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学.家具】中国国家博物馆展陈明清家具大赏

 灯下悦读 2024-03-28 发布于广东

2013年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大美木艺——中国明清家具珍品”展览虽然过去已久,但是其中出现了诸多经典的明清家具。

“大美木艺——中国明清家具珍品”展是国博筹备时间最长的一个专题陈列展,虽然过去已久,但是其中展出的经典明清家具至今仍为业内津津乐道。

中国古代高档家具中的主流髹漆家具,西方较系统研究中国家具的第一人艾克旧藏,中国家具的美学和工艺都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今天,我们不妨借“大美木艺”的展陈家具,一起来来看看中国明清家具的美学吧!

01

明晚期 黄花梨一腿三牙镶大理石长方桌

长107.3cm 宽68cm 高86cm

此桌黄花梨木制,桌面攒边打槽镶大理石板心,面下三根托带以承托面心,边抹冰盘沿,无束腰。面下装素面宽牙板,沿边起宽而扁的皮条线,腿间装罗锅枨加矮老,与牙板轮廓相符。直腿圆材,侧脚收分,腿子与左右两侧牙板及外侧角牙相交,俗称“一腿三牙”。此桌造型大方又不失华丽,是明式家具中的典型之作。此桌为艾克旧藏著录于《花梨家具图考》,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

02

明晚期 黄花梨独板面心霸王枨条桌

长81.5cm 宽33cm 高83.5cm

此桌黄花梨木制,桌面攒边打槽装独板面心,面下装三根穿带用以承托面心,边抹冰盘沿。面下高束腰,腿牙以抱肩榫连接,直腿方材,牙板与腿足内侧沿边起阳线。腿子上部内侧装霸王枨,分别连接到面下两侧的穿带上。条桌又称“长桌”,长度一般都超过宽度两倍。此桌亦为艾克旧藏并著录。

01

明晚期 黄花梨圆后背交椅(一对)

长68cm 宽68cm 高110cm

此对交椅后背为圆弧形,三接圈,扶手弯头阔达见方。靠背攒边装板分为三段,上部如意形开光内透雕寿字花纹,中部独板光素,最下部为亮脚锼空起卷草纹阳线。背板与椅圈交接处装波浪形花牙;座面前端减地刻缠枝莲纹;后腿弯转处加透雕如意纹角牙。明代硬木交椅存世数量极其稀少,目前已知的应在二十具以内,这对交椅保存状态原始,基本未经后世动手,配件基本齐全,整套錾花铜活亦为明代原装。成对保存世所罕有,似为孤品。

02

清乾隆 紫檀刻西番莲纹有束腰带托泥扶手椅

搭脑与靠背两侧立柱,鹅脖与手均用闷榫连接,表面均饰西番莲花头及卷叶纹。扶手椅从造型到装饰都受到了欧洲艺术风格的影响,尤其椅身通体饰西番莲纹,是中国家具艺术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典型情况。该对扶手椅是清中期广作家具的精品。

03

明晚期 黄花梨雕寿字纹五接圈椅

长69cm 宽53.5cm 高101.5cm

椅圈使用弯材,以楔钉榫五接成圆弧形,下延至鹅脖处并向两侧外撇,形成扶手。靠背板为独板,上部浮雕有变形“寿”字纹。座面四边攒边框,席心面下有硬屉及两根穿带。座面下正面装劈料做牙板与透雕卷云纹角牙,两侧与牙板相接处则为素面牙头。前腿上延至鹅脖、后腿上延至立柱均为一木连做。四足间装步步高赶枨,迎面枨及两侧枨下装罗锅枨式牙条。此件圈椅原为艾克旧藏,为典型的明代风格。

04

明晚期 黄花梨独板面心云纹牙头二人凳(一对)

长120cm 宽33.8cm 高48cm

这对二人凳座面攒边打槽,装独板面心,边抹立面为混面,向下内敛至底边起阳线。面下装素牙子及云纹牙头,起灯草线。直腿方材,夹头榫腿中间起一道阳线,从上至下,俗称“一炷香”。腿两侧的两根横枨间装绦环板挖“鱼门洞”,挡板部位安圈口。这一对二人凳原为艾克旧藏,造型素雅,装饰线条刚劲有力,又不显呆板,力度把握得当。也有学者认为此对二人凳应是炕案。

01

明晚期 黄花梨有托泥四腿圆香几

直径55cm高88cm

几面用弯材攒边打槽装板,面心由两块半月形材相拼,面下装穿带一根,边抹冰盘沿。面下有束腰,束腰与牙板一木连做,束腰上饰鱼门洞阳线,牙板壸门式轮廓,腿子与牙板插肩榫联结,腿牙沿边起阳线,三弯腿,外翻如意云头形足,下落托泥,有龟足。此香几选材考究整体光素不施雕琢,纯粹以曲线、曲面的变化来体现节奏美感,造型静穆挺拔,是明代家具简约华美风格的典型代表。

02

明万历 朱漆描金百宝嵌庭院人物故事顶箱柜

顶箱缺失,残高仍达2.4米。柜门面叶和合页分别制成八出和六出如意云头式。柜面上、下方和两侧分别装饰百宝嵌庭院祝寿图、胡人献兽图和嵌折枝花鸟纹样,正下方还有“大明万历甲申年制”款,柜边框则满嵌博古图纹样,如此形制古雅的大型柜为同时代少见。

03

明万历 黑漆描金龙纹方角药柜

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另一件药柜组成一对。柜内中心和两侧分别有八方转动式和上下相叠式抽屉各十层,每个抽屉内又分为三格,共可盛放药品140余种。抽屉表面可见金漆墨书药材名称,柜面描金,绘龙纹。柜背面绘“岁寒三友”图,并描金书“大明万历年制”款,做工极为精细华丽,是明代宫廷大漆家具精品。

01

明晚期 黄花梨攒十字连方纹隔扇(十扇)

宽480cm 厚7cm 高266cm

隔扇是中国古代内檐装修的建筑构件,起分隔空间的作用。隔扇可以移动及改装,每件隔扇的上下两端与框间均以榫头固定。此组隔扇为黄花梨木制,由十扇组成,顶端出双榫,楣板及腰板为攒边打槽装绦环板,双面透雕草龙纹,双面工手,动感十足。隔心与裙板以小料攒斗加十字拼成透棂。每扇底部与边框两侧均装有活榫。此组隔扇榫卯严密,做工精细,雕工大气简练,为明代室内构件少见精品。

02

明晚期 黄花梨五屏式麒麟送子纹镜台

长64cm 宽38cm 高92cm

此镜台为五屏式,中间最高,左右各两扇依次递减,并逐渐向内兜转。中扇屏风上部雕人物纹,其余屏心透雕折枝花卉纹。镜支为罕见的原装,开光内透雕麒麟送子纹,外留宽边,不施雕刻。台座足间为壸门式牙子,沿边起阳线。此镜台雕工复杂,线条流畅,其硕大的体量及原装镜支极为罕见,为明代镜台精品。

03

明晚期 黄花梨嵌刻灰彩绘楼台人物纹屏心十二扇屏风

长6.8m 高3.3m

由十二扇单屏组成。每屏扇可分为三部分,顶端楣板透雕福寿字及螭纹,中部屏心装刻灰彩绘人物山水风景图屏条,下端雕福寿字及螭纹。其用材奢华、造型简洁、雕工精湛,为极少见的明代屏风之精品。

总策划丨林育程

编辑丨知木网

资料来源丨 《古典工艺家具》杂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