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5年大授衔时18位“三八式”开国少将都有谁?你知道吗?

 哈哈狮的信箱 2024-03-29
1955年大授衔时18位“三八式”开国少将都有谁?你知道吗?

1955年大授衔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叫做“长征不下校,抗战不上将”。“长征不下校”,主要是为了照顾那些参加过长征的红军三大方面军及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老战士,如果按照当时授衔的规定,这些文化低、职务低但却为中国革命流过血、负过伤的老红军有些甚至连评尉官的条件都不够,于是,干部部门经过研究决定,授予这些老红军以少校军衔,于是就有了“长征不下校”的说法。

而“抗战不上将”,则是指在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后参加八路军、新四军的干部,如果没有特殊贡献的,原则上不能授予将军军衔。于是就有了“不红不将”的说法,就是说,没有参加过红军的资历是不能授将官军衔的,当然这里面不包括如吕正操上将、万毅中将这样在抗战中率部起义或弃暗投明的原国民党将领,更不包括陈明仁上将、董其武上将这些在解放战争中率部起义的国军将领。

一般公认的说法是,有6位在1938年前后参加革命、军政双优、德才兼备但资历尚浅的“三八式”干部,在1955年首次授衔时被授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他们是殷希彭、傅继泽、梅嘉生、高存信、李曼村和李震,这在首批授衔的800多位少将中可谓是百里挑一。但经笔者多方查证,“三八式”少将远不止6位,至少有18位甚至更多,这里还不包括像范明、王振乾这样的在1937年之前就已经入党或入团,后从事地下工作或潜伏工作的“卧底将军”,他们有一些共同之处,即都是受过中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这也说明了“学历很重要”!另外,他大多数都是燕赵子弟,因为当年他们的家乡就是抗战的最前线。现将他们的简介分享如下,如有疏漏,欢迎大家补正:

1955年大授衔时18位“三八式”开国少将都有谁?你知道吗?

殷希彭少将 在1955年授衔的800多位开国少将中,1938年后参加革命并入党的屈指可数,而像殷将军这样的“博士将军”更是凤毛麟角。殷将军早年留学日本,获病理学博士学位。1931年完成学业后回到河北省立医学院任教病理学教授。1938年在八路军冀中军区卫生部长张珍的动员下,毅然放弃高薪厚禄,携手术刀从戎,在他的带动下,他的同事学生很多都参加了八路军,他的两个儿子参加八路军后在抗战中先后牺牲。1942年他和印度援华医生柯棣华一起入党。1939年,白求恩大夫来到冀中抗日根据地,与殷希彭结识,他极为赏识殷希彭的才学,便向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推荐了殷希彭。当年6月,殷希彭便被调到正在筹建的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任教,担任教务长。

白求恩大夫临终前,还把自己的医疗器械箱赠送给了殷希彭。抗战时期,殷希彭历任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教务长、副校长、校长,晋察冀军区军区卫生部长。为八路军培养了一大批卫生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这些人成为解放战争和建设新中国事业中的骨干力量。解放战争时期,殷希彭任华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兼华北人民政府卫生部部长。建国后,历任第一军医大学校长,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院长,总后卫生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4年12月5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4岁。从参加八路军到逝世,在长达36年的时间里,殷希彭从来没有离开过军队卫生工作岗位,为我国军事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955年大授衔时18位“三八式”开国少将都有谁?你知道吗?

宫乃泉少将 宫乃泉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医学家、军事医学教育家、战伤外科专家。他的经历和殷希彭少将有些相似,1928年,18岁的宫乃泉考入英国教会创办的奉天医学院,1935年毕业后,先后在山东省邹平县医院、福州协和医院当外科医生。抗战全面爆发后,素怀“学医救国”之志的宫乃泉准备奔赴延安但延安方面希望他能去新四军,因为那里比较缺少医生。于是,宫乃泉到汉口找到了新四军办事处,叶挺军长接见了他。1938年2月,在江西南昌,他和沈其震一起组建了新四军军医处,沈其震任处长,他任主任。1940年入党,后历任江北指挥部卫生部部长,新四军2师卫生部部长,新四军卫生部副部长,成为新四军的“四大名医”之一。

1938年秋,著名记者史沫特莱由重庆到皖南新四军军部作战地新闻采访时与宫乃泉成为朋友,她称赞的新四军的卫生工作时说:“这是我在中国看到的最好的军医院,我要向全世界宣传你们,呼吁他们来支持你们”。1945年,宫乃泉主持创办了新四军军医学校(后改为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培养了大批医护人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卫生部部长。济南解放后,他将白求恩医学院与山东省立医专、齐鲁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山东医学院,由他兼任该院的第一院长。建国后,宫乃泉在上海组建军事医学科学院并出任第一任院长。后历任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了少将军衔。1975年4月20日在沈阳病逝,终年65岁。

1955年大授衔时18位“三八式”开国少将都有谁?你知道吗?

