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志们,如此至暗时刻,伟人是如何逆袭而上、最后翻盘的?我们都要看!!!

 zweieiz 2024-03-28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毛主席的一生起起伏伏,从来没有放弃过信仰和斗争。即使是在人生低谷时刻,他也在思考救国救民之道。

1936年毛主席曾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到自己当年在北大的遭遇:“由于我的职位低下,人们都不愿同我来往……”,当时主席是经恩师杨昌济介绍,留在北大图书馆做助理员,当时的北大图书馆长是李大钊。助理员的工作实际就是帮忙整理图书、登记借书人信息等杂活。但是正是在这个蛰伏期内,伟人是怎么做的?又有哪些深度思考呢?

图片

1、低谷时刻,重视思考和读书

做图书管理员职位虽不高,但是可以阅读到海量的图书典籍,对于嗜书如命的主席来说,可谓梦寐以求。这段时间,也是其低谷时刻,但却干劲十足,伟人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国外的经典刊物,希望从中获取治国救民之道。与新民学会其他已经留洋的同学相比,他更希望留在国内,弄清和探索国情。

这段时期可谓:读书、思考、看世界!!

图片

2、从教授身上找到救国救民之道

由于工作之便,毛主席可以有机会接触到当时的文化大家诸如胡适、傅斯年、罗家伦等。但是这些文化人或许都很忙,根本不会跟一个图书管理员谈家国大事。

主席后来回忆道:“我对他们抱有强烈的兴趣,可是他们大多数不把我当人看待。我曾经试图同他们交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讲南方土话……”

图片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主席深深地认识到,这些文化人用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打开了另外一扇门,但是他们的本质只是复制西方的理论和体制,并没有联系今日中国的国情和实际。

这是对中国缺乏了解的,也最终不会取得成功。这为伟人后来广泛调查研究以及将理论联系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埋下了很大的思考伏笔。

图片

总之,即使在人生低谷时期,主席都没有放弃信仰和救国救民的思考,他后来一度大声疾呼: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将马列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方能解决中国当下的问题。可谓石破天惊,居功至伟!


S君所写文章,还只是碎片化的思考和应用更系统、全面学习,请购买我们的精品课程,相信这些课程的学习,一定能打通你的任督二脉,活学活用毛选,指日可待(切记:越早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