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雪巍|伊斯兰教入中国?帖木儿的最后疯狂

 遇事明言 2024-03-26 发布于广东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的帖木儿塑像

   伊斯兰教入中国?帖木儿的最后疯狂

                ------帖木儿:最后的疯狂

         杜雪巍

              楔子

        在追溯帖木儿疯狂、残暴的一生前,我们先看看斯大林与帖木儿之间有着一个怎样的诅咒呢!1941年,苏联人类学家格拉西莫夫向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递交了一份报告,希望去开挖一个已经封闭了500多年的陵墓。这个陵墓的主人就是当年威震欧亚的帖木儿。斯大林当然对这个帖木儿不陌生。斯大林的原名叫朱加史维利,之所以后来把名字改成斯大林,就是希望把自己变得更加坚硬一些。斯大林在俄语中即“钢铁”的意思,而帖木儿在蒙古语中的意思也是“钢铁”。所以在冥冥中,这二人便产生了某种联系。斯大林对帖木儿很好奇。据格拉西莫夫说,当时苏联已经掌握了一项新的技术,即根据头盖骨可以复原当时死者的相貌。斯大林自然很想知道帖木儿到底长什么样?而且据说帖木儿是一个跛子,这是真的么?但当地人说,这座陵墓中有一个诅咒,凡是打开他陵墓的人就会灾难临头。当然这些神鬼故事吓不倒斯大林,因为布尔什维克都是一些坚定的无神论者。

             苏德战争场面

    考古队得到了斯大林的准许后,他们就开始开挖这座位于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撒马尔罕的帖木儿陵墓。在临动工时,当地人还是纷纷劝阻他们,这个陵墓中有诅咒,如果打开的话,会被诅咒,也会有灾难降临。

   陵墓最终在1941621日的夜晚被打开。结果判定:帖木儿果然是一个瘸子。但却看到陵墓边有一块墓碑,上面赫然写着:“打扰帖木儿安眠者必受诅咒!任何打开这座陵墓的人,都将承受比我更可怕的战争邪魔。”

   就在帖木儿石棺被打开的第二天,苏联卫国战争爆发了,诅咒果然应验了。1941年的622日,希特勒展开了凶猛的巴巴罗萨计划,入侵苏联。两国交战伊始,苏军是连连溃败,死伤惨重。苏联和德国在这之前曾签订有互不侵犯条约。但此时,德国希特勒是迫不及待地撕毁了条约,悍然发动了对苏联的战争。巴巴罗萨计划是希特勒亲自制定的计划,他不顾当时德国很多将军们的反对,将军们希望对苏战争能够晚几年再展开。但当时斯大林已经在苏联军队中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运动,使得苏军的实力受到重大打击。而此时攻打苏联,用希特勒的话说:“不过就是踹开了一扇门,然后整个破房子就都会倒下来!”

    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或1879年12月21日--1953年3月5日)

   苏军在前线的接连失败,使得格拉西莫夫重新又想到了这条诅咒。于是他找到了苏军的元帅朱可夫,向他详细叙述了诅咒的全过程。朱可夫深以为是,马上就报告给了斯大林。这时候已经被德军吓坏了的斯大林,渴望能够抓住任何一支伸过来的稻草。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命人将帖木儿的遗骸放到飞机上,绕莫斯科上空飞三圈。然后再按照俄罗斯的战争习惯,以祈祷取得战争的胜利,再以伊斯兰的隆重礼仪,重新下葬帖木儿,在将其陵寝安放到原来的地方。这时候距离挖开帖木儿的陵墓已经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帖木儿的陵寝归位以后,在19432月份,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战争结束以后,苏联人当然不会说,这一切与诅咒有什么关系,苏德战争的胜利自然应该归功于伟大的苏联人民、伟大的红军和他们的英明统帅斯大林。

   据统计在帖木儿主政帝国期间,他的军队在十四世纪时就曾经杀死了总共1700万人,相当于全世界人口的5%。对于那个时候的大部分的人来说,帖木儿就是死神!

                 帖木儿雕像

   在帖木儿8岁时,已经16岁的朱元璋刚刚离开皇觉寺,在外面乞讨,被疯狗追着到处跑。但多年以后,朱元璋和帖木儿都各自建立起庞大的帝国。据说朱元璋信奉伊斯兰教,所以帖木儿梦想将其信奉的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在帖木儿的最后时刻,已经70岁高龄的帖木儿,动员了80万军队,悍然向大明朝的哈密卫发起进攻。

   帖木儿的此举,异常疯狂,但他脑子一热、一顿小酒之后,突然患病,不几天就去世了。正因为帖木儿的突然离世,导致他的疯狂计划戛然而止,功亏一篑!手下也立刻恢复了正常的外交、贸易等联系。

                                    帖木儿征战

一.帖木儿的早年发迹

   帖木尔(133648-1405年),帖木尔帝国的建立者,其右腿伤残,绰号“帖木尔兰格”(波斯语“跛子帖木尔”)。帖木尔出生在一个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家庭。他在青壮年时,就学会了马术、箭术等战术,掌握突厥语波斯语。在14世纪后半叶,他统一了从如今格鲁吉亚印度北部的辽阔地域,在伊朗中亚一带建立了帖木尔帝国1370-1507年)(以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所在地域为中心)。

