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老人说:“出门千里不拿针”,拿了会怎样?有什么讲究吗?

 鸿雁深蓝 2024-03-26 发布于湖南

农村民间的有些俗语,通俗易懂,琅琅上口,但却又包含着很深的哲理和教育意义,口口相传,在我们农村民间颇为流传。

在我们农村民间有这样一句话:“出门千里不拿针”,这句老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讲究吗?

“出门千里不拿针”: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就是出远门的时候,我们不要带着针。

“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通和常见,可以用来缝补衣物,当衣服或者裤子、被子破了的话,可以用针穿上线后进行缝补,从而让破烂的衣服重新又可以穿和用了。

古人为什么会说出远门的时候,不要带针呢?其实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一、出远门如果带针的话,那么当衣服破了、坏了,确实自己可以补,但在那个年代,重男轻女,对于针线活都是由女子完成的。

如果一大男人,出门在外,自己缝补衣物,被别人看到,难免会引人笑话和看不起。

二、古人出远门时,是需要带的东西比较多,比如盘缠、衣物等,而对于“针”,完全可以不用带,因为衣服如果在外面破了的话,穿是还可以穿的。

另外,“针”也不是什么贵重物品,不需要随身携带,如果把“针”放在衣物里,如果发生意外的话,有可能会伤到我们自己。

所以,一切从简,能不带的东西,就没有必要带着。

三、在古代,针线活都是女人干的,如果连针都带了,那么就有可能不回来了。而如果没有带针的话,当衣物出现了破损的地方,需要缝补的时候,就会想到家里老母亲或者妻儿,这也是一种期盼和念想。

到了我们现代社会,那么出远门就更加的方便,可以坐飞机、火车、私家车等,于是,在携带一些行李的时候,要记得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完全就不要带了。

否则,过重的行李反而会拖累自己,同时,如果在出远门的时候,行李箱中放着针,通过安检的时候,也会增加麻烦。

总而言之,从古人的这句老话当中,我们可以得出:出远门时,要三思而后行,那些该带的,那些不该带的,都要考虑清楚,同时,也要记得常回家看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