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总警卫李国兴 少年英雄排头兵 || 作者 王启明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4-03-27 发布于上海

徐总警卫李国兴

少年英雄排头兵

作者  ‖  王启明



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70周年大庆即将在我县举行,而我一生中崇敬的老红军李国兴同志已辞世18年了。为了悼念这位老红军,仅以自己所知所闻,记述他一生不平凡的经历和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

李国兴,乳名兼曾用名海娃,汉族,1922年7月14日出生于四川省营山县老林子乡老林子村。幼失双亲,依其姑母过着孤苦伶仃、寄人篱下的苦难生活。1931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湖北黄安组成,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1932年春,部队在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途经该村时,年仅10岁的李海娃趁扩大红军之机,硬嚷着要参加红军。徐向前念其失去父母,贫苦可怜,遂破格收下他,并编入警卫连,专门喂马、养马、拉马,作为首长的勤务兵。从此,童年的李海娃就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走进中国革命的大家庭。他天真无邪、机灵勇敢、忠厚勤快,深得首长和战士们的喜爱。1934年,已有二年军龄的李海娃肩挂盒子枪,背着小背包,手拉大战马,神采奕奕地走在行军路上。每到驻地,添草喂马,挑水饮马,为首长们打扫房间,端饭送水,尽职尽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红军战士。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为了策应中央红军北上,实施了嘉陵江战役,歼敌万余人。这时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决定放弃川陕革命根据地向西转移。5月初,红四方面军和地方武装及苏区机关人员8万余人开始长征,长征路上,李海娃已是警卫营中的一位班长了。他和大家一起,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以百折不挠的斗志,历经百战,在枪林弹雨中多次受伤。他终于在1936年10月9日随徐向前、陈昌浩领导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到达会宁县城。随后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张国焘率红军总部、中共中央西北局及总直属队到达县城,受到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红一师师长陈赓、政委杨勇及红一师、红十五军团红七十三师指战员的热烈欢迎。10月10日,徐向前、陈昌浩、李卓然联名致电中革军委:“一、二、四方面军的大会合已经胜利实现了……”这些热烈欢腾的场面,14岁的李海娃不仅亲自参加了,而且也忙碌地工作着。红四方面军常受到国民党部队的截击和飞机炮弹的轰炸。1936年10月下旬,李海娃随总部西渡黄河,在河西走廊作战惨遭失败。在一次战斗中,他头部被弹片炸伤,因流血过多而失去知觉。醒来时,躺在一个姓陈的老大娘的家里。承蒙老大娘收留和精心照料,三个多月后伤即痊愈了。在这段日子里,海娃和大娘建立了母子般的友情,可是他仍然向往着革命,想念着如父如母的徐向前总指挥。遂不顾欠儿欠女的老大娘百般挽留,流泪告别了老大娘,踏上了寻找红军队伍的艰难路程。他一路上受尽了剑风刀雨、晨霜夜露、讨吃讨喝之苦,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队伍。1944年冬,流落到会宁柴门乡阳坡村王川社(当时此地为定西所辖)一带,给人拉长工、打短工,时间最长者为王家放羊四年之多。

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李海娃分得田地,落户到我们社,即现在的会宁县柴门乡张堡村李沟社。土改时,办农民夜校,方取名李国兴。他为人正派老实,乐于助人,深得村民之爱戴。由于不识字,加之因受伤过重引起大脑反映迟缓,一直没有担任过大队、生产队重要职务,但他以一个革命战士的标准要求自己,对党在各个时期的政策均能积极拥护、带头执行。1955年春,李国兴与阳坡村李家坪的胡玉花结为夫妻,1956年生一男,名李振忠。我们队山大沟深,居住分散,有“七沟八梁一个深涧沟”之称,他正住在深涧沟对面李家坪。每当干旱之年,要到很远的地方担水,加之他结婚后不几年,妻子就患上肺结核。家境贫寒的他,多年来,一直过着贫困和不顺心的日子。

1963年,点上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李国兴担任了我们生产队的贫下中农组长和大队贫协委员。但是他从不以老红军身份而自傲,仍然在队里忠实干活,能吃苦耐劳。当时我曾任过几年会计、团小组长,负责学习事宜。在组织青年学习时,请他讲红军长征故事,以对青年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从不多讲,只说他是徐向前元帅的警卫班长,在历次战斗中前后共挨了八枪一炸弹。张堡中学校长请他为学生做报告时,他也是同样的讲法,所以当年的学生至今还说他是“八枪一炸弹”。1964年,胡玉花的病情渐转沉重,当时大队药铺的账上已累计欠款达600元。没有办法解决还款,他便请我和王政(我叔父)给徐向前元帅写信,请求老首长帮助解决他的困难。当时我们考虑这信不好写,见他实在太困难,硬着头皮才写了信。不几天,国防部办公厅立即回信,并给县政府、民政局通知,及时地解决了他的实际困难。这事才使大家确信李国兴平时所讲述的真实性了。胡玉花不幸1965年病逝于县医院,民政局解决了其全部住院费和安葬费大约600元。妻子逝后,他产生了回老家的想法,同时想见一下当年抚养过他的姑妈。我们立即给四川省营山县武装部写信,取得联系后,于1971年李国兴在会宁县、营山县政府的帮助下回到离别40年的老家,并且定居。后因我外祖父冯兆祥同他有连襟之亲(外祖父妻胡玉莲、李国兴妻胡玉花系亲姊妹),故至今还保持着两家通讯关系。因而得知李国兴逝于1988年之秋,享年67岁。

李国兴同志虽然只是一个平凡普通的红军战士,而且还是因伤落伍的战士,可是他从10岁起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革命事业身挨八枪一炸弹,了血,吃了苦。可是革命胜利后,他没有享受上应有的老红军的待遇和补,令人惋惜!今天,在他老人家85岁诞辰之日谨以此文表示深切的怀念!

作于2006 年夏月


作者王启明,生于一九四四年十月二十日。一九五八年因父逝而失学,时系高小毕业生。曾任小学教师,后凭自学知识从事民俗活动并在本县和周围县写了家谱近五百册。由国家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为其写成的《家谱集锦》一书颁发了收藏证书。现为白银市书法协会会员,白银市诗词楹联协会理事!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