     133648日,帖木儿出生于西察合台汗国撒马尔罕以南的碣石城(今乌兹别克斯坦沙赫里萨布兹)附近的霍加伊尔加村。有一种说法认为帖木儿的先祖是蒙古帝国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同族。其父塔剌海(Taraghai)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对学者和托钵僧给予热心支持,塔剌海的弟弟哈吉是碣石城的统治者。

二.击败察合台汗国,统一河中地区

      1346年,巴鲁剌思部异密(埃米尔)合札罕袭杀西察合台汗合赞算端,随意废立成吉思汗后裔为傀儡汗,控制了河中统治权十余年。帖木儿年轻时代在合札罕手下效力,被委任为千户长。

       1357年,合札罕被暗杀,其子米儿咱·乌巴都剌继续掌握河中地区权力。米儿咱·乌巴都剌无法控制局势,被帖木儿的叔父哈吉与速勒都思部异密巴颜联合夺取了统治权。然而巴颜也无统治才干,河中地区的突厥贵族及各部落首领拥兵自立。在这种形势下,在伊犁河流域实施统治的东察合台汗国的统治者秃忽鲁帖木儿于1360年率军进入河中,哈吉逃往呼罗珊

   如此帖木儿看到了合法继承哈吉位置的机会来了,便及时向秃忽鲁帖木儿臣服。作为回报,秃忽鲁帖木儿承认帖木儿对碣石的所有权。由于察合台军暂时撤退,哈吉趁机返回碣石,帖木儿兵败,又被迫向哈吉臣服。

    《元史》中记载说:“成吉思汗西征后,阿力麻里成为察合台斡耳朵驻地。1260年,察合台孙阿鲁忽在阿里不哥支持下在阿力麻里称汗,1262年,阿里不哥因阿鲁忽归附忽必烈,率兵占领了该地。阿里不哥失败后,该地又被窝阔台后王海都占据。”(元史第2页)

   按理说河中地区一百多年来应该是属于蒙古的一个汗国,但事实上它却是突厥的一个联邦。1357年,迦兹汗被暗杀后,这里亦再次呈现出无政府状态下的混乱局面。1358年,帖木儿的叔叔、碣石君主哈吉和另一个地区的突厥贵族巴颜,驱逐了世袭河中地区权力的迦兹汗的儿子米尔赞·阿不达拉赫。因为他们毫无政治才干,根本无法号令河中地区的其他突厥贵族。但当时迦兹汗的孙子迷里忽辛已是河中地区一个重要割据国家的君主。但他的国家却在今天的阿富汗境内,喀布尔、巴里黑、昆都士、巴达克山皆是其领地。13603月,河中地区被伊犁地区的察合台汗秃忽鲁帖木儿趁乱占领,原察合台兀鲁思在他的统治下,政权得以恢复。

   时年已经25岁的帖木儿向秃忽鲁帖木儿臣服后,秃忽鲁帖木儿也承认了帖木儿对碣石的所有权。由于秃忽鲁帖木儿率领察合台的军队要东返新疆伊犁地区的阿力麻里,河中又出现了权力真空。帖木儿的叔叔哈吉趁机返回碣石,帖木儿便向其叔叔开战,最后落败,然后他又向自己的叔叔哈吉俯首称臣。

                 伊犁61团团部附近的秃忽鲁帖木儿清真寺

   秃忽鲁帖木儿东返的察合台汗国的首府阿力麻里,就是今天伊犁霍城61团团部附近的麻扎。1361年,秃忽鲁帖木儿再次从伊犁地区返回河中地区,河中的所有贵族均纷纷来朝觐他。但秃忽鲁帖木儿为了在突厥人中建立自己的威信及权威,决定杀一儆百,他没有缘由地便处死了其中一位突厥首领。哈吉闻之顿时很害怕,他作为持异议者赶紧离开了河中,但还是在霍拉桑萨布泽瓦尔附近被暗杀了。帖木儿尽管也惩治了杀死他叔叔的凶手,并再一次成为碣石的一名统治者。秃忽鲁帖木儿赞赏帖木儿的果断与才智,在他即将返回伊犁察合台汗国的首府阿力麻里时,便任命了自己的儿子也里牙思火者为河中的总督,并任命帖木儿为总督的辅臣。直到这时,帖木儿表面上还仍忠实于蒙古察合台家族,并希望自己能够在察合台汗国的统治中占有重要位置。

                         秃忽鲁帖木儿墓

      1362年,秃忽鲁帖木儿的儿子也里牙思火者东返期间,察合台汗国的西部出现大乱。帖木儿遂起兵反抗察合台汗国的贵族,然后去投奔自己的内兄迷里忽辛。迷里忽辛是巴里黑、昆都士和喀布尔的主人,帖木儿过去在迷里忽辛因征服巴达赫尚时,曾经帮助过他征服巴达克山