傅继泽少将 傅继泽的起点很高,1938年3月进入孙毅创办的晋察冀军政学校学习,4月入党。结业后被派到张仲瀚领导的津南抗日自卫军工作,任津南抗日自卫军独立第2旅参谋长,独2旅是一支地主武装,不久即被萧华率领的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收编。傅继泽调任运河支队参谋长,和他一起在独2旅工作曾任政治部主任的康伯明任运河支队政治部主任(1955年康伯明被授予上校军衔)。傅继泽后历任冀鲁边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渤海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兼山东军区警备第8旅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11师师长,第33军99师首任师长。建国后,调入海军任华东海军第一舰艇大队长兼政委和第六舰队参谋长。1951年初奉命创建中国第一支潜艇部队,任潜艇学习队队长兼政委,率队驻苏军舰队学习三年。1954年6月19日,以旅顺潜艇学习队为基础,海军第一支潜艇部队——海军独立潜艇大队在青岛成立,傅继泽任大队长兼政委。后历任潜艇第一支队支队长,海军潜艇部部长,海军副参谋长,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南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1991年8月30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3岁。

1955年大授衔时18位“三八式”开国少将都有谁?你知道吗?

梅嘉生少将 梅嘉生的经历和傅继泽有些近似,起点也很高,他早年曾考入国民党陆军军校,抗战全面爆发后军校南迁,梅嘉生回家乡丹阳拉起一支武装,加入中共党员管文蔚在丹阳组织成立的丹阳抗日自卫总团。1938年7月,管文蔚部接受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的改编,改番号为新四军挺进纵队,对外称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梅嘉生任第4支队司令员。不久,挺进纵队第1、第4支队合编第3团,梅嘉生任团长。

后任新四军第1师3旅参谋长,苏中军区第2军分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苏中军区副参谋长,第一军区副司令员,新四军第1师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4纵参谋长,第23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建国后,1950年4月,时任华东军政大学第3总队总队长的梅嘉生被任命为越南军事顾问团参谋长、第一副团长,参加援越抗法。回国后,历任海军航空部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东海舰队副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1993年9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1955年大授衔时18位“三八式”开国少将都有谁?你知道吗?

高存信少将 高存信是辽宁开原人,其父高崇民先生曾任张学良将军的秘书,解放后曾任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九·一八”事变后,高崇民携全家流亡北平,在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下,高存信毅然投笔从戎,进入黄埔军校第十期炮兵科学习。毕业后到东北军炮6旅任排长。卢沟桥事变后,国军一触即溃,高存信“打回老家去”的梦想被严酷的现实打碎,这时传来平型关大捷的消息,又让他看到了希望。在父亲的帮助下,1938年1月,高存信拿着周恩来的亲笔信奔赴延安,在抗大任军事教员。9月入党。此后他历任东北干部队指导员(队长张学思),冀中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晋察冀军区炮兵干部训练队队长。

晋察冀军区炮兵旅旅长,华北军区炮兵第2旅旅长,华北军区特种兵部队司令员。建国后,历任华北军区炮兵司令员,志愿军炮兵司令员,解放军军事学院炮兵系主任,炮兵学院院长,炮兵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高将军戎马一生,见证了人民炮兵的发展历程,为我军炮兵现代化及炮兵院校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96年12月17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1岁。同为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的陈锐霆少将和高存信将军的经历相似,只不过陈锐霆在1937年3月就秘密入党了,率部起义时已经是团长了。另外,还有白天少将,1940年投奔八路军时,已经是国民党第93军少将参谋长了,所以只能按起义将领对待了。

1955年大授衔时18位“三八式”开国少将都有谁?你知道吗?

