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科物理学家揭示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该如何理解这个重要科学进展?

 安喜的空间 2024-03-29 发布于上海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华科这项工作的相关研究人员,感谢各位的兴趣和关注。这个工作比较抽象,我试着尽可能通俗地聊聊这个问题。
宇宙之初的大量反物质消失了
首先,我们要先理解,什么是反物质?反物质是指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而反粒子则与粒子的质量相同,但电荷相反。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正电子(电子的反粒子)。当物质和反物质粒子相遇时会以完美的效率湮灭为光子,即转化为100%的纯能量。半克反物质与物质湮灭,释放的能量即相当于一颗投掷到广岛的“小男孩”原子弹,可摧毁一座城市。
图片
图:正负电子湮灭产生光子。
出于对称性的考虑,如果宇宙大爆炸的时候产生了等量的正反物质,那为何今天只观测到物质,而反物质却几乎完全消失了呢?难道反物质像《消失的她》那样,是被谁“杀害”了吗?如果是,谁又来扮演律师“陈麦”,来揭露这掩藏了138亿年的真相呢?
图片
图:《消失的她》剧照。
言归正传,要想理解这一谜题,我们得插上想象的翅膀,回到宇宙最初的起点。起点亦是“奇点”,因为按照物理学家的推测,这一点的时空呈现奇异性,温度、密度等等物理量趋于无穷大,已知的物理定律似乎都在这一点失效了。对于奇点处的物理规律,物理学家还没有建立合适的理论框架去刻画和理解。
图片
图:“宇宙大爆炸”理论描绘的宇宙演化图。
我们的宇宙是“炸”出来的
按照当今的天文学观测和宇宙学理论,物理学家认为,在大爆炸后约10^-35次方秒后,宇宙已经由一个奇点迅速膨胀至一颗西柚这么大(直径约10 cm),并且处在一个温度约为千亿亿亿摄氏度(作为对比,太阳的表面温度只有约5500摄氏度)的环境中。在这个初期宇宙中,各种基本粒子和它们的反粒子——如光子、电子、正电子(电子的反粒子)、甚至是希格斯玻色子等——不断发生激烈的碰撞,产生和湮灭。
宇宙在此过程中继续膨胀,如同一口越来越大的锅,里面煮着沸腾的“基本粒子汤”。由于在剧烈沸腾的“汤”里互相搅拌着,保持动态平衡,粒子和其反粒子的数量应该是相等的。随着宇宙不断扩大,温度逐渐降低,“汤”冷却后,理论上粒子和反粒子应该以相等数量存在。
如果这些数量相等的正反粒子完全互相湮灭成光子,那么宇宙中就只剩下光子在孤零零地跑着——它不会欣赏到跳着维尔纳华尔兹的脉冲双星,不会遇见锻造金属的“宇宙炼金术师”恒星,也不会赶上“一鲸落而万物生”的超新星葬礼,更不会在138亿年后,被一个名为“人类”的会思想的芦苇所捕捉到,解码它身上所蕴藏的远古信息。那将会是一个多么冰冷而又无聊的宇宙!
不完全对称的物质和反物质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猜测,必定存在某些机制,使得粒子和其反粒子的行为有所不同,从而使物质在这场史诗般的对决中战胜了反物质,把反物质“杀死”了,才塑造出今天这么一个璀璨多彩的宇宙。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机制在暗中帮助物质,“杀死”反物质呢?