   勒内·格鲁塞在《草原帝国》中说“帖木儿投奔内兄之后,两人一起去波斯为锡斯坦王公效力,过着冒险家的生活。他们二人经过这段经历之后返回了迷里忽辛在阿富汗境内的地盘,并在昆都士组织了军队之后开始进攻河中。在瓦赫什河的石桥附近,察合台军队设置防线阻止他们的攻势。帖木儿用计谋度过了瓦赫什河,一举打败了察合台军队,然后继续沿着铁门之路挺进,去解放他的碣石”《草原帝国》第245)。察合台汗秃忽鲁帖木儿的的儿子也里牙思火者虽然也竭尽全力抵抗帖木儿,但依然难以挽回败势,并在一次战役中被打败。《武功记》中说,这场战役发生在离碣石和撒马尔罕不远的塔什·阿里希和卡巴·马坦之间的地区,双方展开大战,最后帖木儿一方大获全胜,也里牙思火者逃回伊犁阿力麻里。帖木儿和忽辛乘胜追击、穷追不舍,一直追到忽毡以北的塔什干,从蒙古人手中解放了整个河中地区。也有一种记载说,正是在帖木儿与也里牙思火者双方在石桥和卡巴马坦两场战役的间隙,秃忽鲁帖木儿在伊犁阿力麻里去世,也里牙思火者在此时才得到父亲去世的噩耗。

   帖木儿从河中赶走了也里牙思火者,尽管摆脱了蒙古察合台人的统治,但是任何一个河中地区的突厥贵族,包括帖木儿、迷里忽辛在内,他们要想统治河中地区,也需要在形式上保持一个成吉思汗的合法性才好。为此帖木儿、迷里忽辛觉得还是找一位察合台系的君主来作为傀儡,以认可他们所取得的胜利。这也好方便他们在傀儡的名义下继续进行合法统治。如此他们便找到了都瓦(也译作都哇)的一个曾孙,名叫哈比勒·沙,当时正隐姓埋名叫德尔维希。帖木儿找到他,将他扶上王位,献上了御杯,各地封建主纷纷前来参拜叩首。依照成吉思汗的法律,哈比勒·沙作为河中地区的君主,也使得河中王国具有一定程度的合法性和神圣化。那么由此,即便是也里牙思火者这样来自伊犁地区的察合台汗人,也再也没有理由来干涉河中地区事务的理由了。因为哈比勒·沙是真正的察合台人,也自然被看做是神授的汗王。但是作为一个傀儡,哈比勒·沙自此以后,帖木儿和迷里忽辛就再也不用去关心他了。只需要在他的名义下,名正言顺的行事就可以了。从此那些墨守陈规者的种种疑虑和各种非议也就烟消云散了。

   回到伊犁以后,也里牙思火者继承了父亲的王位后,又对河中地区进行了最后一次攻击。在1364年至1365年,也里牙思火者率领军队向河中进攻。在锡尔河北岸的塔什干和钦纳兹之间的一次被称为“泥沼之战”的战役中,帖木儿和迷里忽辛曾被打败。他们一直败退到了阿姆河河畔,迷里忽辛逃到了昆都士以北的萨里·萨莱,帖木儿则逃向了巴里黑。也里牙思火者得以轻易的侵入河中地区,直到围困撒马尔罕时,局势才发生了变化。在穆斯林毛拉的煽动西下,全城居民奋起抵抗侵略者。与此同时又爆发出了流行疾病,致使也里牙思火者的战斗力大大削弱。公元1365年,也里牙思火者不得不率领军队从河中撤退,退回到了伊犁阿力麻里。但是我们还是看到,在此后不久,也里牙思火者遭遇到杜格拉特部异密的叛乱,他仍然成了牺牲品,依然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

          帖木儿收复河中地区

三.与大舅哥忽辛反目,帖木儿帝国建立

   察合台汗国主要控制区域是现在的新疆以及中亚地区,而西边的中亚地区主要是农耕文明为主,东边的新疆部分则还是以传统的蒙古畜牧业为主。后来,察合台汗国就发生了分裂,分成了西察合台汗国和东察合台汗国。

   河中地区赶走了察合台汗国的也里牙思火者,名义上虽然哈比勒·沙仅是一个傀儡,但帖木儿和迷里忽辛作为河中地区的解放者,即实际统治者却又一直存在着两个实际统治者。由于帖木儿娶了迷里忽辛的妹妹为妻,河中的这种双头统治得以强化了。但是这种双头统治一开始时就埋下了重大隐患,尤其是赶走了也里牙思火者之后,他们回到撒马尔罕之后,就面临一个重新建立组织他们自己的国家的时候。迷里忽辛除了占据河中外,另外还占着包括巴里黑、昆都士、胡勒姆、喀布尔等城市的阿富汗王国,势力远比帖木儿要强大。尽管帖木儿控制着撒马尔罕城的渴石城和卡尔施城,但帖木儿的个性却远比迷里忽辛要坚强的多。在河中,迷里忽辛以最高君主的身份向贵族们征税。而帖木儿则从自己的金库中拿出钱来补助贵族们,以获取他们对自己事业的支持。起初,帖木儿对迷里忽辛一直是采取一种假装服从的态度,把属于自己妻子也即迷里忽辛的妹妹的珠宝拿出来,再屈辱的送给迷里忽辛。但在迷里忽辛的妹妹去世后,帖木儿与迷里忽辛的关系就彻底破裂了。迷里忽辛在初期还占据上风,将帖木儿赶出了卡尔施城。帖木儿又重新攻占了卡尔施城,并且成为了不花剌的君主。随后,迷里忽辛又组织军队从昆都士以北的萨里·萨莱出发,采取报复行动,从帖木儿手里夺回了不花剌和撒马尔罕。帖木儿眼见迷里忽辛的军队强过自己,自己抵抗不了,便逃向了呼罗珊。

