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下大单元教案】宋元大单元学习8-宋元都市的吟唱: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2初中历史教研 2024-03-27 发布于陕西
【七下大单元教学设计】
宋元大单元学习8:宋元都市的吟唱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时目标与单元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
重点:宋元都市文化繁荣的表现,宋词元曲的代表人物,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难点:全面了解宋元市井文化,感受宋词元曲的文学魅力
【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展示大单元学习规划和课件标题,展示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列出学习目标,通过一目了然的课时规划和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因为本单元的每课时都是完整的一节课,所以可以利用好每课前面的序言,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学习重点。
二、新课讲授
温故知新:宋代的经济发展
师:温故知新,带领学生回顾宋代的经济发展,以商业繁荣为基础,引导学生了解宋元都市文化的繁荣与商业繁荣之间的关系。
生:温故知新,回顾宋代经济的发展。
师:引导学生阅读第12课的序言(红字部分),从中提取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在与学生共同序言中的关键信息时,可以通过自己拟定的题目“任务一:宋元的都市生活;任务二:宋元的文化创作”增强学生对信息的感知度。    
生:阅读序言,获取关键信息。
知新学习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师:设置【任务一】,温故知新,以上节课所学的宋代商业繁荣为切入点,提出问题:两宋时期,商业发展,出现了繁华的大都市,都市中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54-56页,了解宋人的都市生活。
生:阅读教材,了解宋元的都市生活。
师:鉴于这部分内容比较琐碎,以事物发展的逻辑引导学生,从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市井文化这一线索学习本部分内容。
宋元的都市生活
1.有都市然后有都市生活:开封、临安、大都等都市;商贸文教发达,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2.都市生活的体现(案例)
大相国寺的繁华与热闹:场地广阔,庙会热闹,既有交易,又有表演。
3.有都市然后有市民阶层
4.有市民然后有市井文化
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勾栏:瓦子中专供演出之地
夜市:商业夜市与文娱夜市
文娱:杂剧兴盛与蹴鞠流行
节日:春节、元宵、中秋…
生:根据老师的提示梳理宋元都市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与表现。
师:通过视频扩展补充蹴鞠运动,展现宋代的娱乐活动。
生:通过视频了解宋代的蹴鞠运动。    
师:趁热打铁,总结都市生活这一部分的学习。
生:总结所学,全面了解宋元的都市生活。
知新学习二:宋元的宋词元曲
师:设置【任务二】,温故知新,从北宋重文轻武、注重发展文教事业的积极影响出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56-58页内容,了解宋词元曲。
生:阅读教材56-58页内容,了解宋词元曲。
师:首先带领学生从大概念上了解宋词以及宋词的代表人物,接着借助课本简单了解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词风,最后通过跨学科教学的形式,精选几首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代表作,以真正的诗词展现作者的词风,带领学生感悟宋词的魅力。
(宋词的跨学科鉴赏见第三条内容,或者点击此处蓝字进行跳转)
生:从诗词中感悟历史,进行跨学科学习。
师:播放视频“生不逢时辛弃疾”,以视频加深学生对文学历史的感悟。
生:观看视频,全面了解辛弃疾,感受历史与文学交融后的魅力。
师:学习完宋词之后,引导学生进入元曲的学习,主要了解元曲这一文学形式和代表人物。
生:了解元曲这一文学形式,知道关汉卿等代表人物。
师:引用关汉卿的《窦娥冤》,带领学生一起吟诵戏文,感受元曲的文学魅力。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关汉卿借窦娥之口痛骂世道不公!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关汉卿借窦娥之口痛骂官吏无能!
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吟诵《窦娥冤》,体会元曲这种音韵朗朗上口,文字相比唐诗、宋词更加通俗易懂的文学形式,感悟元曲的魅力。    
师:选取几首知名元曲,展现元曲的广泛内容,元曲既可以抒写天涯羁旅的愁绪(马致远),也可以感叹王朝兴亡(张养浩)。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白朴《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周浩《折桂令·题录鬼簿》
想贞元朝士无多,满目江山,日月如梭。上苑繁华,西湖富贵,总付高歌。
麒麟冢衣冠坎坷,凤凰台人物蹉跎。生待如何,死待如何?纸上清名,万古难磨。
生:朗诵元曲,感受元曲内容的丰富多彩。
知新学习三: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师:通过温故知新,创设填空,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引出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学习。
温故知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早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便开始创造文明了,《尚书》记述了三代遗事,《春秋》编订了东周百年,西汉时期,太史公(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
因为连续的史籍,中国成了世界上唯一一个几千年文明皆有史可查的文明国都。历史长河奔流不息,浪花淘尽文明,古埃及的金字塔虽然屹立,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虽然现世,古印度的佛陀拈花仍笑,但这些古文明的历史都已成过往云烟,只留下只言片语的断章。唯有中国,祖先的故事载入史册,几千年后依然见字如面,翻开史册,祖先故事如数家珍。
生:温故知新,了解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师:创设【任务三】,以“两司马”为切入点,创设问题,引动学生通过阅读课本58页的内容寻找答案。
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师:通过列表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成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学习,了解《资治通鉴》的地位、内容和目的。
生:根据表格,寻找答案,回答问题,完成学习。
师:进行扩展提问,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是为了学习历史,你觉得他真的学到了吗?
生:思考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总结与练习
师:总结本节课所学,挖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
   
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填写挖空内容,检验学习成果。
师:再次展示思维导图,进行结构化总结。
生:通过思维导图,梳理学习内容,形成结构化知识体系。
练习巩固:中考真题
1.(2022·广西北部湾·4)宋朝时,开封、杭州等城市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这反映了宋朝
A.社会风气开放                      
B.都市商业繁荣  
C.海外贸易频繁                      
D.科技成就突出
2.(2022·湖北黄冈·16)随着城市的繁荣,与唐朝不同的是,宋代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开封城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如瓦子和勾栏,南宋临安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达。这一变化    
A.适应了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需要      
B.反映了宋朝人民贪图享乐之风
C.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政策的弊端      
D.表明商业发展腐蚀了正统思想
3.(2022·湖南益阳·5)宋朝时,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这反映了
A.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B.君主专制统治的日益强化  
C.宋朝市民文化的衰落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动摇
4.(2021·齐齐哈尔·9)某同学搜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物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是
A.汉赋的兴起                       
B.唐诗的繁荣
C.宋词的发展                       
D.元曲的流行
5.(中考真题改编)阅读材料获取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李明同学写出的关键词:元朝、杂剧作家、《窦娥冤》。据此可知,他学习的历史人物是
A.苏东坡                           
B.李清照
C.辛弃疾
D.关汉卿
6.(2021·四川泸州·11)《史记》和《资治通鉴》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下列史实有可能同时被这两部著作记录的是
A.夏朝建立                         
B.北魏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
C.秦灭六国                         
D.明朝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
【参考答案】BAACDC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