槽。

她说,晚上亲友聚餐,自己正夹一块鱼肉时,对面亲戚家8岁的儿子却突然狂转转盘。

堂妹筷子上的鱼肉“啪嗒”一下掉在了刚上桌的一碗热汤里。

有些尴尬的堂妹连忙拿汤勺去把鱼肉捞出来,没想到对面的熊孩子又猛的反向转起了转盘。

热腾腾的油汤,一下就洒在了堂妹的白色羽绒服上。

看着堂妹满身的油污,熊孩子的妈妈却笑嘻嘻地说:“小孩子不懂事,你不要计较哈。”

这对母子一脸的毫不在意,让堂妹的心里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他还是个孩子。”这是无数熊孩子父母的经典名言。

作为一个9岁孩子的妈妈,我其实特别能理解,当孩子闯祸后,一个母亲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那种心情。

但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那个被熊孩子一再冒犯的人,你是否还能做到自己所说的“不计较”?

很多父母通常漠视规则教育,习惯毫无原则地放纵孩子闯祸,而浑然不觉,自己这份“护子心切”的溺爱,其实是对孩子最深的伤害。

正面管教》一书中说:

对孩子来说,没有规矩的爱就像是裹着砒霜的糖衣。

当我们见得越多,就越会发现,一个没有规矩的家庭,远比贫穷更可怕。

图片

《家庭教育》中有句名言: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活泼;没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放肆;

活泼一旦脱离规则,就变成了胡闹;自由一旦失去规矩,就成为了放肆。

但是很多时候,正是孩子的父母,助长了这种胡闹和放肆。

曾经有一则“电影院一女子被熊孩子父亲踢成脑震荡”的新闻,引发了全网热议:

王女士在看电影时,后排的小男孩不停地狂踢她的椅子。

一开始她语气温和地劝阻,但男孩完全不理睬,依然踢得特别欢。

她不得不站起来严厉制止,没想到男孩的父亲不但不管教儿子,还怒气冲冲地一边猛踹王女士的椅子,一边冲她怒吼:

“信不信老子一巴掌打死你!”

那一脸狰狞的模样,让王女士猛然发现,原来这熊孩子的“劣根”,就在这位呲牙咧嘴的父亲身上。

纵观每一个熊孩子背后,大都都站着一个严重缺乏规则意识的父母。

他们喜欢在孩子明显冒犯别人的情况下,抱着原始的“护犊子”心态,不分青红皂白地包庇和纵容;

他们最擅长将一个可以用道歉来解决的问题,变成一场鸡飞狗跳的大型闹剧,让孩子成为人人讨厌的熊孩子,让自己成为千夫所指的熊父母。

孟子曾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矩,就是世间万物的准则,也是一种不可僭越的分寸。

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分享过一个育儿故事,让无数网友交口称赞。

她的女儿在小时候,曾因为想买玩具被拒绝而在商场大哭大闹。

李玫瑾既没妥协,也没打骂,而是将女儿带回家,陪着她一直哭到精疲力尽。

女儿见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法打动妈妈,只好作罢。

自此,她再也没有提出任何无理的要求。

古人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最好的教育,一定是让孩子在规则中领悟生存之道,然后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懂规矩,往往就是保护孩子不撞南墙的基本保证。

但是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分不清自由和放纵的界限。

他们总觉得,立太多规矩会压抑孩子的天性,却不知失去规矩的自由,正是伤害孩子一生的元凶。

那些没有被修正的错误行为,就像一个个定时炸弹,不知何时就将孩子引入了歧途,等到酿成大错时,早已追悔莫及。

图片

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有很多悲剧,通常都是由缺乏规则意识的“熊孩子”引发的。

贵阳有一个10岁男孩,从高楼上扔下灭火器,正好砸在一个二胎妈妈的头上。

最终,二胎妈妈因抢救无效死亡,男孩一家也被判罚款78万元。

就因为孩子的一次胡闹,就导致了一人死亡,一个家庭背负巨额赔偿金的惨痛代价。

 而类似的报道,现在依然屡见不鲜。 

都说探索是孩子的本能,玩耍是孩子的天性。 

可如果探索没有了限制,就会变成一场作恶;

