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白点还常见的鱼病,春天最容易爆发,这三样东西同时加入鱼缸立竿见影

 小羊收藏 2024-03-28 发布于甘肃

今天为大家介绍,春天最常见的打粉病。

先说说如何准确区分打粉病与白点病

这对于新手养鱼者来说是一项挑战,因为两者的病症都表现为“白点”,容易导致误诊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进而增加鱼的死亡风险。下面是一些关键的区分点:

首先,观察鱼体的尾鳍。打粉病在初期会伴随尾鳍充血的现象,而白点病在初期并没有这一特征。

其次,仔细观察“白点”的形态。打粉病的“粉状白点”边缘不规则,而白点病的“点状白点”边缘相对规则,这可以作为区分两者的重要依据。

再者,可以尝试用手擦去这些“白点”。白点病的“白点”可以用手轻松擦去,而打粉病的“白点”则无法擦去,这一特性有助于进一步区分两者。

最后,观察鱼的行为。患有打粉病的鱼常常群聚在鱼缸的一角,而白点病并不会导致鱼出现这种现象。

再说说打粉病的病因

打粉病亦称白鳞病或卵甲藻病,是由嗜酸性卵甲藻这一特定浮游植物寄生在鱼体表面而引发的鱼病。这种嗜酸性卵甲藻特别适应在酸性水质环境中生长。当水质的酸碱度维持在酸性范围(pH值在5至6.5之间),且水温处于22至32℃时,这种环境最有利于嗜酸性卵甲藻的生长和繁殖。

然而打粉病的发病条件并非仅由水质偏酸性决定。在实际饲养中,即使水质呈酸性,也并不一定会引发打粉病。值得注意的是,当水质偏酸且密度过大时,打粉病的发病风险会显著增加。这表明,养殖密度过大是打粉病发病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

打粉病的发病过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

在发病初期,鱼体表面并未显现明显的“粉状白点”。此时,鱼群常表现为缩鳍状态,聚集在鱼缸的角落,彼此紧密团聚,并伴随着频繁的快速游动和擦缸行为,这是外寄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通常表明鱼体正受到某种外部寄生虫的侵扰。

随着病情发展至中期,鱼体表面的粘液开始增多,尾鳍出现充血现象。尾背鳍和背部逐渐出现清晰可见的小白点,这些白点随后会逐步向尾柄、鱼体两侧、头部等区域扩散,症状愈发明显。

到了晚期,鱼体从腹部开始充血,并逐渐蔓延至全身。此时,烂尾现象开始出现,这表明卵甲藻已经寄生在鱼的鳃丝上,对鱼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影响,最终可能导致鱼的死亡。

打粉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若不及时治疗,将导致较高的死亡率;二是其传染性极强,容易在鱼群中迅速扩散;三是治疗周期相对较长,需要耐心和持续的努力来控制病情

治疗方法

为了调节水体的酸碱度,我们可以使用小苏打(碳酸氢钠)配合PH试纸来进行。在每次调节时,应确保酸碱度的变化不超过0.5PH值,这里的关键是单位是PH值,而不是0.5克,因为之前有误传为0.5克的说法,这是不准确的。逐步将酸碱度提升至大约8.0,是控制打粉病的关键一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单纯加入小苏打并不足以有效治愈打粉病,这已经是多次网络讨论中得出的共识。

关于粗盐的用量,由于难以精确掌握,我提供一个实用的计量方法:可以使用可乐瓶盖作为参考。每10升水加入一个可乐瓶盖的粗盐量即可。另外,黄粉的用量是每100升水加入1-1.5克,但加入黄粉后,需确保鱼缸避光并增加氧气供应。

在治疗过程中,小苏打、粗盐和黄粉这三样东西可以同时加入鱼缸内,无需等待水质完全调节到8.0。在治疗期间,保持水质的稳定至关重要,因此不需要频繁换水。根据病情的控制情况,我们可以适当进行换水和加药调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