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上下五千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一葉一如来 2024-03-28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图片

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不巴比伦)、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文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这是最早诞生的四个大型文明。

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文明约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诞生,相对早一些,那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前面没有古字呢,因为其他三大文明在演进过程中要么文化和宗教没落而消失,要么外族入侵而灭亡。只有中国上下五千年一脉相承,未曾消亡。而且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更具浪漫色彩。

中国的历史在远古时期没有文献记载,上下五千年历史,从大禹治水后,他建立了夏王朝(公元前廿一世纪)才有了朝代的记载。公元前二千多年,到东汉光武时期起元,到现在二千多年;共是五千多年。夏朝以前的事不是很确切,只能靠传说。

从上古时期开始,人类就对自然界未知现象加以幻想,进而将这些无法理解的未知领域通过神话故事表现出来。许多民间叙事作品经常用“自古盘古开天地”作开篇语,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神,盘古神话是中华民族最原始、最完整、最古老的创世神话。

盘古开天辟地神话的书是三国东吴的徐整所作《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极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以此衍生了“八卦”理论。也由此可以推断,“先天八卦”是在盘古死后,根据其“阴阳”理论推演而来。(《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相射、八卦相错)。

因此,盘古“开天辟地”是《易经》思想理论体系形成的起源,由此建立起了“阳”(“天” )与“阴”(“地” )这个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和谐统一的概念(“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 ),这是《易经》思想的理论基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在盘古时期就诞生了“天、地、人”“三才”思想。

图片

图片

河南省桐柏县被成为盘古文化的根源地。当地的“盘古庙会”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传说盘古九月初九生日,三月初三归天,于是人们建了不少庙宇来纪念始他。湖南省耒阳市三架乡盘古庙,建于唐哀帝天佑二年(公元905年)。河北省沧州市青县大盘古村盘古庙,建于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

图片

自《盘古》开天辟地创世以来,先后有华胥与伏羲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神农鞭药黄帝与蚩尤夸父追日后稷播种尧皇让贤蚕神的故事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舜的故事鲧伯取土大禹治水牛郎织女等一系列优美浪漫动人的神话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这些神话故事体现了古人在对宇宙如何形成及进化发展的探索精神,象征着古代劳动人民与自然抗争的智慧、可觉察出其中既有天真的想像又有朴素科学的成分。上列中国诸神创世造人,建屋取火、部落婚嫁、百草五谷、豢养家畜、种地稼穑等等一切为人民生活所做的准备全部完成了,神话时代到此为止。

我们常说三皇五帝,自己是炎黄子孙。可三皇是谁?五帝又是谁?

其实三皇是上古时期,很长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三个极为优秀的部落首领,他们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带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由于年代极为久远,且本就为传说,无从考证,所以导致了很多种版本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夏朝始于公元前2070年,第一位君王是我们周知的“尧舜禹”中的禹,在禹之前,或者说夏朝之前,是中国神话时代的三皇五帝。他们率领民众开创了中华上古文明现代考古发现了这一时期的大量文化遗址后人把他们奉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英雄业绩。

图片

读《二十五史故事》

盘古开天,三皇治世,五帝定伦。

三皇:燧人氏(燧皇)、伏羲(羲皇)、神农氏(炎皇)。

五帝: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Dìkù)、唐尧、虞舜。

定伦:制定条例法规。

燧人,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人,公元前44644354年,距今约6400年。

伏羲,燧人氏之子,风姓。

神农,即炎帝,生于历山(今湖北随州),姜姓,号神农氏。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图片