如果玩耍失去了规矩,就容易酿成人间惨剧。

一个家庭,就如一辆行驶的汽车,清晰明了的规矩就像方向盘,一旦方向盘损坏,轻则车身偏航,重则车毁人亡。

一个不懂立规矩的家庭,远比贫穷更可怕。

心理学上有个“海恩法则”,说的是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1000起事故隐患。

也就是说,孩子在铸成大错之前,早已犯过无数小错,但却被父母一次次漠视或放纵。

恰恰相反的是,那些人生之路特别顺遂的孩子,只是因为父母在他们的幼年时期,就已经做好了引路人的角色。

前美国总统里根,曾经在11岁时因为偷偷燃放烟花爆竹,而被罚款12.5美元。

他的父亲并没有帮他缴纳罚款,而是借给他12.5美元,让他在一年之内必须还清。

为了还债,里根只能一边上学,一边到餐馆洗盘刷碗,或捡废品攒钱。

为此,里根吃了很多苦头,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才深切体会到责任的份量,体会到遵守规则到底有多重要。

《逊志斋集》中说:“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说的是不教给孩子正确的处事方法,就如同没教一样。

在家庭里,清晰明了的规矩往往会伴随孩子一生,引导他健康成长,教会他反思己过。

只有懂得给孩子立规矩的父母,往往才能培养出守规则、识大体的优秀孩子。

图片

《颜氏家训》中有句名言: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

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息慢生焉。

说的就是教育孩子,既要给他最好的爱,也要实时给他立规矩。

爱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但懂得立规矩,才是为人父母最大的责任。

纵观那些最有效的教育,拼的通常就是父母的“规则感”。

绘本《我永远爱你》中,有一段母子对话的场景,堪称给孩子立规矩的典范:

孩子阿力问:“如果我把枕头弄得羽毛满天飞,你还爱我吗?”

妈妈微笑着说:“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把羽毛收拾好。”

阿力又问:“如果我把颜料洒在了妹妹身上,你还爱我吗?”

妈妈摸着他的头说:“我永远爱你,但你得负责给妹妹洗澡。”

这位妈妈一边对儿子强调“我永远爱你”,一边坚持让儿子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

你看,原来“爱孩子”和“立规矩”,从来都不是对立的两面,而是可以完美地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那在生活中,我们到底该怎样给孩子立规矩,才能让他更容易接受呢?

《21招,让孩子独立》一书中告诉我们,给孩子立规矩最有效的方式,通常需要父母做到三个细节:

1、设立规则时,把孩子的真正需求放在第一位。

只有父母把孩子正当合理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才不会因为规则和需求的巨大冲突而阻力重重。

2、设立规则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

当孩子成为了规则的制定者,他的配合度通常会成倍的提升,自我掌控感也会日渐增长。

3、立规矩时要多举例子,别讲道理。

在生动的案例中告诉孩子为什么要立规矩,远比单一粗暴的说教管束来得有效。

人生就如一场比赛,到处都有着既定的规则。

不懂规矩的孩子,往往会多走很多弯路,不断消耗时间和精力去一次次试错;

而那些一开始就有规则意识的孩子,通常能够避开错误,沿着正确的方向轻装前行。

图片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看似冰冷的规矩,往往会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命运。

如果说,规则是教育的根本,那规矩就是孩子成长的铠甲。

比尔·盖茨也曾说,身为父母最重要的一项天职,便是在孩子年幼时,用规则来约束他们。

为人父母,只有让孩子守规则,懂规矩,才能让他们真正茁壮成长。

规矩,就是孩子生命中最大的“保护伞”。

让孩子懂规则,守规矩,才是父母给孩子铺就的最明媚的坦途。

作者: 陌菲。文章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


【心理咨询师】解凝: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指导师。愿与您交流探讨情感婚姻、亲子关系、厌学网瘾、职场与人际关系、自卑心理等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