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皮影:“门神谱”和“魏谱”的区别

 思乡远梦 2024-03-27 发布于北京
  湖北皮影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也叫皮偶戏。主要分“门神谱”(大皮影)和“魏谱”(小皮影)两大类。
  如今的江汉皮影戏(天、潜、沔)乃湖北皮影一个分支。
  “门神谱”(大皮影)主要集中在湖北江汉平原的沔阳、天门、云梦、应城、黄陂、孝感、汉川等地;“魏谱”(小皮影)分布在鄂北和鄂西北的竹溪、竹山、谷城、保康、远安、南漳、襄阳、随州一带,其形制及风格与陕、豫皮影相似,是陕、豫、鄂三地民间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
  “魏谱”(小皮影),影偶比“门神谱”(大皮影)稍小,脸部造型棱角分明,以唱蛮腔花鼓(随州花鼓)为主。这一带的皮影来源,有两种可能:其一,如顾颉刚先生所言,是宋、元时“自西安由汉水流入”;其二,也因毗邻豫地,豫在战国时为魏国所居,三国时又为曹魏的腹地,豫南“桐柏皮影”在这一带影响很大,“魏谱”或许由此而来。
  此外,在鄂西的巴东一带也有皮影戏,系从四川沿江而下的一支。
  沔阳皮影即驴皮影、影子戏、灯影戏兴起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沔阳皮影影子身高二尺二寸左右(70至80厘米)的江汉平原“门神谱”(大皮影)则代表了湖北皮影的主流。它比四川、陕西皮影高四寸,比鄂东皮影高二寸,高大的尺幅使其在视觉上更清晰。(鄂东皮影一般指的是武汉市、黄冈市、黄石市、鄂州市,当然还包括部分孝感市的地区)。
  “门神谱”(大皮影)大多使用的是“皮格”、“汤格”、“郭格”和“杨格”四种风格。“皮格”为仙桃绣花堤皮思金、皮思银兄弟二人所创,影子制作细腻,正反如一,呈剪纸风格。“汤格”为潜江王场皮影雕刻师傅汤玉堂所创,其皮影以花草图案精细见长;“郭格”为潜江三江口郭大彪之父(生卒、姓名不详)所创,尤以人物造型逼真传世。“杨格”为原沔阳皮影队成员杨双林(天门人)所创,影子身形较其他风格影人细长、孔大、透光性好。
  江汉平原地处荆楚腹地,北依汉水,南贯长江,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楚文化底蕴丰厚,古代的青铜、竹木硬雕和皮革、沔阳雕花剪纸等软雕工艺为皮影的诞生准备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据说在明成化年间,在竹溪丰坝乡和中峰镇就有皮影戏班。鄂西北一带有“西革”、“汉革”两种影戏班。“西革”影偶小巧,唱“山二黄”腔,属陕西影系;"汉革"影偶较大,唱本地高腔,应属江汉平原影系。
  汉口皮影融黄陂西乡影戏、孝感东乡影戏和沔阳渔鼓皮影于一炉。艺人周忠全祖籍沔阳,师傅刘修保系沔阳渔鼓皮影直系传人。周忠全制作皮影50多年,制成皮影不下800个。表演时无固定本子凭韵册随口编唱,出口是才。
  沔阳皮影最初从北方传入,其皮影比北方的稍长一些。皮影戏唱腔分两类:一种是郑场、毛嘴、三伏潭、剅河和潜江一带的歌腔皮影戏;一种流行仙桃全境的渔鼓(称为筒子腔)皮影戏。习惯上又分为上路子、中路子、下路子。艺人们以汉水上下游为序,称歌腔皮影为上路子皮影,称渔鼓皮影为下路子皮影,地处上下路皮影戏之间的沔城、郭河、张沟、杨林尾、彭场一带的皮影戏,称之为中路子皮影。上路子腔借鉴当地传统民间小调如薅草歌、打硪歌和鸡鸣腔等,中路子腔融入了汉剧、楚剧等唱腔,诠释了沔阳皮影的海纳百川,下路子腔曲调婉转悠扬,是沔阳渔鼓腔的正源。
  渔鼓道情不分家。天门皮影是“渔鼓腔”,是艺人用牛皮影子和竹筒作鼓敲打,边敲边唱的一种民间传统曲艺。上世纪50年代,天门皮影名艺人杨双林师承“郭格”创始人郭大彪,开始从事皮影雕刻,由于他兼通戏剧,熟悉舞台脸谱衣冠,所以,他雕的皮影都较汤、郭两种格谱有新的变化,细致逼真。
  潜江皮影为歌腔皮影,歌腔皮影戏是潜江独特的民间艺术,因唱腔来源于本地民歌“鸡鸣歌”而得名为“歌腔”。潜江汤玉堂、郭大彪等名艺人,分别创立江汉平原皮影的"汤格"和"郭格",使这两派皮影在江汉平原一带拥有不少传人和弟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