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是一个很适合办学的地方

 课程教学研究 2024-03-28 发布于浙江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讲,小规模学校完全没有什么办学优势。但是,如果从教育的角度讲,小规模学校的优势也是存在的,是应该被重视的。

一、规模优势。小规模本身就是优势。

学校规模小,生均活动空间大,下课以后,儿童可以在宽阔的校园里撒着欢地肆意奔跑,这很符合儿童的成长天性。我们根本不考虑学生会被撞着,摔着,踩踏事故。小规模学校的学生人数少,师生关系亲密、融洽,有利于儿童身心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距离比较近,师生信息交流的互动性、有效性高。教师比较容易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情绪态度的变化,有利于教师及时给予学生生活帮助或学习支持。2.资源优势(1)大自然是滋养儿童生命的最场域。人类本身来自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天然的亲密感。乡村学校就是离大自然最近的地方。相比城市复杂的社会环境、密集的交通、过度的管控,儿童犹如笼中之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儿童的天性,儿童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低。儿童阶段本是“性本爱丘山”的年龄,乡村学校及社区给儿童带来了极大的生活空间,具有培养健全的人的先天优势。 大自然所孕育的一切都是乡村教育即拿即用的教育资源和宝贵财富。广阔的大自然极丰富了乡村儿童成长的精神营养,激发了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兴趣,有利于提高乡村儿童综合素养。有利于寻获生命安全感,促进其健康、稳定向前发展。乡村教育是一场生命实践,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山水田林湖草、禽畜鸟兽鱼虫,无论是静的还是动的,都能给予儿童心智的启发和认知的收获。大自然总是以最简约、最真实、最健康和最质朴的形式呈现世界,这与儿童的感官、认知需求一致。孩子们在青山绿水中摸爬滚打,丰盈了他们幼小的生命经历,极大地增强儿童未来面对复杂环境、艰难生活的适应力和“免疫力”。

图片

二、村落文化是儿童成长的最佳土壤。

在千百年儒释道文化的影响下所形成的乡村文化不是一种没落文化。而是一种敬天畏地、尊礼崇文的文化,这是一种成熟的、高级的人类文化。乡村居民千百年来聚居形态还创造了阖家团聚、和睦相亲、邻里相帮、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等文化内涵。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高度成熟的文明素养和生活艺术。有祠堂、有学校、有土地公公,反映了我们传统的耕读文化,体现了中华儿女的孝道、睦邻、爱家、爱乡、有文化、重道德、懂礼仪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青春密码。人与人之间贫富混居,对人的称呼也很有亲情,如表叔表婶、王家妈妈、李家婆婆,大院小院相连,孩子们出门就成群结队的玩耍,也就有了青梅竹马,过门亲家这种居住形态,孕育了人们的友好的品质。新中国成立75年来,农村学校始终是师资、教育水平、教育资源最差的地方,但是却培养了当今社会上最活跃、最坚硬的那一群人。当前,我们目之所及的工农商军行政各领域都有他们活跃的身影。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些人都有大自然和村落文化给予了他们最丰厚的滋养。当前在社会上很流行的华德福教育、蒙氏教育,其实就是在城市的高楼里或者郊区制造一个人造的大自然环境而开展的教育,我们这以上的数十代人,包括钱伟长、钱学深、郭永怀、孔子……都没有上过幼儿园,其实,我们幼儿时代是在世界顶级的豪华幼儿院落大自然幼儿园毕业的。

图片

三、小班小校是教育变革的最佳场域。

人性化和个性化是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人性化的最大特点是尊重受教育者内在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任何生命个体都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个体,其在生理、心智、情感等方面均有其内在发展的要求。个性化教学是以受教者的个性差异为重要依据,以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目标的教育。个性化教学的前提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相信学生,充分依靠学生。在学习的进度上,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在学习方法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但是,大班大校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这可能是这么多年,我们在推动教育改革,却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吧。

总之,好教育不是用钱可以堆出来的,好学校也不是用钱就可以建成的。就像锋利的宝刀并不是在豪华的宫殿里煅造出来的,而是在普通的铁匠棚子里打出来的一样。所以,乡村是一个更适合办学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