   从帖木儿之前在秃忽鲁帖木儿和也里牙思火者统治的河中地区退却,还有此次逃跑,可以看出帖木儿精明的政治算计。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出击,什么时候应该停下来等待时机。从呼罗珊到塔什干,帖木儿又开始了自己的冒险生涯。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冒险,在塔什干,帖木儿也再一次与自己的宿敌---伊犁地区的察合台蒙古人坐下来,毫不犹豫地签订了第二个合作协议,极力鼓动察合台蒙古人重新夺取河中地区。第二年初春,察合台便对河中采取了入侵新的。但当伊犁地区的察合台蒙古人再次从河中退却后,帖木儿便已经准备好要从迷里忽辛手里夺回河中地区了。

                               秃忽鲁帖木儿的所谓麻扎

   迷里忽辛无论如何没有想到,帖木儿会主动邀请察合台蒙古人来执行这一蓄谋已久的行动。他一直还认为维持自己与帖木儿多年情谊的是伊斯兰教,帖木儿的这种背叛,令他不得不去向帖木儿求和,为了防止河中这片区域被伊犁地区和裕勒都斯流域的半异教徒蒙古人夺去,他与帖木儿二人必须联合起来。

   面对迷里忽辛给自己释放出来的巨大善意,帖木儿当然知道这也正是自己所需要的。帖木儿声称自己被迷里忽辛的虔诚的穆斯林情谊所感动。于是,二人又重新建立起了由二人共同统治河中地区的关系,帖木儿也又重新恢复了对碣石领地的统治。由此迷里忽辛自己也终于明白了,必须要把河中地区留给自己这个“盟友”了。于是,迷里忽辛亦开始在巴里黑加紧建设自己的堡垒,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局限在阿富汗地区。

   但是紧接着,帖木儿针对迷里忽辛的又一个阴谋上演了。亦在迷里忽辛对帖木儿放松警惕之时,帖木儿对迷里忽辛不宣而战,发动了突然袭击。帖木儿从撒马尔罕的碣石出发,偷偷渡过了阿姆河,侵入到了迷里忽辛的封地巴克特里亚,迷里忽辛的昆都士守军、巴达克山主竟然毫无知觉的被包围了。当帖木儿突然出现在巴里黑城下时,迷里忽辛才明白,自己被包围了,竟然毫无突围之希望。于是,迷里忽辛不得不交出权力主动投降了,自己又不得不去麦加朝圣。当帖木儿仁慈、大度的接受迷里忽辛投降时,迷里忽辛竟然被感动的热泪盈眶。最后迷里忽辛被帖木儿的侍从予以处决,他的全部地盘全部被帖木儿所接收。

      1370410日,34岁的帖木儿头戴金冠,系着帝王腰带登上王位,那些王公和异密们全部跪拜在他的面前。帖木儿自称为王,是成吉思汗和察合台的继任者和接任者,但是他的称号还没有确定下来。由此,帖木儿帝国也就算是正式建立了。

四.吞并伊尔汗国、金账汗国诸部

   帖木儿帝国建立前,原先由帖木儿和迷里忽辛共同扶持上台的哈比勒·沙作为一个傀儡来仍然在那里行使权力。但是在帖木儿与迷里忽辛发生纷争时,哈比勒·沙却又往往是站在迷里忽辛一边。在帖木儿帝国正式建立以后,哈比勒·沙汗这个傀儡显然就成为了一个包袱。但是帖木儿也明白,他必须在无可争议的合法性原则之下行使权力,才能真正地使河中的贵族们服从。所以帖木儿另立了一位效忠于自己的成吉思汗宗王锁咬儿哈的米失取代了哈比勒·沙汗,并把哈比勒·沙汗予以处死。“帖木儿帝国政府的政令,都是以适当的尊重和合乎礼仪的方式让这一些显赫家族的后裔们签名而颁发的。他们显然是一群由帖木儿任意指派的徒有其名的傀儡,完全服从于帖木儿的意志。”杜格拉特部默罕默德·海达尔二世后来这样说《草原部落》第251页)。

    但是在对待政治统治权问题,帖木儿事实上是采取了一种不坦率,甚至是诡辩的方式。“他在事实上以突厥统治取代蒙古统治,用帖木儿帝国替代成吉思汗帝国,他只是甘愿造就这样一个新局面,,而不敢重新制定一套全新的法律。他所要求的不是从根本上改变法律,所以他从来没有提出过要废除成吉思汗的札撒而赞成沙里亚法或者穆斯林法律”(《草原部落》第251页)。

   所以直到1388年,昔兀儿海迷失死去,帖木儿才扶立他的儿子速檀·马合谋上位,并取了“苏丹”的称号。同年,帖木儿出兵征服花剌子模汗国

      1389年,帖木儿又征服了阿富汗。同年,帖木儿击败了东察合台的实际掌权者、都格拉特部异密怯马鲁丁。继任汗位的秃黑鲁帖木儿汗幼子黑的儿火者不仅将女儿嫁给帖木儿为妻,还为帖木儿王朝的东征活动准备粮饷。

