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民日报》:“教育好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无论父母赚多少钱,取得多大的荣誉,都比不上教育好自己孩子的荣光。”

 月上疏林 2024-03-28 发布于河南
文/月上疏林



做父母的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求大富大贵,能平安健康地长大,成年后能够自食其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对于父母来说就是最大的成功。

所以《人民日报》说:“教育好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无论父母赚多少钱,取得多大的荣誉,都比不上教育好自己孩子的荣光。”

但是,如今的孩子跟多年前物质匮乏的时候不一样了,现在虽然物质越来越丰富,但孩子们也越来越不快乐。而且他们对家长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李玫瑾提出的心理抚养。也就是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提供更多的养分。

那么,我们要避免成为哪种家长呢,或者说哪种家长对孩子的伤害最大呢?

一般来说,家长分为三种,第一种就是放任不管的或者叫静待花开。这种家长或许是觉着自己能力有限,就给孩子提供最基本的物质保障,教给他一些简单的为人处世的原则问题。这种家长能打个及格分。

最理想的就是给孩子爱与自由的。但这需要家长有极高的学习和反思能力,能够与孩子一同成长。


最可怕的就是那些好为人师,又爱控制型的。如果他们再很优秀,那对孩子来说就是灾难性的。北大教授徐凯文(心理学博士)曾花费大量精力,对出现自杀倾向的学生做了家庭内部分析,试图分析什么职业的父母,更容易让孩子在信念毁灭中,选择自杀。

非常抱歉,答案是:中小学教师。

当爹妈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少走弯路,恨不得把所有的正确答案都告诉他们,然后让他们一直正确下去。但他们恰恰忘了,人生是由各种体验组成的,自己的一个个的体验才证明了自我的存在。酸甜苦辣都要尝一尝。就像那一句话,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一个事无巨细都被安排的孩子,不出问题才怪。

最好的陪伴就是当已经告诉他前面有坑,有雨,孩子还执意前往的时候,给他备好雨衣雨鞋。在他受伤回头的时候,父母温暖的包容还在。

就像《悉达多》中的悉达多对智慧的佛说的那样,没有人能从别人的教导中找到解脱。在您彻悟的时刻所悟到的一切,没有法子能用言语教导给别人。彻悟了的佛的教导中蕴含着许多东西,教导了人许多东西:怎样正直地生活,怎样避免邪恶。但是这个清晰可敬的教导有一样东西没有包含到,它没有包含大智大慧的世尊自己经历的秘密——有别于千千万万个人的他独自的秘密。

我无法判断别人的人生,但我自己的人生由我来判断,我必须选择和拒绝。

我曾经在书中看到一个例子,说一棵小树,因为干旱,把叶子卷起来,避免更多的水分流失。更大几率的生存下来。第一个园丁看到了,立马浇水。第二个园丁比较懒,选择了不作为。小树自我疗愈。最终也熬过了干旱。第三个园丁觉得一棵小树,哪能把叶子卷起来呢,最正确完美的姿态是叶子舒展,迎风起舞嘛。但是他又不知道小树需要浇水,就强行把叶子一片一片的给掰开。

于是,前两种情况,小树活了下来。最后一种情况小树干枯死去。

要相信孩子的自我疗愈能力,如果大人不去横加干涉,大多数人是可以度过心理危机的。

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最起码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吧。

记得小时候,父亲从县城给我买回来一本《全国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如今还记得是紫粉色的封面。书籍贫乏的年代,我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翻看,甚至许多内容能够背下来。

灯光如豆的晚上,还能给他们背诵出来。也靠着这些素材,虽然数学成绩被碾成渣,语文成绩却一直很好。这也算一点点赖以自信的资本吧。

所以爱阅读的孩子, 会找到自己除了成绩之外的支撑点,行事也不会偏激,人生也不会错到哪里去。

爱与自由,最少给孩子一样。但给自由,不是那种撒手不管,静待花开。大是大非,还是要告诉孩子。该立的规矩还是得立。在非原则问题上不要横加干涉,多给他们一些选择的权力。慢慢学会放手。毕竟,人生的路还是需要自己走的。再牛批的爹娘也不可能陪伴他们一生。

以上,与友友们共勉!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哈!




点亮在看,才能看到更多文章推送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