【炎帝与黄帝】据说当时神农氏炎帝权威逐渐衰落,各地诸侯缺少约束,自相残杀,百姓受苦,而炎帝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于是公孙轩辕组建军队去讨伐那些暴虐的诸侯,很多诸侯归附公孙轩辕。炎帝见自己失势,想用武力打回来,与公孙轩辕展开大战,结果炎帝大败。炎帝见自己打不过公孙轩辕,很多诸侯也不听自己的号令,于是和公孙轩辕握手言和。之后公孙轩辕又打败了残暴的蚩尤部落,杀了蚩尤,于是诸侯们纷纷奉公孙轩辕为天子,即黄帝,取代了炎帝的位置。后来炎帝和黄帝两人关系变得非常好,他们俩一起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后来的中国人自认为是他们的后代,所以自称“炎黄子孙”。

【禅让制】

尧禅让:尧没有立自己的儿子丹朱为继承人,原因是尧认为丹朱顽劣、凶恶,最终立大家公认的舜为继承人。

舜禅让:舜的儿子叫商均,和丹朱一样,是个不孝子,舜不放心把天下交给他,最后决定立禹为继承人。

禹禅让: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禹学尧、舜,立皋陶为继承人,但皋陶死得早,后来又立伯益为继承人,但伯益辅佐禹的时间少,功绩也少,诸侯们都去朝见启。相传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以上都是传说,且不同的史书说法不一,不必深究。

如果说三皇还是人类传说的构想,那么五帝就开始正式走入正史,被列入司马迁的《史记。从三皇时代开始,祖先有了人的样子,过上了人的生活之后,在古人眼中,也就是成了人类的始祖源头,因此《史记》才从五帝时代开始说起。司马迁也不是不知道三皇,只是他的著述习惯决定了,他不确定的内容,不好轻易写进书中,从这个角度上看,五帝的内容,在以司马迁为代表的两千多年前的古人眼中,基本是可信的。

因此,按照司马迁的记载,五帝的第一位是黄帝,第二位是颛顼,第三位是帝喾,第四位是尧,第五位是舜。在五帝时代,应该离现在大概是四五千年前左右,这也是我们一直所谓的,中华有五千年历史的一大原因,当然,按照可考的,更为严谨的出土文物划分,有些专家坚持三千七百年中华史一说。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所著的《中国通史》中,对“三皇五帝”的认定基本是这样的:三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我们就以这个版本来了解我们中华文明的源头----三皇五帝。

图片

一、三皇

三皇时期大约跨越了前仰韶--大地湾文化时期(前4564--4354年)和仰韶文化时期(前4354--3579年)。上古时期由于人族前期非常弱小,且没有术法,所以经常被作为食物,但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因为燧人发明了钻木起火,伏羲发明了八卦,神龙尝百草,教会了人们种植五谷三人都对华夏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被后世人奉为三皇。而且,根据种种传说显示,可以大致推测出三皇所处的年代为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所以,把燧人伏羲和神农奉为三皇,也比较贴近史实。

燧人取火给予了温暖和熟食;伏羲渔猎开创了圈养和储存;神农百草开创了医药和种植此三皇为人族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为人族立足和壮大起了关键作用,加速了人族成为天地间的主角。

图片

1、燧皇

燧人氏,名允婼为燧明国国君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河北保定(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为华胥氏之夫是伏羲氏和女娲氏之父。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燧人氏时期为前仰韶--大地湾文化时期。

燧人氏对后世文明的贡献: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成为中国古代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以来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中国火文明,被后世奉为“火祖”。华夏文明有文字记载用火的历史始于燧人氏。

图片

    河南商丘市燧皇陵-燧人氏(火祖)墓

图片

2、羲皇

伏羲氏,又号太昊、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伏羲氏为燧人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一世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

伏羲是古代传说里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伏羲氏对后世文明的贡献:伏羲氏处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他开启了仰韶文化时期。中华民族始祖伏羲面对天自然,地自然,人自然,取法自然仰观天象,为天宇立心,确立北极,通观满天星辰,晓达七曜纬虚,天行健自强不息。俯察地法,上象下形,暗合天道,呈现五行丽地,地势坤厚德载物。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旁观鸟兽鱼文,天地人物性为一体,动中取静,静观其动,有中之无,无中生有,宜天地人物事时之利。于是推演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阴阳布道,破释宇宙密码,剖马得天数,戏作河图,抱龟环绕,妙制洛书,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肇启人类文明,世界文明谁能逾越!