    察合台汗国再往西,就是旭烈兀建立的伊尔汗国。伊尔汗国统治的就是现在中亚和西亚地区。伊尔汗国一直是元帝国的附属汗国,他的大汗地位是要得到元帝国的册封才具有合法性的。忽必烈继大汗位的时候,虽然因为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关系,当时窝阔台汗、察合台汗以及金帐汗国都还不承认忽必烈的合法地位。但是到了忽必烈孙子的那一代,这些汗国也都承认了元帝国的宗主国地位。虽然实际上,他们已经是独立的汗国,但是名义上他们依然是元帝国的附属国。

    旭烈兀之后,他的儿子的汗位并没有得到元帝国的册封,他的儿子的儿子就以此为由发动了叛乱,夺取了他父亲的汗位,并且最终得到了忽必烈的册封,成为新的大汗。再往后,像新的大汗一样,伊尔汗国也开始分裂,权臣和统将们分别拥立不同的傀儡可汗登位。最终是在14世纪末,被帖木儿帝国所征服。在将近百年的时间内,伊尔汗国的主要敌人并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于蒙古帝国的内部。他们的敌人主要是来自于他们汗国北部的金帐汗国。

   金帐汗国与伊尔汗国的百年争斗可以说是蒙古帝国最大规模的内斗,也是最终导致蒙古帝国分崩离析的重要原因。其实真地本不应该如此,金帐汗国的奠基者是拔都,伊尔汗国的开创者旭烈兀,旭烈兀是拖雷的儿子,而拔都与拖雷的关系也一直是非常好的。是拔都支持蒙哥取代了窝阔台系,继任了大汗。拔都生前一直有一个主张,就是要与拖雷系的后裔维持世世代代保持友好关系。拔都死了以后,将大汗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叫撒里达。撒里达还在蒙古帝国的首府哈拉和林,蒙哥汗册封了他,并且叮嘱他,马上返回金帐汗国。可等到撒里达回到金帐汗国不久,他就突然去世了,撒里达将汗位又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拔都的孙子。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两位年轻的大汗相继去世,所以后世的史学家们就怀疑,这两位大汗是被人杀死的。杀死他的人很可能是后来继任的大汗,拔都的弟弟别儿哥,别儿哥和他的哥哥拔都完全不一样。他并没有继续执行拔都先前所定下的,与拖雷系家族成员世代友好的原则。从那以后,伊尔汗国与金帐汗国的关系开始交恶,别儿哥与旭烈兀之间一直就存有私人恩怨,旭烈兀非常厌恶他的这位堂兄,经常在他面前的那种颐指气使的样子。除了私人恩怨以外,两个汗国之间的利益上也有分歧。当年成吉思汗曾经许诺术赤,要将阿姆河以西的土地全部作为他的属地,不过作出这个许诺的时候,阿姆河以西的土地还没有被攻打下来,那就等于是一张空头支票。到后来旭烈兀西征时,真地打下了阿姆河以西的土地,就是现在的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地区,而且因为旭烈兀自此忽必烈登汗位,所以忽必烈就将阿姆河以西的土地送给了旭烈兀,作为他的属地。这样围绕着这块土地,伊尔汗国和金帐汗国之间就爆发了矛盾,拔都和旭烈兀关系好的时候,大家可以搁置争议,但是现在两国交恶了,这个问题就凸现了出来。除了领土争端外,两个人之间还存在着宗教分歧,别儿哥是蒙古当中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汗王。而旭烈兀的妻子,以及他的母亲她们都信仰的是景教,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支派,所以在别儿哥的眼里,旭烈兀此时就变成了异教徒。由此,两个汗国之间就开始了不眠不休的争斗。这场争斗一直延续了将近百年,因为仅限于内斗,这两个在蒙古帝国四位大汗中最靠近西方的两个汗国,无暇继续西征。这也是蒙古西征就此停止的根本原因。

    在这场无休无止的内斗中,伊尔汗国也被大大的削弱了,终于是在14世纪末,被帖木儿帝国所征服。为了争夺阿塞拜疆地区,最终帖木儿帝国与金帐汗国之间爆发了一场决战,这就是发生在公元1395年的“捷列克河之战”。大战的结果是,帖木儿帝国又取得了全面胜利。

五.如日中天的帖木儿帝国

       1376年,帖木儿支持成吉思汗后裔、术赤系的脱脱迷失夺取了白帐汗国汗位,多次出兵帮助他巩固统治。脱脱迷失更于1382年击败青帐汗国的马麦Mamai),被诸部承认为金帐汗国钦察汗国)大汗。接着,他开始索取北高加索的控制权,一度攻占大不里士,与同时间刚刚征服波斯的帖木儿产生了冲突,二人的同盟决裂。

      1387年,脱脱迷失与帖木儿帝国不宣而战,他几乎生擒帖木儿,但最终又被击退。随后他不顾帖木儿的指责,转而进攻帖木儿帝国的腹地河中地区,进行大肆破坏。1388年初,帖木儿自波斯驰赴河中。脱脱迷失一度撤退,旋即再度侵入河中,在被帖木儿以少量兵力赶回锡尔河北后,仍然一路上进行劫掠。帖木儿意识到必须深入草原,打击脱脱迷失,才能阻止他对河中无休止的骚扰。1391年,帖木儿率军北上,深入西伯利亚,在得知脱脱迷失驻扎于乌拉尔河后,转而西进。69日,双方在萨马拉古比雪夫的昆都尔察河谷激战,帖木儿击溃脱脱迷失。之后,他扶持了与脱脱迷失为敌的金帐汗国的贵族,并携带着大量战利品返回了河中。