前苏联物理学家萨哈罗夫(Sakharov)曾对此做出先驱性研究,并且指出,若要产生这种正反物质不对称性,那么必须满足三个关键条件,其中一个,便涉及到CP破坏。[注:萨哈罗夫曾为苏联研制核武器,后转而反对核武器扩散,是类似于美国的奥本海默(Oppenheimer)那样的科学家]
图片
图:爱因斯坦与奥本海默(左);萨哈罗夫(右)。
什么是CP破坏?它实际上是指粒子相互作用中某种离散对称性的破坏。更具体地说,C代表“电荷共轭变换”,亦即将某个粒子变为其反粒子,例如将带负电的电子,变为带正电的正电子;或是把带正电的质子,变为带负电的反质子。而P则是“宇称变换”,它将空间的方向翻转,例如将向左的箭头变为向右的箭头。
因此,CP变换就像是让一个粒子照镜子,而它的反粒子镜像也在做着类似的动作。如果存在某些原因,使得镜子内外的世界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行为,那将会是一个匪夷所思却又极其有趣的现象。
图片
图:C、P以及CP变换(左);CP破坏(右)。
在物理学史上,最早发现破缺的离散对称性是P对称性。当时的物理学家面对着一个谜题:存在两种粒子,它们通过衰变表现出来的宇称相反,然而在其它性质上却极为相似,这就是著名的“θ-τ”之谜。而解开这个谜题的,则是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位先生。他们大胆假设,其实它们就是同一个粒子,只是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所以具有截然不同的衰变模式。
当时,包括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泡利(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内的许多著名物理学家均对此猜想表示怀疑。然而,真正的突破往往在不被看好的地方诞生。宇称破缺的猜想引起了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女士的关注,她通过实验观察钴原子核的衰变,证实了这一猜想的正确性,震惊了物理学界。随后,杨振宁和李政道先生就被授予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图片
图:李政道和杨振宁(左);泡利与吴健雄(右)。
尽管P对称性在弱相互作用中破缺,包括前苏联全才物理学家朗道等在内的科学家们认为,CP对称性仍然在弱相互作用中守恒。然而,1964年,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物理学家们发现了中性K介子衰变中CP对称性的破缺,最终获得了198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有意思的是,上文提到的促使杨振宁和李政道先生提出宇称不守恒猜想的粒子,正是带电的K介子,它们内部均含有一种名为“奇异夸克”的基本粒子。如此说来,K介子确实是“奇异”粒子,因为它总能给我们带来各种意想不到的惊人发现。
图片
图: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
在首次发现K介子的CP破坏后,科学家们又陆续在其它类型的介子系统中观测到了CP破坏现象。然而,对于构成我们日常大部分可见物质的重子物质,比如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其CP破坏却迟迟未在实验中得到证实
我们的理论为未来的实验提供了新思路
基于此背景,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粒子物理理论的科研团队指出,Λb重子的某种衰变模式可能呈现出显著的CP破坏。有趣的是,这种衰变模式的CP破坏效应利用了量子物理学中的一个独特现象——两个跃迁振幅的干涉,类似于电子的双缝干涉实验。由于重子的组分之一底夸克和其衰变产物上夸克耦合的特殊性,这种干涉效应可能会导致在重子系统中展现出较大的CP破坏,为实验物理学家首次发现重子的CP破坏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
图片
图:Λb重子衰变的示意图。
位于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就如同一座Λb重子的“工厂”。其正开足马力,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在大批量生产Λb重子并且精确记录它们的衰变信息。它的其中一个科学目标,就是寻找重子的CP破坏。这同时也为验证华科团队的理论设想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未来一旦发现重子的CP破坏,将标志着CP破坏研究的新里程碑。这对于我们理解宇宙的结构和演化规律,乃至人类自身的起源,都意义深远。
极小与极大的对立与统一
在欧洲核子中心,有一尊由印度赠送的湿婆(Shiva)雕塑。在其上,湿婆跳着灭世与创生的天舞;于其下,质子们以接近光的速度碰撞、碎裂又重组,演绎着产生与湮灭的交响乐。有趣的是,据说在印度文化中,最短的时间单位“刹那”(Ksana)约为0.018秒,最长的时间单位“劫”(Kalap)则长达数十亿年。大多数粒子的寿命短于“一刹那”,而宇宙的年龄却又远超“一劫”。
图片
图:欧洲核子中心的湿婆雕塑(左);质子对撞产生各种粒子(右)。
对CP破坏的研究,宛如一座桥梁,将极小的粒子与极大的宇宙巧妙连接起来,仿佛一条无始无终的“衔尾蛇”。
图片
消失的反物质到底去哪了?我们尚未有答案。但是,可以借用“数学界的亚历山大”,大数学家希尔伯特的一句名言:“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We must know, we will kno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