图片

    河南省淮阳市太昊陵伏羲墓

图片

3、炎皇

神农氏,有九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曲阜和河南洛阳。一代神农氏是伏羲与女娲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当时的炎帝朱襄氏的领地(相传炎帝为姜氏部落首领,因善用火,故称炎帝。朱襄氏有三代首领称炎帝,被神农氏打败后,炎帝之称专属神农氏,朱襄氏在伏羲去世后曾与女娲共治天下。),首次在一定范围统一了中华民族。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神农八世之墓。相传拥有水晶肚的神农氏尝尽天下百草,才发现了哪些草是有毒的,但因为在尝试过程中,有些草药的毒性被神农氏化解,但最后一种叫做断肠草的植物被神农氏吃下去之后,毒性无法化解,神龙最后也被毒死,不过这种说法只是人们的猜测,史料并没有相关记载。

神农氏对后世文明的贡献:汉族民间“神农尝百草”之说,神农氏为民医病登山采药,尝遍数百种草药。神农氏发明茶叶发现五谷,发明耕种之术,教会人们制作农具、种庄稼、饲养禽畜、制陶纺织,他带领人们完成了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田耕的历史转变,实现了从蒙昧到文明的过渡,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跨越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等为掌管医药及农业的神祇,不但能保佑农业收成、人民健康,更被医馆、药行视为守护神。

炎帝神农氏末期,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叛变,天下大乱,华夏部落世系因此中断,仰韶文化时期也就此终止,“三皇”时代结束。

图片

     陕西宝鸡市 炎帝陵陵寝

图片

三皇时期还有一个重要人物需要说一下,就是女娲氏。

女娲氏,又号娲皇氏,是燧人氏之女、伏羲氏之妹兼妻子,一代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当时的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有的版本也把女娲氏列为三皇之一,依据吕思勉先生《中国通史》的说法,她虽不在“三皇”之列,但她是三皇时期的重要人物,曾有女娲补天之说传说中她是对人类有大功德之人。

三皇时代末期发生“蚩尤之乱”,炎帝神农氏联合当时已崛起的黄帝发动涿鹿之战打败了蚩尤,但在之后的阪泉之战中炎帝又被黄帝打败,臣服并退居南方,黄帝夺位,开启了五帝时代。

二、五帝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五帝时期也就是龙山文化时期(前2697--2015年)。

图片

1、黄帝

五帝之首,有熊氏,又号轩辕,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听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今河南新郑)在涿鹿之战后迁都涿鹿(今河北张家口涿鹿县)。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一致华夏部落与降服东夷、九黎族而一致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乐律、创医学等。

关于黄帝陵墓位于何处,史上有两个版本,一是河北涿鹿,依据的是《山海经.海外西经》。其实在上古时期,黄帝陵地点很明确,历代帝王都要远道来涿鹿祭拜黄帝。遗憾的是,到了后来,因许多朝代定都中原,距离涿鹿黄帝陵太远,在古代交通工具不发达,千里迢迢到涿鹿祭拜黄帝,实在是困难多多。第二个版本是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自西汉起,人们都以陕西桥山陵为黄帝陵了,直到今天都是到此地祭拜黄帝。

黄帝对后世文明的贡献:1、统一了中国各部落,建立古代国家体制;2、提出以德治国,“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施以德政;3、制定确立度量衡;4、发明制作箫管,形成早期音乐;5、养蚕以丝制衣服;6、创立中医,后世传有《黄帝内经》;7、命令仓颉发明文字;8、在荆山(在今天河南三门峡灵宝)铸鼎,显示了青铜冶炼文明;9、发明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图画、著书、祭祀、婚丧、棺椁、坟墓、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10、农业生产实行田亩制。可以说黄帝时代一系列的做法为后世朝代管理天下奠定了基础。

