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将发布“外国被盗文物数据库”:这真的不是语序错误

 星河岁月 2024-03-28 发布于江苏

圆明园遭劫掠文物“虎蓥”

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在日前指出,在谴责英国相关拍卖行不道德行为的同时,我们要做好两件事。

第一,是近期将由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外国被盗文物数据库”,在国内市场集中公布外国政府通报的被盗文物信息,这些文物将不得在中国境内进行拍卖。

图片

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

第二,在国内文物方面,在此呼吁大家要更加爱护和珍惜本国的文化遗产,密切关注国家文物局、公安部联合发布的“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网址:http://bdww./home),如果有线索请立刻举报,为国家文物安全做出贡献。

追索海外文物绝不能再让“亲者痛”

4月14日,国家文物局在其官网和官方微博发布了由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霍欣教授所写的《追索海外文物绝不能再让“亲者痛”》一文,文章以“虎蓥”拍卖事件为例,谈到尽管英国拍卖机构的行径已引起多方谴责,但从法律角度来看,现阶段启动法律程序追索并非理性选择。

清十九世纪一对瑞狮形香插,曾流落海外。现入藏中国国家南海博物馆

就国际法而言,当代的两项国际公约虽支持文物原属国追索流失文物,但它们均无法适用于虎蓥。

——《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70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缔结。但该公约仅适用于相关国家加入公约后流失的文物,而英国直到2003年才批准公约,因此无法追索虎蓥;

——《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英国未加入。

图片

国家文物局此前声明

那么,对于国外这种拍卖劫掠、流失文物的行径,我们就只能听之任之吗?相反,文章指出,我们可以做出有力地回应。

对于大多数当代非法流失出境的文物,一旦发现,应及时依据国际条约机制进行追索。

对于历史流失文物,主管机关应及时发声,表明中国立场。此次国家文物局对虎蓥拍卖所做的严正声明,就能为今后可能进行的追索行动奠定基础。

对于非法流失出境的文物,中国的机构和个人应该拒绝参加商业拍卖。近年来海外拍卖市场上中国文物价格飙涨,不少拍卖会最终的竞价都是在中国当事方之间展开,这实在是一件令“亲者痛”的事情。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