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3月28日

 器宇轩安 2024-03-28 发布于湖南

历史上的3月28日发生了三件都与科技有关的重大事件:1899年——英国与欧洲大陆的无线电通信得以实现。意大利物理学家G·马可尼在英国南福兰角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用来与法国维姆勒之间的通信,两地距离为31英里。几乎同一时期,俄国物理学家波波夫也独立地进行了无线电通信实验并获成功。从此无线电波穿越天空,人类通信开始跨入一个崭新时代。

1910年——法国工程师亨利·法布尔在南部马尔提格附近首次成功完成水上飞机的飞行测试。

1921年试验性的Caproni Ca.60水上飞机,一共有9片机翼

2008年——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类最早的录音于1860年被记录在煤烟纸上,这段最早录音是由一名年轻女子演唱的18世纪法国民歌《致月光》,持续时间仅为10秒。

另有两大灾难:1979年——美国东部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厂发生炉心熔毁事故,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污染。系史上首起核电厂重大安全事故。事故发生后,全美震惊,核电站附近的居民惊恐不安,约20万人撤出这一地区。美国各大城市群众和正在修建核电站的地区居民纷纷举行集会示威,要求停建或关闭核电站。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政府不得不重新检讨核动力发展计划。核工程师出身的时任美国总统卡特很专业地处理了这起事故。

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浦东、浦南区域因新冠疫情开始大面积封城,几天后扩大到全市并最终持续两个月之久。

出生人物:1613年——清孝庄文皇后,皇太极妃嫔、顺治皇帝生母。孝庄文皇后先后辅佐前清三代帝王,对满族的入关,灭明帝国和巩固对汉族的统治发挥了一定作用。又礼遇汉人,吸取金、蒙古之教训,并对西方知识较为尊重,对康熙帝起极大之启蒙作用。另外一方面,孝庄经常被历史学家拿来跟清末的慈禧太后来作比较。她的手段高明、才能出众,但却不恋栈权位,对少年康熙的政策颇有指点,但从未越俎代庖;为清朝国力打下基础。

清初以来一些野史中记录了孝庄文皇后下嫁多尔衮之事。南明反清志士张煌言曾作诗讥讽:“上寿觞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迎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讽刺给太后的寿酒变作了喜酒,不少稗官野史以此为据捕风捉影,更有《红楼梦》中隐含此事“草蛇灰线”之说,然真实度均颇低。

1862年——阿里斯蒂德·白里安,法国政治家,11次出任法国总理,以对德和解、非战公约和倡议建立欧洲合众国而闻名于世。系192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1868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苏联作家、政治活动家马克西姆·高尔基。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以及他后来发表的自传性质的作品。都无一例外把自己描写成一位出身底层的劳动人民,但是不少学者对此都比较质疑。例如伊万·蒲宁(193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俄罗斯作家)就说:“一个关于他的神话。为什么宣布那些他是最伟大的天才的出版社,出版他的多达几百万册的作品的出版社不提供他的传记”。按他的观点,高尔基并没有完全把自己的真实生平告诉读者。而据《布洛克豪斯词典》记载,高尔基出身于一个“完全的”资产阶级家庭。蒲宁还认为高尔基声名远播的背后存在某种隐秘因素,“已经有多少年的世界声誉了。这种声誉就其无功受禄而言是完全不可比拟的,它是建立在不仅是政治上的、而且也是在许多其他情况(例如,群众对他生平的完全不知情……)汇集的基础上的,而对于享有者来说则是无法估量的幸运。”

高尔基一夜成名的例子在俄罗斯文学界是独有的。但是他成名的原因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华。梅什科夫认为还另有原因:首先,“人们对他(自说自话的)这些不平常人生经历感兴趣”。另外,当高尔基以“流浪汉”身份用“有教养的语言,而且是诗一样的语言”向那些所谓的“正派人”叙述自己悲惨的不幸时,“他们是多么吃惊”这种现象不单单是文学的,它不是用文学的方式打动人们的。”而苏联官方意识形态对高尔基的评价到了言过其实的地步,同样有着某种政治考量在里面。高尔基作为革命前的左派作家是布尔什维克的老朋友,但在十月革命后初期因同情被镇压的孟什维克和其他派别的社会主义者而一度与布尔什维克闹翻。他抗议对知识界的大逮捕,尤其对俄共政府1918年1月武力解散全民参选的议会并屠杀抗议的工人感到痛心疾首,把这一天比为沙皇时期的“流血星期日”。并激愤地写下“来复枪驱散了近百年来俄国最优秀分子为之奋斗的梦想”等文字,成为著名的“不合时宜”者,而于1921年出走国外。

但是随着苏联政权的日渐巩固,苏联工业化成就与国力的发展引起了他的民族主义认同,尤其是国外生活的不顺利等种种原因,使得高尔基在1920年代后期逐渐“转弯”。开始不断回国参观。在斯大林异乎寻常的隆重“礼遇”下,他终于在1931年回国定居,从此“痛改前非”,从“不合时宜”者转变成为斯大林在意识形态方面重要的宣传家。基于“补偿式表忠心态”,高尔基此时在宣传上特别高调。大清洗的初潮时期,他以“敌人不投降,就叫他灭亡”的名言。对无数“人民的敌人”(许多是他过去的朋友)落井下石。血流成河的清洗高潮虽然是在他死后,但对舆论的制造他无疑“功”不可没!