图片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的黄帝陵

图片

2、颛顼

颛顼本名乾荒,号高阳氏,又号黑帝、玄帝。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在天神传说中是主管北方的天帝。定都于穷桑(今江苏沭阳),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又定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阳)。颛顼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国语·楚语》说颛顼是继少昊之后主政。《列子·汤问》说法亦同:“共工氏与颓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山海经·大荒东经》神话中说少昊育颛顼于东海。后来的虞()、夏、秦、楚都成了他的后代,变成黄帝系下与帝喾并排两系中的一系,变成中华民族帝喾(kù)

颛顼对后世文明的贡献:1、制历法,以3651/4日为回归年长度,29499/950日为朔望月长度,十九年七闰;2、黄帝分九州,颛顼创制九州,即确定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九州的名称和分辖区域。自颛顼起,古代中国就形成了区域的概念,疆域一说自此延续下来。

图片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乡颛顼帝喾陵(俗称二帝陵)

图片

3、帝喾

姬姓,名俊,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故号高辛氏,黄帝曾孙。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部落是夷人的一个分支,与颛顼部落有近亲关系,帝喾后来继承颛顼为东夷部落集团的首领。是《山海经》里天帝帝俊的原型。姬俊的祖父玄嚣(少昊)是黄帝元妃嫘祖的长子,父亲名叫蟜极。姬俊5岁时(前2270年)受封为辛侯,15岁(前2260年)辅佐叔父颛顼,前2245年(颛顼78年)颛顼死后,时年30岁的姬俊继承帝位,成为天下共主,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当年改元为帝喾元年。前2245—前2176年在位,深受百姓爱戴。享寿100岁;死后葬于故地高辛,建有帝喾陵位于河南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春秋战国后,被列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帝喾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商、周两朝先祖,帝挚、弃、契、帝尧之父。

帝喾对后世文明的贡献:1、迁都于亳,民生上使得人民免于洪水之患,政治上便于彻底解决不安分的共工氏余部;帝喾科学探索天象,物候变化规律,划分四时节令,指导人们按照节令从事农畜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华夏农业出现一次伟大的革命,农耕文明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3、创作出《九招》之乐和笭、管、埙、帘等新乐器;4、帝喾大公无私,而且倡导诚信,明察善恶,为历代帝王所推崇,到了现代,仍有积极意义。帝喾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缔造了上古时期的太平盛世。

图片

    河南省商丘市高辛集帝喾陵

图片

4、尧帝

陶唐氏,后世很多称唐尧。复姓伊祁,名放勋,古唐国(今山西临汾尧都区)定都于北塘(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帝喾与庆都之子。尧为帝喾第四子,帝喾之后长子帝挚继位,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尧。十三岁辅佐帝挚。十五岁受封于唐国(今山西临汾市)。二十岁取代帝挚,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团结亲族、联络友邦、征讨四夷、统一华夏。爱民勤政、富而不骄、怒而不烦、仁德如天。主政期间,派鲧治水,制定历法,整饬百官。在位70年时,访遍天下贤士,得到舜,把权位和女儿都传给了舜。前2089年,去世,病逝于雷泽(今山东菏泽),安葬于谷林,谥号为尧,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皆发生于这一时期。被司马迁视为“最理想的君主”。

尧对后世文明的贡献:1、开始建立国家政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按各种政务任命官员,在我国历史上

第一次建立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为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2、制定历法,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设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3、发明造酒;4、创造围棋。尧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禅让于舜。

