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个药对,应对各种过敏

 新用户6492XJVX 2024-03-28 发布于山西

图片



小编导读

图片

中医药配伍,千百年来承载着中医智慧的结晶,其中蕴藏着许多奇妙的组合和效果。本文将带您一探中医药配伍的奥秘。麻黄与生牡蛎、紫苏叶与防风、鱼腥草与白鲜皮、徐长卿与牡丹皮、五味子与乌梅、黄芪与防风……这些配对不仅能协同作用,还有科学原理支持。您将了解到不同药物配伍的机制,以及在治疗皮肤症状、过敏反应等方面的疗效。让我们一起领略中医药配伍的魅力吧!

1.麻黄与生牡蛎



禤国维认为小剂量麻黄(6~8g)配伍生牡蛎疏风止痒效果好麻黄辛温,具有疏散风寒、宣肺散邪之效。牡蛎咸寒,具有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制酸止痛之功用。二药伍用,牡蛎之敛可防麻黄宣透太过。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麻黄具有抗过敏作用,其水提物和醇提物可抑制嗜酸性细胞及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过敏介质。牡蛎为高钙物质,其水煎剂中含Ca2+,而Ca2+有抗过敏止痒的作用。故两药同用具有协同效应。常用治一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等。

2.紫苏叶与防风



紫苏叶辛,温,偏燥,具有疏风、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之功,且能改善胃肠道功能。防风辛甘,微温,不燥偏润,本品浮而升,为祛风圣药,具有祛风解表止痒之功效。二药相配增强发散功效。对食鱼蟹后引发过敏症者,用紫苏叶可解鱼蟹之毒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紫苏叶的热水提取物对ConA 和化合物48/80诱导的大鼠肥大细胞,组胶释放有中度抑制作用。防风煎剂给小鼠灌胃,可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二药相配可增强免疫功能及抗过敏作用。常用治疮疡初起、瘾疹、皮肤瘙痒症等,对海鲜过敏者效好。

图片

3.鱼腥草与白鲜皮



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利尿之功效。白鲜皮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之作用。鱼腥草归肺经,使湿热从小便而出;白鲜皮归脾胃经,可清除胃肠道之湿热,二药相配,上下作用,共奏祛风除湿止痒之功效。当年禤国维下乡巡回医疗时目睹当地老农患急性荨麻疹,用鲜鱼腥草汁搽皮损,风团旋即消散。禤国维颇受启发,日后诊病多用此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鱼腥草之挥发油具有显著的抗过敏作用。常用治各种由过敏因素引起之皮肤瘙痒或疮疡中期有感染倾向者。

4.徐长卿与牡丹皮



徐长卿具有祛风止痒、活血之功效。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之功效。二药合用可增强活血祛风止痒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徐长卿和牡丹皮均含有牡丹酚,牡丹酚对I、Ⅲ、Ⅳ型变态反应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常用治各种风燥血热(血瘀)之红斑、丘疹、鳞屑及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图片

5.五味子与乌梅



乌梅生津止渴,涩肠止泻,具有敛阴作用。五味子酸能收敛,苦能清热,成能滋阴,性温,但温而不燥,具有敛肺滋阴、生津敛汗、宁心安神之功效。乌梅归肝、脾、大肠经,走下焦。五味子入心经。二药合用,上下作用,加强敛阴之效,防止虚火过旺而致的瘙痒,常用治各种过敏性疾患,且用于动辄腹泻,汗出患者尤佳。

6.黄芪与防风



防风遍行于周身,祛风于肌腠之间,为风中之润剂黄芪补益脾肺,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且无汗能发,有汗能止,为补剂中之风药。《脾胃论》云:“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乃相畏相使也。”黄芪与防风合用,相畏配对,黄芪得防风不虑其固邪,防风得黄芪不虑其散表,实为散中寓补,补中寓攻。具实卫散风、祛邪固卫之能,有相得益彰之妙,不同于一般的扶正固表。常用治各种辨证为表虚不固者。

中医药治疗过敏,妙用药对轻松驱散变态反应,拥有健康自在的肌肤!还有更多宝藏组合等你来探索,快来一探究竟吧!

图书推荐

图片

《免疫性疾病全国名老中医治验集萃》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该分册分别从医家简介、学术观点、临床特色、验案精选四方面对7位名老中医临床经验进行了阐述。医家简介部分介绍了名老中医的学术背景、地位以及成就。学术观点部分展现了名老中医独特的学术观点及其源流与发展过程。临床特色部分展现了医家诊治的特点,如特色诊疗、常用方药、特殊药物剂量、药物配伍等。验案精选部分则选取了反映医家临床的经典案例,体现了名老中医特有的诊疗思维。该部分通过专家按语的形式对验案进行点评,辨析患者脉证,详解诊断依据,阐释立法思路、药物加减变化等。


图片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