关于晚年高尔基的争议甚多。即使在批判斯大林的人中也形成了两种相反观点;一种认为高尔基晚年一直在以曲折的方式与斯大林斗争,甚至他的死都可能是斯大林所害。另一种认为他晚年完全听命于斯大林,是后者的奴才与工具。事实上人是复杂的。高尔基的“痛改前非”不能说一点没有真正思想转变的因素,但个人利益的权衡是主要动机应当毫无疑问!

逝世人物:1584年——莫斯科大公,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沙皇伊万四世,终年54岁。

1905年——中国清朝大臣、爱国诗人、外交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民俗学家黄遵宪(字公度),终年57岁。工于诗,喜以新生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作为政治改良运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诗歌改良运动,其倡导者虽为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等人,但最早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上给 “诗界革命”开辟道路的是黄遵宪。系“诗界革命”的主将,力倡“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主要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朝鲜策略》、《治法》、《人境庐集外诗辑》、《黄遵宪与日本友人笔谈遗稿》等,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近世诗界三杰”之冠、中日友好的先驱使者。同时也是客家人的一代诗宗。他曾辑录了客家民歌9首,收入《人境庐诗草》之中,大大地提高了客家歌谣的社会地位。与黄遵宪为世交的梁启超(黄遵宪名作“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即为《赠梁任父母同年》)说:“公度之诗,独辟境界,卓然自立于二十世纪诗界中,群推为大家”。孙中山先生对他的评价是:“黄遵宪是做大事,不是做大官的学者”。

黄遵宪曾于1882年至1885年出任清政府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亲眼目睹了1884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但是并没有启迪他思想革新,反而使他愈加保守。黄遵宪作诗《纪事》记载了美国总统大选的情况和感触,得出了“共和政体万不能施行于今日之吾国”的结论!

1941年——饱受抑郁症及战乱折磨的英国杰出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伍尔夫投水自尽,终年59岁。被称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及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在一战与二战之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最知名的小说包括《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等。

伍尔夫不幸的生活经历使她如含羞草一般敏感,又如玻璃般的易碎,她是优雅的,又是神经质的,一生都在优雅和疯癫之间游走。有人这样描述弗吉尼亚,准确地把握住她的精神气质:“她的记忆有着隐秘的两面——一面澄明,一面黑暗;一面寒冷,一面温热;一面是创造,一面是毁灭;一面铺洒着天堂之光,一面燃烧着地狱之火。”

后世关于伍尔夫的研究大多关注于三个方向:女权主义、忧郁症病史及同性恋倾向。2002 年,出现了一部以伍尔夫在写《达洛维夫人》期间故事为题材的电影《时时刻刻》(系伍尔芙为《达洛维夫人》所起的暂时篇名),影片女主角妮可·基德曼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不过有些研究伍尔夫的学者对影片中的伍尔夫形像非常不满。

1943年——被誉为“浪漫派最后一位作曲家”的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享年70岁。是一位出生于俄国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临终前加入美国籍。

拉氏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他的作品甚富俄国色彩,充满激情、旋律优美,其钢琴作品更是以难度见称。他的创作深受柴科夫斯基影响,有深厚的民族音乐基础,旋律丰富,擅长史诗式壮阔的音乐风格;主要作品有第二、三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等。钢琴对小时候的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件惩罚工具,据说其母惩罚小拉赫玛尼诺夫时,会要求他坐在钢琴底下。拉赫玛尼诺夫因患有一种遗传病,身材高大,拥有一双巨大的手,左手能轻易按到跨十二度的键盘,故此并非所有人能演奏他的作品。水星上位于27.6° N, 302.4° W的陨石坑以他的姓氏命名。

2023年——日本作曲家、钢琴家、歌手、唱片制作人和演员坂本龙一,享年71岁。与细野晴臣、高桥幸宏合组前卫乐队——黄色魔术交响乐团,对迷幻浩室和合成器运动有着开创式的世界影响,并以追求多元化的风格影响着电子音乐流派。曾获得奥斯卡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格莱美奖和两次金球奖的殊荣。他最成功的电影音乐作品包括《末代皇帝》(1987)、《小活佛》(1993)和《荒野猎人》(2015)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