图片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大阳镇尧帝墓

图片

5、舜帝

舜,有虞氏,后世很多称虞舜,姚姓,妫氏,名重华,字都君,诸冯(今山东诸城)人。定都于浦阪(今山西运城永济),建立有虞国,舜为黄帝的九世裔孙生而重瞳,孝顺友爱,善于制陶。得到四岳推荐,经过重重考验,得到唐尧的认可与禅位(《竹书记年》和《韩非子》中并不记载为禅让),即位之后,虚怀纳谏,惩罚奸佞,流放四凶(共工、獾兜、三苗、鲧);任贤使能,百业兴旺(皋陶管理五刑,大禹治理水利、后稷主管农业、契主管五教),开创了政通人和的局面,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部落联盟首领。晚年听从四岳的安排和建议,禅位于大禹,乘车巡行天下,卒于苍梧郡,葬于九嶷山,谥号为舜,史称帝舜、虞舜、舜帝。

舜对后世文明的贡献: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舜帝是中华道德文化的鼻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成为推动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捩时期的重要推手,成为中华文化三座里程碑之一。

图片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 九嶷山舜帝陵

三皇五帝时代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三皇中的神农炎帝和五帝中的轩辕黄帝并称炎黄,被世世代代中华儿女视作祖先,中华儿女常自称为炎黄子孙。如果说三皇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启蒙时代,那么五帝时代中华文明已发展到了相当程度,很多的文明成果至今为人们所享用。

为什么是“三皇五帝”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为什么是“三皇五帝”,而不是“三皇六帝”或“六皇九帝”?

因为“三皇五帝”既不是神,也不是哪一个具体的部落首领,而是代表、是隐喻。它代表什么呢?

“三皇”即为天皇、地皇、人皇,隐喻天道、地道、人道,实际上就是人们关注研究的对象。

“五帝”即为“五行”,隐喻“金木水火土”,代表着认识论、方法论。

因此之故,才有了“三皇五帝”之说;亦因此之故,“三皇五帝”才有了若干不同版本。“三皇五帝”到底是谁不重要,认识到它是世界观与方法论,才是重要的。

“阴阳五行”作为认识论,与一分为二的辩证法完全不同。它认识的世界,不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不是此消彼长,而是相生相克、相爱相杀的生态体系。

这些只是传统的说法事实中华文明不止五千年一般来说这个五千年是从大禹治水那时算起的大禹治水的时间根据目前的考证应在公元前2200多年也就是距今4200多时不过五千年文明之说早已有之,以当时的学术水平自然不能考证得很清楚因此只能大概地说五千年了为什么说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

  八分钟看完中华五千年版图变化,震撼人心!

最近,夏商周断代工程己经取得突破性成就。专家己公布了《夏商周年表》,确定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黄帝事夏一千年左右。这样算来,从黄带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

一般讲文明史,是以城、青铜和文字为标志的。考古工作者已在河南淮阳发现了一座属于黄帝时代的古城遗址-平粮台古城遗址,在这里发现了标志文明的青铜和文字。就文字而言,通常把甲骨文看做是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估计距今三千年左右。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发现了黄帝时代的骨刻文字,专家认为这才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科学家还发现山东大波口文化中晚期陶文与商朝的甲骨文有一脉相承的迹象,估计陶文距今约五千年。19935月,考古工作者在山东的一座古城遗址中又发现了一种与甲骨文差别较大的陶文陶文是刻在陶片上的,有11个宇,分五行排列。第一行3宇,其余各行皆2字,文字大小均匀,笔划纤细。陶文距今也接近五千年。专家们还发现了河图和洛书。河图刻有一到十个自然数排列图形洛书刻有一到九个自然数排列图形。这些图形是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龟甲上,人称 '河洛文化'。有人称这是中华文化的源泉。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城头山遗址发现了距今六千多年的古城和祭坛。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遗址的文明程度也有力地证实中国的文明史在五千年以上。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图片

图片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 或陈国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对老子的历史评价:

孔子:“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司马迁:“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 

扬雄:”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搥提仁义,绝灭礼学,吾无取焉耳。”

韩愈:“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 

朱熹:“老子之术,须自家占得十分稳便,方肯做;才有一毫于己不便,便不肯做。”

