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晚亭 | 毛泽东塑像系列之: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塑像

 常熟老李jlr5mr 2024-03-26 发布于江苏

Image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90年前,一首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长沙》,凸显出青年毛泽东的人格魅力,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代叩问,抒发了青年毛泽东“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壮志豪情。如今,巍然屹立在橘子洲头的巨型青年毛泽东艺术塑像,让一代伟人毛泽东“重回”长沙,再次独立橘子洲头,见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沧桑巨变,感受这座千年古城散发的蓬勃朝气。

千古名洲与一代伟人的历史对接

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像是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历时四年建成的。

2004年5月,长沙市委、市政府决定综合治理橘子洲景区,恢复和建设毛泽东早期活动纪念地,以毛泽东那首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为主线引领全洲,再现青年毛泽东风华正茂、到中流击水的英姿。

为何选择在橘子洲建造青年毛泽东雕像?这是由橘子洲在长沙城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对橘子洲的情感决定的。毛泽东对橘子洲情有独钟,多年来人们也一直习惯将橘子洲与毛泽东早年的革命经历紧紧联系在一起。

Image

橘子洲,又名水陆洲,位于湘江长沙段城市中心,由南至北贯穿江心,西瞻岳麓,东临古城。古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就在这里。唐末李殉的“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水为乡,篷作合,鱼羹稻饭常餐。酒盈杯,书盈架,名利不将心挂”诗句,写的就是1200多年前橘子洲的江景。橘子洲以岳麓山为邻,与湘江水作伴,形成了“一面青山一面城”的独特景观。橘子洲浸染着湖湘文化,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南面朱熹、张栻往来于岳麓书院与城南书院讲学过江的朱张渡,诠释着八百年前湖湘子弟求学的盛况;水陆寺、拱极楼讲述着元代宗教文化的兴盛;曾国藩操练水上湘军的号声依稀回荡在橘洲上空;饱经风霜的外国领事馆、高级别墅则见证着长沙开埠后的历史。

橘子洲,也是青年毛泽东活动修身励志的热土,这里留下了他太多的足迹和回忆。

1913-1918年,青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就读5年。当年,酷爱晨跑的他,一登上学校后面的妙高峰,橘子洲美景尽收眼底。橘子洲头成了毛泽东一帮热血青年寻找救国救民真理、开展各类活动的重要场所:他们或独立橘子洲头,指点江山;或携来百侣同游,求索真理;或徜徉橙青橘绿之中,激扬文字;或遨游波峰浪谷之间,击水中流。1925年8月,他在韶山领导开展农民运动后赴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前再次重游橘子洲,触景生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仍十分眷念橘子洲这块曾经使他激情燃烧的红色土地,先后八次或重游橘子洲,或在附近的湘江水域游泳。每次重游湘江时,他都是在橘子洲头上岸,面对滚滚南来的湘江沉思良久。此时的毛泽东也许在心里与年轻时踌躇满志的自己在历史的时空对话——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Image

显然,橘子洲因为毛泽东和他的《沁园春·长沙》而被赋予了新的文化、思想和价值内涵,所以,在橘子洲修建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像,再现伟人风采,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既可以传承、弘扬和拓展橘子洲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价值,又可以将橘子洲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橘子洲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像,从最初设计到正式落成,经历了4年的时间。

2006年初,橘子洲开发建设指挥部开始向全国雕塑家公开征集毛泽东雕像的创作设计方案,并组成了以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雕塑学会顾问宋春华为组长的专家评审组。

2006年10月,专家评审组以投票的方式,一致认同广州美术学院A方案为报批推荐方案。

2006年底,以黎明为首的橘子洲青年毛泽东塑像创作团队拿出塑像的效果图定稿样,并送中共湖南省委和长沙市委审批,同时报中共中央办公厅批示。

2007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正式批复同意在橘子洲头修建青年毛泽东塑像;2月27日,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正式批复同意在长沙橘子洲设立青年毛泽东塑像的请示。

2007年5月,广州美术学院特聘邵华将军为青年毛泽东塑像创作的顾问。

2007年5月,青年毛泽东雕像的1/60泥稿创作完毕。同时开始雕像1/10泥稿的创作。

2007年12月初,1/10泥稿最后定稿,并开始翻制玻璃钢稿。

2007年12月28日,长沙橘子洲举行青年毛泽东雕像土建开工奠基仪式。

2008年4月,1/10玻璃钢稿最终定稿。

2008年11月,1/2石膏稿基本定稿,并开始翻制1/2稿的玻璃钢模具。

2009年3月,全部1/2玻璃钢模具运至福建永定,雕像的石材加工进入关键时刻。

2009年10月底,雕像头部石材干挂完工,艺术效果基本可见。

Image

2009年12月26日,在毛泽东116周年诞辰之际,橘子洲青年毛泽东雕像隆重揭幕。

雕像的若干数据与历史真实的巧合

飘逸的长发、俊秀的脸庞、深邃的目光、睿智的思考……

Image

这尊坐落在橘子洲头、凸显独特个性的青年毛泽东雕像,是由广州美术学院院长、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黎明设计的。1957年生于长沙的黎明,年轻时也曾一次次畅游湘江,对于塑造这座矗立橘子洲头的毛泽东雕像,他有着丰富的生活积淀与灵感,对橘子洲有着最原始朴素的情感。