李震少将 李震早年曾考入清华大学,后投笔从戎,1936年12月加入牺盟会办的山西太原民训团,1937年8月入党。抗战时期,历任山西平定教导5团指导员,冀西游击大队2大队政治处主任,太行军区直属游击大队政委,八路军第129师新编11旅32团政委,太行军区第4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29师386旅13团政委,太行军区第6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第6军分区临时大队政委,晋冀鲁豫军区第6纵队18旅政委。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来到汝河北岸,前有大河和强敌拦路,后有追兵尾随而来。生死关头,本来担任后卫的6纵18旅改作前锋。

刘伯承对18旅旅长肖永银一字一顿地大声说:“肖永银!狭路相逢勇者胜!你明白吗!” 肖永银和政委李震率18旅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英雄气概,用刺刀为中野劈开一条血路,这一仗让身经百战的刘帅念念不忘,临终前还呼唤着肖永银的名字!李震后升任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第12军副政委。建国后,1951年入朝作战,任第12军副政委、政委。回国后,李震升任第三兵团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上任之时,老搭档12军军长肖永银推心置腹地对他讲:“我们一起干了八年,你是个大才,将来可能当大官……你很能干,但有一个缺点,别人谁也不会说,只能我讲。你看风向,将来当了大干部,就危险了……政治斗争不能看风向。”

之后,李震官运亨通,历任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文革伊始,公安部7个副部长被打倒5个,只好从部队抽调干部充实。1966年9月,李震调任公安部常务副部长。1973年10月21日,时任公安部部长的李震少将吊死在公安部大院地下热力管道里,时年59岁。1977年3月,在公安部党组给中央的报告中称:据调查,李震因追随谢富治积极参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在林彪问题败露后,畏罪自杀。有好事者将王近山认定为小说《亮剑》中主人公李云龙的原型,李震自然也就成了政委赵刚的原型,虽然有些牵强,但也说明李震是很有能力的,否则,以其资历1955年也不会扛上将星。

1955年大授衔时18位“三八式”开国少将都有谁?你知道吗?

李曼村少将 李曼村1932年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受到共产党人赵健民、王文轩、姚仲明等人的影响,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毕业后回乡任教。1938年在家组织抗日武装起义,被推举为章丘人民抗日救国军司令。1938年3月入党,率所部编入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任六支队21中队中队长。抗战期间,历任山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特务营3连连长、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八路军山东纵队3旅2团政委,清河军区清西军分区政委,渤海军区第三军分区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第三军分区警备第7旅政委,山东解放军第7师政委、第11师政委,华东野战军10纵29师政委,三野第28军83师首任政委。

1949年10月24日,第28军所属三个团共九千余人渡海进攻金门,发起金门战役,在岛上苦战三昼夜,因后援不继,全军覆灭!这是解放军战史上仅有的一例。其时,第28军军长朱绍清、政委陈美藻皆因病不在军中,此役由副军长肖锋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指挥。金门失利,身为政治部主任的李曼村似乎没有受到影响,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而1928年参加红军、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萧锋却直到6年后才晋升为少将。建国后,李曼村历任第28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第三政治学校校长兼政委,第二政治干部学校校长兼政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军事学院副政委,国防大学副政委等职。1996年8月25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9岁。

1955年大授衔时18位“三八式”开国少将都有谁?你知道吗?

李福泽少将 李福泽出身豪门,是个标准的“富二代”,父亲还是青岛啤酒厂、张裕葡萄酒厂的大股东,家有房产二三百间。李福泽早年曾考入北平汇文中学,1935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后因参加进步组织被学校除名,转入大夏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学习。1937年9月赴延安入陕北公学学习,12月入党。

后奉命回家乡组织抗日武装,李福泽骗父亲说要出国留学,其父大喜给了他一大笔钱,李福泽用这笔钱招兵买马拉起了一支游击队,自任队长,后历任八路军鲁东游击队参谋长,鲁南第1区队区队长,山东纵队第8支队1团团长,第1旅1团团长、旅参谋长,山东军区第3师参谋长,鲁中军区警备第3旅旅长。抗战胜利后赴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4纵11旅旅长,4纵参谋长,第41军参谋长。塔山阻击战中,时任4纵参谋长的李福泽协助纵队司令吴克华运筹帷幄,调兵遣将,虎踞塔山,未让敌军越雷池半步。建国后,历任第41军副军长,中南军区司令部军训处处长、作战处处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兼作战处处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58年调任国防科委第20训练基地副司令员。1962年基地司令员孙继先调离,李福泽任代理司令员,后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兼第20基地司令员。一次,林总到基地视察,在欢迎人群中一眼认出李福泽,奇怪地问:“你怎么在这儿?”李福泽告知自己在导弹基地已工作四年了。林总称赞道:“你是大学生,搞这个事情行,搞这个事情行!”将军扎根大西北16载,期间参与指挥发射过中国第一枚近程导弹、第一枚中程导弹、第一枚核导弹、第一枚远程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文革中,有人在基地搞起了“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将军放话:“什么四大五大,我们这里打卫星最大,卫星打不上去,一切都扯淡。”将军因此被称作“西霸天”!1996年12月24日,“导弹司令”李福泽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将军逝世后,遗骨分为两处安葬,一处在酒泉东风航天城。另一处在塔山,和当年参与指挥塔山阻击战的4纵司令员吴克华中将、政委莫文骅中将、副司令员胡奇才中将、政治部主任欧阳文少将、12师师长江燮元少将、34团团长焦玉山少将、34团政委江民风少将以及在塔山阻击战中牺牲的烈士们埋在了一起。