林希逸:“若老子所谓无为而自化,不争而善胜,皆不畔于吾书。其所异者,特矫世愤俗之辞,时有太过耳。”

王夫之:“天下之言道者,激俗而故反之,则不公;偶见而乐持之,则不经;凿慧而数扬之,则不祥。三者之失,老子兼之矣。”

胡适:“老子的最大功劳,在于超出天地之外,别假设一个'道’。”

图片

图片

老子墓在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西约3公里西楼观西300米

图片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公元前551928日~公元前4794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在中华文明演进的大道上,孔子是屹立数千年的指路明灯。数千年来,无论经过多少场浩劫、多少次轮回,经过儒家思想教育洗涤过的、居住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国人,向善的本性从来没有改变。在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中,视道德重于知识,视德行重于才能,视众人重于一己之身,中国人这种求善的文化态度,数千年不变。在淑世理念的统领下,不论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气质,还是尊卑有序的社会伦理,儒家思想就是民族的思想底色,就是中国人的文化标识。汉即是儒,儒即是汉。这一切,都是孔子开辟的。有人讲,孔子和耶稣、佛陀、苏格拉底一样。人类历史上,只有他们才是创建人类生活范式的思想家。

图片

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孔子卒于公元前479年,春秋战国的分界线是以孔子去世那一年为界限,之前的为春秋,之后的为战国。由于周贞定王姬介于公元前476年继位,为了纪年方便,所以就以公元前476年为界,之前的为春秋,之后的为战国。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各国的兼并与斗争,促进各国、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不同族属间的接触与融合。经过这一时期的大变动,几百个小国逐渐并为七个大国和它们周围的十几个小国。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图片

图片

附:三皇五帝年表

燧人氏:简称“燧皇”,约公元前10000年在位,据说在位110

华胥氏:伏羲与女娲之母,为华夏之根、人类共祖

伏羲氏:简称“羲皇”,约公元前7724年在位,据说在位118

女娲氏:简称“娲皇”,即女希氏,伏羲死后即位,据说在位130年;被道教神化为女娲娘娘、后土娘娘…… …… ……

少典:前?-2986年在位

炎帝神农氏:简称“农皇”,少典之子,是第一任炎帝,前2986-2867年在位,共在位120

临魁:炎帝之子,前2867-2788年在位,共在位80

帝承:前2788-2729年在位,共在位60

帝明:前2729-2681年在位,共在位49

帝直:前2681-2637年在位,共在位45

帝来():前2637-2590年在位,共在位48

帝裹():前2590-2549年在位,共在位42

榆罔炎帝:是第八任炎帝,前2549-2495年在位,共在位55

黄帝:少典之子,前2495-2395年在位,共在位101

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前2395-2322年在位,共在位74

颛顼:昌意之子、黄帝之孙,前2322-2245年在位,共在位78

帝喾:蟜极之子、玄嚣之孙、黄帝的曾孙,前2245-2176年在位,共在位70

帝挚:帝喾长子,前2176-2168年在位,共在位9

尧:帝喾次子,前2168-2097年在位,共在位72

舜:瞽叟长子,前2097-2037年在位,共在位61年?

按照史学界的说法至少一万年以上,官方表述很低调,是5000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只讲“下五千年”,按司马迁《史记》上至黄帝下到汉武帝其间三千多年加上汉至今共五千年。不讲“上五千年”,盘古开天,三皇五帝。这是去史的行为,中国历史由西学派控制,如胡适之流讲:“西周以上无信史”,还有人说:“三千年够了,要那么多年干啥?”有人说:“明明老四,为啥争老大?”少数西方机构以双重标准只承认3500年。但这个不重要,中国学术界也很少去争,有人认为话语权不在我手!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世界四大古文明史按照中国考古学术界严谨的断代标准来划分的话,那些标榜超过5000年以上的部分所谓的古文明史,就都是个笑话了,人类的起源和演化是重大世界前沿科学问题。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