   昆都尔察河谷之战并没有解决金帐汗国的问题。1393年,脱脱迷失恢复汗位,并整军备战,与马穆鲁克王朝结成反对帖木儿的同盟,继续威胁河中。帖木儿为彻底消灭脱脱迷失,于1395年春第二次远征,自高加索地区直抵金帐都城别儿哥萨莱和阿斯特拉罕。415日,双方在帖列克河爆发大战,帖木儿奋力作战,彻底击败了脱脱迷失。他在安排好后方防务后,从高加索北上追击脱脱迷失,东渡伏尔加河,转向西征乌西河(即第聂伯河),大肆掳掠后返回顿河地区,并北征罗斯,侵掠梁赞公国后沿顿河南下,攻劫亚速夫,袭掠北高加索堡寨。1395年至1396年隆冬,帖木儿接连占领阿斯特拉罕、别儿哥萨莱,大肆劫掠,将之洗劫一空。后经打耳班(今阿塞拜疆南达尔班特)返回波斯。

   此次远征破坏了金帐汗国最富庶的地区,使金帐汗国一蹶不振,破坏了东欧经金帐汗国与中亚、中国的正常贸易。罗斯诸国借以逐渐摆脱金帐汗国的威胁。

     1396年,帖木儿扣押各国使节,包括中国明朝与奥斯曼帝国使节,表示对外宣战,开始第二阶段的国土扩张。

     1398年南征印度,于德里之战大获全胜,大肆劫掠,摧毁了德里城。

    1399年末西征叙利亚,1400年进札剌亦儿王朝黑羊王朝,又在阿勒颇大败马穆鲁克王朝,占领阿勒颇、大马士革叙利亚战争)。

1401年,回师击破反叛者,占领巴格达,进行屠戮。

       1402年,帖木儿在安卡拉战役大败奥斯曼帝国,俘其苏丹闪电巴耶塞特一世。自此帖木儿帝国的疆域自帕米尔高原延伸至小亚细亚、阿拉伯半岛。在击败奥斯曼帝国的同时,间接地保存了基督教文化。

   安卡拉之战获胜后,帖木儿从小亚细亚带回的艺术家、工匠与学者,留给撒马尔罕无数无价的传世建筑,使该城在其孙兀鲁伯的经营下,成为了中亚伊斯兰文化的中心。

    当时金帐汗国的大汗脱脱迷失也真地是被打“迷失”了,金帐汗国的全部精锐,在此战中消耗殆尽,帖木儿就此把金帐汗国的首都撒莱依照他们一贯的做法,予以屠城,并将这座城池几乎夷为平地。从此,帖木儿帝国中亚之王的恐怖名声就在伏尔加河流域蔓延,远在北方的莫斯科城,这时候是城门紧闭。他们在瑟瑟发抖中等待着帖木儿大军的到来,但帖木儿并没有来,他对统治这个地区并没有什么兴趣,在扶植了一个傀儡可汗以后就打道回府了,经此一役,金帐汗国元气大伤,在他的邻国和藩属国面前,也丢尽了颜面,从此以后就一蹶不振。在以后将近百年的时间里,他的领地是越来越少,不断的被分割,一直到了公元1480年,当莫斯科大公国拒绝向他纳税的时候,他只能勉强的组织了一支军队,也只是勉强做到了与莫斯科大公国隔阂对峙。从那以后,这片土地的统治者便易主了,20年以后,金帐汗国被克里米亚汗国所灭。所以金帐汗国与伊尔汗国,以及后来的帖木儿帝国之间,将近百年的争斗,最终的受益者并部是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而是当年躲在城门里瑟瑟发抖,不断乞讨者帖木儿不要降临的莫斯科人。所以作为俄罗斯帝国的继承者,苏联的最高统治者斯大林真的应该对帖木儿心存感激,令人欣慰的是,斯大林还真的做到了,而且是他自己独有的方式,他让人挖掘了帖木儿的陵墓。而且还是大冬天的在莫斯科上空,在飞机上在莫斯科上空转了三圈,最后又把他疯了回去。由此得到帖木儿帝国间接帮助的,不光是后来的俄罗斯帝国,还有在当时称雄的另一个老牌帝国--东罗马帝国。

   那是在1402年,奥苏曼帝国围住了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此时的东罗马帝国已经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威风,他的大部分领土都已经丧失殆尽,东罗马帝国的皇帝,与其说他是个皇帝,还不如说他是君士坦丁堡的堡长。这一次,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大军围住了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是岌岌可危,不出意料的话,东罗马帝国将在公元1402年灭亡,但此时帖木儿来了,帖木儿帝国位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西面。这时候,他就采取了擅长的“掏肛战术”,对着奥斯曼帝国的后方就是一顿猛咬。当时奥斯曼帝国的统帅是第四任君主,巴基斯德,无奈之下只能放弃了对君士坦丁堡的围困,转过头来对付正在亡命掏肛的帖木儿。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

