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大的“丛林法则”,是向下的“结构性淘汰”

 z55j03b55 2024-03-27 发布于江西

丛林法则,讲的是优胜劣汰。只是,这个优劣的评判机制,在结构系统中,始终处于不断叠加的过程中。

也就是说,优劣评判机制,作为一个巨大的变量,在不断地推进淘汰模式的迭代。
因此,对于不同的“丛林”,往往需要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才能真正找到那种具有主导力量的优劣评判机制。
也正是这种淘汰模式的不断迭代,才使得某些丛林法则,获得了极大的隐蔽性和可解读性。因此,很多时候,一些人所津津乐道的事物,在他人眼里可能就充满了欺骗和血腥。
于是,误解和偏见,无处不在。而能产生误解和偏见的,其最根性的东西,永远是基于利得机制的立场。
因为,凡淘汰,必然有“上位”,这一“上”一“下”之间,便是利得机制的转移,因此,必然是得到的说“好”,失去的说“坏”。也正是这种有彼此的分化,才使得淘汰机制,获得了可能的支持,以及对真相的隐匿。
而所谓的结构性淘汰,便是这种利得机制转移的典型范式。

01
是结构需求的变更,主导了淘汰机制。
结构,是系统的结构,是系统按照一定的运行机制而达成的一种模型。结构模型不同,其运行机制不同,但其核心的两种机制,在目前来看是大同小异的。
其一是资源形态,及其流转路径,即资源以何种形态,按照何种流通路径,达成资源的分配,以及价值再创造。
其二是人口结构,在多大程度上,与这种资源形态和流转路径所形成的主要框架结构特征相吻合。
吻合度越高,说明人口结构中存在被淘汰的部分越小。反之,则存在着更多可能被淘汰的部分。
于是,我们所说的人口结构,始终是对标结构的需求而言。结构需求怎样的人口结构,始终是站在了凌驾的位置上的。
因为结构需求的变化,始终是一种类似趋势的变化,一方面是技术层面的变化,一方面是资本介入程度的变化。
前者,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于是对人口结构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数量的变化。从历史的角度讲,效率的提高,必然减少对数量的需求。因此,每一次的技术迭代,一定会伴随一定的淘汰现象。这种淘汰,不是个体的错。
而后者,则几乎可以说是达成了对人口结构的异化,资本永久的追求效益最大化。而效益最大化,就必然要提高效率,要减少劳动力,要延长劳动时长,要减少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降低劳动力的生存成本,提升相对剩余价值。
一旦缩减数量需求,就会促成大规模的相对过剩人口。过剩人口越多,那么,劳动力成本就必然下降。因此,必然形成以过剩人口胁迫劳动人口降价的另一种剥削。
于是,在整体框架面前,人口结构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要素,其是否能够继续在结构中生存,取决于整体框架结构的需求。人口结构,始终是一种被动性的存在,包括其自身的生产,也仍然处于被驱动的窘迫境地。

02
人口结构对结构需求的迎合,始终具有迟滞性。
尽管框架结构的需求,主导了人口结构的淘汰机制。但是,在淘汰和补位的过程中,“补位”,始终是有一定的迟滞性的。一旦迟滞性发生,也就意味着迎合需求的人口结构存在缺口。而这种缺口,就会让需求方,被迫以竞价的方式,去获取有限的合适人口。
而这种对缺口型人口结构的高价允诺,实际上是以进入被淘汰人口结构个体的利益牺牲为代价的。这是一种必然会发生的厚此薄彼。
也正是这种迎合的迟滞性,所带来的非常局部的利得个案,却具有极大的虹吸效应,即会带动整个人口结构都去做相应的调整。而每一次调整,都会进入残酷的过剩机制。
而为了解决这种循环往复的“过剩人口”,就不得不再进入下一轮的需求迭代。
从这个意义讲,人口,本质也是一种产品。因为其再生产,也始终面临着迎合需求的问题。只是,这种产品因为其再生产的周期很长,因此,往往是需求变了,而其还处于生产线上。
正是这种人口结构生产不可避免的迟滞性,和结构需求变化的偶然性,人口要素,似乎始终处于一种结构性淘汰的命运轮回之中。
当然,这种淘汰,往往是“向下”的。越不具备框架结构赋予“确定性”允诺的人口结构,越容易被淘汰。这也是为什么说,越多的“确定性”允诺,越容易引发对竞争的质疑。

03
丛林法则,本是基于对森林规则的观察,谁杀伤力强,谁就称王森林。而当这种法则,被引渡到了人类系统,就成为了一种饱含变量性质的多维规则。
多维,即可解读性,因此,具有极大的操作空间。而这个操作空间,即为生产和定义优劣评判机制的空间。
于是,谁越大程度掌控了这个空间,谁就越具备定义优劣的优越性位置。
用历史的角度观察,便呈现出了制度性偏好,宗教与科学的博弈,获取支配性地位的变革手段等等,而“结构性淘汰”,不过是这一系列争夺定义权历史的永久伴生物罢了。

◆◆◆ 关于阅读书单 ◆◆◆

修行路上,必读的5本书(无相楼第1期书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