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郭“施仁茂”酒号故事:肉眼能断白酒度数

 苏迷 2024-03-27 发布于上海

小时候就听说,苏州石湖东岸有个施家村(原属郊区横塘镇新郭村,今属姑苏区吴门桥街道新郭社区,已动迁)。村里有户居民世代造酒,开设的酒号叫“施仁茂”。15年前,我曾因策划“苏州桥酒”征文活动,特意采访了“施仁茂”后裔施洪兴。可惜老人已于2018年去世。近日,施洪兴之子施荣林先生邀请相聚,提出整理自家家族史料的设想。我掌握的施家村施氏资料有限,只知道清初著名道士施亮生就是施家村人,状元彭定求为他写过墓表。施家村施氏外迁的不少,但具体情况我不是很清楚。幸而当年施洪兴讲述自家造酒情况时谈到过一些家族情况,特将这份稿子晒出来(略有改动),一方面让更多人了解新郭历史上的造酒业,另一方面也欢迎知情人提供线索,帮助施荣林先生挖掘施家村和该村施氏家族的历史。

图片

《横塘镇志》地图中的施家村(图片右侧中部)

  施洪兴:我家做酒已经做了八代人,父亲凭肉眼就能判断白酒度数

  说起自家的造酒史,已经76岁(2009年时虚岁)的施洪兴至今颇为自豪。他说,新郭一带历史上酿酒业很发达,清末—民国时期,那一带做酒的人家多达近百家,而他家是从第八代老祖宗就开始做酒的。因为家谱在“文革”期间被烧掉了,所以施洪兴说不清第八代老祖宗的名字,但他知道,大家把这位老祖宗称为“发财太太”。施洪兴年轻时也曾跟随父亲做酒,直到1956年公私合营后才歇业,所以,他家的做酒历史足足跨越8代人,时间起码在200年以上。

图片

施洪兴老人在讲述当年如何造酒

  “发财太太”是怎样走上做酒之路的?施洪兴讲述了一个世代相传的故事:“发财太太”一开始帮银匠店加工银元宝,后来一块银子弹了出来,找来找去找不到,银匠店只好作罢。但“发财太太”回家后发现,那块银子居然掉在他的一只蒲鞋里,分量有好几两。于是他用这块银子作为本钱贩卖丝织品,大获其利。同行看到这一情况后,很是眼红,不让他继续经营丝织品。正好“发财太太”娶了破落酒坊人家的女儿,于是就转行做酒了。

  施洪兴说,“发财太太”经营得很成功。他一共有4个儿子、10多个孙子。在孙子们分家的时候,家里的银子分了一夜才分完。分家后,一些孙子继续留在施家村,也有的搬迁到附近的村镇如龙桥、莫舍等地,继续经营酒坊。

  施洪兴记得,他小时候自家的酒坊叫“施仁茂”,家里用来酿酒的小房子多达100间,每年用掉的大米约三四百担(当时一担为150斤)。一般是冬天酿黄酒,春天用黄酒酒糟“吊”白酒。这样“吊”出来的白酒叫“糟烧”,度数可达五六十度,用火烧就可以点燃,吃起来很醇和,喝完了嘴巴不会发干。

  最让施洪兴佩服的,不是祖上的酿酒技术,而是他父亲肉眼判断白酒度数的本领。他说,解放后有仪器可以直接测白酒的度数,但解放前没有仪器,怎么办?他父亲施哲明自有办法:先舀9端子白酒、1端子水,一起放在大的容器,然后用端子扬起白酒,看泡沫的消失速度,就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来了。一般来说,泡沫消失越快,白酒的度数越低,反之越高。

图片

舀酒用的端子(资料图片)

  因为酿出来的酒质量好、度数判断也很准确,所以“施仁茂”生意很是兴隆,产品总是供不应求。施洪兴说,所以那时候到他家是买不到陈酒的。自家要喝陈酒,也只能喝存放了一两年的酒而已。

  受“文 革”冲击,施洪兴家的酿酒工具已经荡然无存。不过施洪兴找到了一份资料来证明他家的酿酒史,那就是《吴县工业志》记载的“1908年吴县酒业商号一览表”。这张表格里就有“施仁茂”的记载,当时的经理人叫施肇康(字渔洲,书中误作“涣洲”),此人正是施洪兴的祖父。

图片

《吴县工业志》中的施仁茂酒号记录书影

图片

1932年6月21日《苏州明报》对施渔洲家遭劫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