   最终两大帝国之间爆发了安卡拉大战,最终的结果是,奥斯曼帝国战败,巴耶基德本人也成了帖木儿的俘虏。由此东罗马帝国也幸运的逃过一劫,一直到了1453年,重新恢复元气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再次围困君士坦丁堡,此时的帖木儿已经连同他的诅咒一起被锁在了坟墓之中。已经没有人再为东罗马帝国解围了。君士坦丁堡由此陷落,东罗马帝国灭亡。所以说是帖木儿为东罗马帝国争取了半个多世纪的国祚。关于巴耶基德被帖木儿俘虏以后的境况,有一种说法是,他在帖木儿那里,是受尽了凌辱,帖木儿把他当做脚蹬用,而且是关在笼子里。他的那位皇后,曾经的塞尔维亚公主,据说也曾被迫赤身裸体的,当着巴耶基德给帖木儿,以及各国的使节面前跳舞。但是通常此这种说法的人,往往都是欧洲人,在中亚的史书上,并没有帖木儿虐待巴耶基德的记载,相反倒是说,帖木儿对巴耶基德非常地礼遇,包括对他的那位皇后。那么欧洲人后来为什么会有这种完全不同的说法呢?这很有可能是源自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但是的一个叙利亚人。叙利亚当时也是被帖木儿帝国所征服,这位叙利亚诗人也被被俘,也曾经目睹了巴耶基德的遭遇,在他后来的诗作中,就写写道:“巴耶基德就像是一只笼中的鸟,看见他的皇后,在宴会中饮酒,而默默的哭泣,”他的这篇诗作后来传到了欧洲,被欧洲的教皇根据这个记载,写了一本书。在这本书中,巴耶基德像一只笼中的鸟,就变成了巴耶基德被关在笼子里,而他的皇后在宴会中饮酒,就变成了在宴会中,赤身裸体为别人跳舞。

         位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帖木儿陵墓

六.进攻大明,壮志未酬

   帖木儿出生在公元1336年,在他出生前的八年,在遥远的东方,也诞生了一位牛人,这就是出生于1328年的朱元璋。帖木儿的父亲是一个城邦的城主,而朱元璋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有人说朱璋是回族人。关于朱元璋是否是信奉伊斯兰教?这方面没有任何的史料可以证明,但是却有很多的史料可以证明朱元璋的父亲,祖父信奉的是道教、或者是佛教。

   当8岁的帖木儿,可能正在家中玩着他的宠物狗时,已经16岁的朱元璋则刚刚被迫离开皇觉寺,四处去讨饭化缘,被全村的狗追着咬。但几十年以后,朱元璋完成了一次完美的逆袭,他成了大明朝的皇帝,而此时的帖木儿也已经称霸中亚了。

   大明朝建立以后,帖木儿是第一个向大明朝发出祝贺的外国君王,他在给朱元璋写的亲笔信中,自称臣,而朱元璋死后没有多久,他又是第一个向大明朝发动进攻的外国君王,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征服中国这个东方大国,重现当年蒙古帝国的辉煌。而他此时面对的中国皇帝正是刚刚登基的明成祖朱棣,而声称恢复蒙古帝国的帖木儿,也经常声称自己是蒙古人,而且还是黄金家族的后裔,可是史学家们却找不到他的家族与黄金家族的联系。

   木儿声称自己是蒙古人,很可能是出于他的霸业的需要,毕竟在他出生前的150年,蒙古人是欧亚这块土地上的征服者、统治者,借助于蒙古人的威名,有利于他的霸业的完成。这恐怕也就是为什么他后来迎娶了西和台末代可汗的女儿,入赘了黄金家族。他是黄金家族的女婿,也曾经多次声称自己是蒙古人的后裔,但是却不愿真正的与当时的蒙古人站在同一阵线。相反在他出现以后,蒙古帝国的几大汗国,它们最终的命运都与这个帖木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帖木儿家族博物馆(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

   而作为回报,蒙古人也打断了他的一条腿。蒙古帝国有四大汗国,分别是窝阔台汗  国、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已经金帐汗国。这四大汗国中的大部分,它们最终的命运都与这个帖木儿有着脱不开的干系,除了窝阔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是成立比较早,但其灭亡的时间也更早,在帖木儿出生前的30多年,窝阔台汗国实际上是被察合台汗国,以及元帝国瓜分了。其被瓜分的原因呢,还是出自于汗位的争夺,当蒙哥继位的时候,拖雷系就掌握了权力。而在这次斗争中,失败的窝阔台系就付出了他们应该付出的代价。他们的汗国从蒙哥时候起,就开始被瓜分。蒙哥认为窝阔台系后王屡次作难,所以将他的封国一分再分,以去其势。到忽必烈称汗的时候,窝阔台的孙子海都还联合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与忽必烈的元帝国打了几仗,但最终在忽必烈死后,元成宗继位的时候,窝阔台汗国最终失利,被察合台汗国、以及元朝瓜分了他的封地。四大汗国中,卷入蒙古大汗汗位之争最多的就是窝阔台汗国。这可能一方面是由于窝阔台和贵由都曾经是蒙古的大汗,后来是被拖雷系夺走了汗位,所以他们一直认为,汗位应该是属于他们这个家族的,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窝阔台汗国是四大汗国中最靠东边的汗国,也就是最靠近蒙古帝国宗主国的汗国,其他的不管是伊尔汗国、金帐汗国,还是察合台汗国,他们离帝国的中央政权都比较远,所以不大愿意卷入汗位之争,在西边紧挨着窝阔台汗国的就是察合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分为东、西两部分以后,伊尔汗国被帖木儿帝国所灭,金帐汗国被帖木儿帝国打残、打服。四大汗国中,只剩下东察合台汗国还在苟延残喘。如果它不是在帕米尔高原以东,路途遥远的话,恐怕此时早已经亡国了。帖木儿帝国的西边不管是奥斯曼帝国,还是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以及法国勃艮第骑兵团,都被帖木儿所打败。

