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中药配伍药对口诀100对,最全中药分类、性味、功效汇总!

 sy同心缘 2024-03-27 发布于湖北

图片

中药即'传统中医'或'传统中医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神农本草经》说︰“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后世医药学家多用“阴阳”来阐释药理。

金代医家李杲在《东垣十书·汤液本草》的“药类法象”一章中说道︰“温凉寒热,四气是也。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

中药药性理论即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

图片学习更多中医知识

图片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

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有些还具有涩味或者淡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用。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的作用。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经典中药配伍药对口诀100对,最全中药分类、性味、功效汇总!

1.柴胡得黄芩则寒,附子得干姜则热。
2.干姜得天花粉则治背渴。
3.羌活得川芎则止头痛,川芎得天麻则止头眩。
4.香罃得白扁豆则消暑。
5.桑白皮得苏子则止喘,杏仁得五味子则止嗽。
6.防风得羌活则治诸风,菩术得羌活则止诸痛。
7.黄芩得连翘则解毒。
8.半夏得姜汁则回痰,贝母得瓜篓则开结痰。
9.丁香得柿蒂、干姜则止呃,干姜得半夏则止呕。
10.枳实得黄连则能背心下痞,枳壳得桔梗则能使胸中宽,
图片
11.白术得黄芩则安胎。
12.知母、黄柏得山栀子则降火,豆鼓得山栀则懊浓。
13.陈皮得白术则补脾。
14.附得苍术则开郁结。
15.人参得五味、麦冬则生肾水。
16.乌梅得干葛则消酒。
17.草果得山楂则消肉食,神曲得麦芽则能消食。
18.木香得姜汁则散气,乌梅得香附则顺气。
19.桔梗得升麻则开提血气。
20.乳香得没药则止诸痛,芥子得青皮则治胁痛。
21.砂仁得枳壳则宽中。
22.芍药得甘草则治腹痛,吴荣萸得良姜则亦止腹痛。
23.当归得生地则生血,姜汁得京墨则止血,红花得当归则治血,归尾得桃仁则破血。
24.黄芪得附子则补阳,知母、黄柏得当归则补阴。
25.泽泻得猪苓则能利水渗泻,得白术则能收湿。
26.大黄得芒硝则润下。
27.木香得槟榔则治后重。
28.紫苏配黄连得竹茹则能止呕吐。
29.蒲黄合五灵脂,名失笑散,能祛瘀止痛。
30.当归合川芎,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
31.高良姜合香附,名良附丸,能止胃痛。
32.玄胡合金铃子,名金铃子散,能治腹痛。
33.吴茱萸合黄连,名左金丸,能平肝制酸。
34.肉桂合黄连,名交泰丸,治心肾不交。
35.女贞子合旱莲草,名二至丸,能补肾阴。
36.半夏合硫黄,名半硫丸,治虚冷便秘。
37.知母合贝母,名二母散,能清肺热。
38.破故纸合肉蔻,名二神丸,止脾肾寒泻。
39.木香名黄连,名香连丸,治红白痢疾。
40.枳实合白术,名枳术丸,能健脾消痞。
图片
41.芡实合金樱子,名水陆二仙丹,止遗精。
42.黄柏合菩术,名二妙散,治湿热成痿。
43.枸杞合菊花,能明目。
44.生姜合红枣,能调和营卫〈气血〉。
45.赤石脂合禹余粮,能涩大肠。
46.半夏合黄连,能宽胸止呕,化痰浊郁结。
47.柴胡和黄芩,能清肝胆热。
48.桑叶合菊花,能清头风热。
49.柴胡合白苟,能疏肝和肝。
50.附子合肉桂,能温下元。
51.黄柏合知母,能清下焦湿热。
52.桑白皮合地骨皮,能清泻肺热。
53.丁香合柿蒂,能止呃逆。
54.鳖甲合青蒿,能兹阴退骨蒸潮热。
55.杏仁合贝母,能化痰止咳。
56.山药合扁豆,能补脾止泻。
57.木香合槟榔,能理气止痛。
58.杜仲合续断,治腰膝酸痛。
59.半夏合陈皮,能化湿痰。
60.升麻合柴胡,能提升中气下陷。
图片
61.常山合草果,能治疟疾。
62.葱白合豆豉,名葱豉汤,能通阳发汗。
63.枳实合竹茹,能和胃止呕。
64.党参合花粉,名参花散,治久嗽气喘。
65.茯神木合乳香,名神香散,治筋挛疼痛。
66.甘草合绿,能解百毒。
67.黄耆合当归,名补血汤,治贫血及产后无乳。
68.白苟合甘草,名苟药甘草汤,治拘挛腹痛。
69.川芎合土茯苓,治肝郁头痛。
70.川芎合生石膏,名郁梁丸,治实热上逆头痛。
71.台乌合益智仁,名缩泉丸,治小便频数遗尿。
72.香附合黄连,名香连丹,治火郁胸满痛。
73.莱子和砂仁,治乳痈。
74.杏仁合小茴香,治疝气冲逆作痛。
75.槟榔合南瓜子,治绦虫。
76.甘草合桔梗,名桔梗汤,治肺痈咳嗽,痰中有脓。
77.生姜合陈皮,治呕吐不止。
78.生姜合竹茹,治呃逆不止。
79.荆芥合白矾,名三痫丸,治小儿惊风及痫证。
80.荆芥合槐花,名槐荆丸,治痔漏。
图片
81.槐花合黄芩,治妇人崩漏。
82.侧柏叶合白芍,治妇人月经过多。
83.陈皮合藿香,名回生散,治霍乱吐泻。
84.厚朴合贝母,止咳嗽,开郁消食去胀。
85.蛤粉合青黛,名黛蛤散,治痰嗽面肿不寐,并小儿百日咳。
86.白矾合硫黄,治白癜风。
87.白矾合黄腊,名矾腊丸,治痈疽恶疮。
88.白矾合皂角,名稀涎散,治痰涎壅盛,中风气闭。
89.皂角合菖蒲,名皂荚散,治鼻寒不得喘息。
90.百合合冬花,名百花膏,治咳嗽痰中带血。
91.乌梅合川椒,名杀虫丸,治蛔虫,蛲虫。
92.赤小豆合当归,治大便下血。
93.血余炭合百草霜,治妇女崩漏
94.仙茅仙灵脾合成二仙散,补命火,兴阳事,配杜仲、续断等以温肾阳,助排卵。
95.蒲黄五灵脂即古方之失笑散,治一切瘀血腹痛
96.龟甲鹿角霜阴阳和合通任督二脉
97.三七血竭散瘀活血,消肿止痛止血,治淤血痛经,子宫内膜异位
98.阿胶蒲黄琥珀养血止血,活血化瘀,治疗月经过多,崩漏等
99.红藤败酱草薏苡仁清热解毒,散结消痈,活血排脓,治疗急慢性盆腔炎属湿热瘀滞
100.杜仲续断菟丝子杜仲补肝肾,调冲任,续筋坚骨,治疗肝肾不足、冲任不固之胎动、胎漏。
以上内容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侵删!
谨遵医师嘱托!切勿私自用药!
图片

 抢先收藏,送给身边的朋友,
多一个人看到,就多一份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