这尊雕像以1925年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形象为基础,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以及与橘子洲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突出表现毛泽东当年胸怀大志、风华正茂的气概,使我们能从这里读懂毛泽东当年就是这样一位有志青年。之所以选择毛泽东青年时期的形象,雕塑家黎明是这样解读的:开始创作时,我收集和翻阅了大量有关毛泽东照片和艺术形象的资料,有青年的、中年的和晚年的,同时也查看了一些影视作品和文字材料。其中,1925年毛泽东在广州的照片激起了我的创作欲望。而这一年正是毛泽东创作《沁园春·长沙》那一年。从照片得知,那时候的毛泽东留着中分头,显得比较规矩庄严,这正是他性格上由激昂趋向稳重的阶段。

橘子洲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像的朝向,从地理位置的角度看,以坐北朝南为好,因为橘子洲本身为南北走向。但如果完全朝南的话,城东城西看到的都是主席的侧面像,所以,雕塑家们综合了地形、日照、政治、生态、形式、视角诸多因素,选择了东南向45度的位置,即雕像稍稍朝向河东主城区和湘江主航道,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当年,北方正是马克思主义传来的地方,寓意年轻的毛泽东是在这股“北风”吹拂下学习、接受、研究、传播马列主义的。但很巧合的是,雕像位置的“择东”恰恰是主席名字“泽东”的谐音,泽东“择东”,选“择”东方。

Image

雕像的基座设计成毛泽东的肩膀,寓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整个肩膀是一个占地3500多平方米的巨大山体,用来表现毛泽东的“胸怀大志”。黎明后来回忆说,毛泽东是在中国大地崛起的巨人,是在湖南大地崛起的巨人,是在湘江边上崛起的巨人,所以,这个雕像的总的理念就是要大,大到湘江两岸都要看到,让每个到过长沙的人,以后可能忘记长沙,但如果一有人问起这个雕像在什么地方,他就会回答得出。

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像的总高为32米,长83米、宽41米,是当今中国最高的巨型人物塑像。雕像的高度是通过雕塑家们的反复测试而最后定下来的。橘子洲是一个狭长的洲,最宽处也只有200来米,如果雕塑建得太高,那它的基座就会向东西两侧延伸到湘江中;如果建得太矮,雕塑掩映在树林中,就没有统揽整个橘子洲的感觉,湘江两岸的游人也难以看到。专家通过放气球的办法,从潇湘大道、湘江大道以及猴子石大桥、橘子洲大桥四个方向观察,认为建32米高最合适,建好后,这四个方向都能看到雕塑。长83米则是从当时洲头的地理位置和与高度的比例来确定的,而宽41米,更是按照长宽高三者的合适比例作出的。然而,凑巧的是,这3个数字与毛泽东历史上的3个数字恰恰吻合:毛泽东写《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时,正好32岁,长和宽两个数字“8341”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警卫部队的番号。

这尊艺术雕像的结构从内到外一共有三层,最里面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间是钢结构,最外层是干挂石材。外层由8000多块石材拼装而成,石材最重的有1吨多,最轻的也有300多公斤。总重量约2000余吨,全部来自福建永定,名为“永定红”花岗岩,福建距长沙1000多公里,大卡车运了150余车。开始,雕塑家们是想采用湖南本地产的麻石,因为它又粗又硬,能很好地表现湖南人的精气神。后来,经过进一步考证,发现麻石含铁比较重,怕锈,而且是麻白色,不利将来拍照留影,只好弃用。福建永定县产的“永定红”,是一种红灰色的石头,在阳光下呈红灰色,而下雨就会呈现饱满的红色。红色是共和国的颜色,国旗的颜色,国人喜欢的颜色,红灰色又更接近人的肤色,适合留影拍照,所以选中了“永定红”。而且,“永定红”还寓意“红色江山永定”。福建永定也是毛泽东领导的工农红军征战过的地方,所有这些,几乎都能与毛泽东的经历联系起来。

雕塑设计师透露,橘子洲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像建造时,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就是下巴上要不要“痣”。最初的设计,出于尊重历史事实,下巴没有痣,因为32岁以前的青年毛泽东下巴上的确没有痣。现在雕像下巴上这个碗口粗的痣,是根据毛泽东儿媳邵华将军的建议加上的。当时,主创人员将初稿送给邵华审阅时,她坚持认为将那个“痣”加上会更合理些,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中,毛泽东的下巴是有痣的。

(选自《新湘评论》2015年第5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