   就是在帖木儿帝国的东边的那个同样强大的大明朝帝国。帖木儿在征伐的过程中,一直也在关注着明帝国的状况。他知道朱元璋以及驾崩,继位的是他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很快他就知道,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但他并不看好朱棣,认为朱棣只是占据了北京一隅,要对抗拥有全国兵力的朱允炆,实在是胜算极少,但出乎他的意料,最终胜利的却是朱棣,当知道朱棣登基的时候,他觉得机会来了,他马上决定:立刻放下她手中的败将,土耳其人和埃及人,调转兵力,筹备粮草,准备开始对明帝国的东征。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征服了曾经被蒙古人征服的中国,他才能够被称为整整的蒙古大汗,同大年蒙古大军的西征不同,这一次帖木儿的东征,还带有一丝的宗教色彩,帖木儿是一名穆斯林,所以对他而言,这次征讨,也是一次宣扬伊斯兰教是圣战,帖木儿为这次东征,调集了总兵力共号称有80万人的人马,而且还筹备了大量的军事物资,可以说是“粮集若山”,“马羊城海”。

        1405年的新年,他的先头部队已经翻越天山。16日推进到了伊犁附近,此时离明朝最西边的边境哈密卫,只剩下不到400公里。两大帝国之间的世纪大战,一触即发。得知消息的明成祖朱棣马上密令甘肃总兵宋晟,说“帖木儿大军假道别失八里来犯”,让他们务必做好准备。宋晟是一名边关老将,此时他已经驻守边关20多年。

   大战一触即发。但就在此时,帖木儿突然病了,据说是喝了一顿小酒后,突然就高烧不退。欧亚最好的医生面对帖木儿的病情,也都束手无策。最终在1405年的218日,帖木儿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临终前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向敌人示弱,要握紧你们手中的剑!”

   他的去世,他庞大的东征的计划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最终成了一场未曾爆发的世纪大战。

   但总有人在猜测:如果帖木儿没有死亡的话,那么明帝国与帖木儿帝国之战最终的胜利者又是谁呢?人们常说:历史无法假设,影响一场战争的因素又很多,甚至还有很多偶然因素,所以简单的兵器推演并没有多少意义,不过可以肯定的说,如果帖木儿帝国取得里胜利的话,那么中原之地无可避免的会被伊斯兰化,那么会出现这种局面么?

               中国的明代长城

     1404年春夏之交,帖木儿返回撒马尔罕。1127日,率领20万军队攻打明朝。1405218日,帖木儿在东进途中病逝于锡尔河畔的讹答剌(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市阿雷思河和锡尔河交汇处),享年71岁,在位36年。

   帖木儿出生在1336年,死亡于1405年,而此时帖木儿已经是70岁的高龄了,在那个时代来说,这已经是高龄老人。他或许会取得初期的胜利,但这个地域辽阔的整个中国,绝对不会在短期内是可以实现的。

   帖木儿去世后,果然不出所料,他的帝国很快便分崩离析。忙于内斗的继任者,马上重新宣布对明朝称臣,帖木儿帝国的最后一位君主帖木儿的孙子巴布尔,再次被乌兹别克人击败以后,退到了阿富汗随后进军北印度,不小心就建立了一个莫卧儿王朝。“莫卧儿”实际上就是蒙古的意思,帖木儿虽然是一个突厥人,但是他与他的帝国实际上都非常的蒙古,尤其是在荼毒生灵方面,帖木儿最大的爱好就是将这个地方的人全部杀光,将一个个人头堆建起一座座人头骷髅塔。他在占领巴格达的时候,便在巴格达的废墟上,搭起了12座这样的人头骷髅塔,总共用掉了9万颗人头!

   他攻打锡瓦斯的时候,他曾经向城中的居民并承诺:如果他们西安城投降的话,将不让他们流一滴血,他最终也确实信守了自己的承诺,没有让他们流一滴血,他将他们全部活埋了。靠这些屠杀,帖木儿成就了他的霸业,所谓的霸业不过就是一具尸体躺在无名氏体制上,这一点,他非常的蒙古人。成吉思汗曾经说过: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于战胜敌人、克服敌人,去追逐他们,夺去他们的财产,使他们所爱着哭泣,骑着他们的马,搂抱他们的妻女!现在的帖木儿已经成了乌兹别克人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就像成吉思汗是蒙古人和少数中国人民英雄一样。

   帖木儿也好,成吉思汗也好,希特勒也好,他们又都有多大区别呢?什么是英雄?他们又与历史上那些残暴的君王有什么区别呢?

                             20243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