1955年大授衔时18位“三八式”开国少将都有谁?你知道吗?

仲曦东少将 仲曦东早年闯过关东,后回乡考入济南高中,1937年9月入党,后奉命回黄县发动抗日武装。抗战时期,历任山东纵队五支队军政干校政治处主任,胶东大众日报总编辑,山东纵队第五支队政治部主任,胶东军区第一分区(东海军区)政委。仲曦东博学多才,作报告从不打稿,张口便讲,而且声音洪亮,极富有感染力。

抗战胜利后,美海军第7舰队两栖特遣队司令巴尔贝中将率队欲在烟台登陆,时任烟台党政军民统一行政委员会书记的仲曦东奉命与之与谈判,谈判中仲曦东义正辞严地驳斥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留下了“仲铁嘴舌战巴尔贝”的佳话,也为他日后从事外交工作埋下了伏笔。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警备4旅政委、第6师政委,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政治部主任,第27军政治部主任。建国后,历任第32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南京军事学院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1年转业到外交部工作,成为共和国的一位“将军大使”,先后任驻捷克大使、驻坦桑尼亚大使,期间主持了坦赞铁路的修建工作。回国后任外交部副部长、中非友协会长。1984年6月5日在北京病逝,享年69岁。

1955年大授衔时18位“三八式”开国少将都有谁?你知道吗?

孙瑞夫少将 孙瑞夫原名孙正谊,1930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一二·九”运动中是法学院的学生代表。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12月入党。1938年1月,参加胶东特委领导的威海起义,被任命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大队长,后任胶东军区北海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9纵27师师长,三野第27军81师首任师长。1950入朝作战,回国后升任第27军第三任军长。后历任空军高射炮兵指挥部副司令,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4年6月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62岁。

1955年大授衔时18位“三八式”开国少将都有谁?你知道吗?

李耀文少将 李耀文将军虽然是1937年4月入党,但他却是典型的“三八式山东老八路”,虽然起步不高,但进步却是最快的。李耀文原名张锡绅,山东荣城人,高小毕业后在家乡荣城县图书馆任管理员,开始阅读进步书籍。1938年1月,张锡绅化名李耀文参加了山东省人民抗日救国军,后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山东军区警备第4旅政委,鲁中军区第9师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8纵23师政委、8纵政治部主任,第26军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第26军政委(军长张仁初),1950年入朝作战。

回国后,任济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年仅37岁。1958年秋,时任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的李耀文与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上将、干部部部长陈美藻少将一起下连当兵,他的《当兵日记》在解放军报上连载。1970年奉调进入外交部工作,驻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大使、驻马达加斯加大使,成为共和国“将军大使”中的一员。1980年回到军队系统任海军政委,1988年3月指挥南沙海战。1988年9月,解放军恢复军衔制,70岁的李耀文被授予上将军衔,他是首批被授予上将军衔的17位高级将领中唯一的一位海军上将。1990年4月退休,2018年4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1955年大授衔时18位“三八式”开国少将都有谁?你知道吗?

刘春少将 刘春在北平中学读书期间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7年11月入党。抗战时期,历任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山东纵队第四支队教导大队教导员、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15师教导一旅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科长,鲁南军区3团政委,鲁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副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8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政治部主任,第22军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华东军区炮兵副政委、政委。

1952年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炮兵指挥所政委。回国后,历任南京军事学院炮兵系政委,宣化炮兵学院副政委,炮兵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1年11月,刘春调入外交部,历任驻老挝首任大使,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首任驻土耳其大使,驻坦桑尼亚大使,驻埃及大使,外交学院院长等职,成为共和国的一位“将军大使”。2007年8月17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9岁。

1955年大授衔时18位“三八式”开国少将都有谁?你知道吗?

刘秉彦少将 刘秉彦1931年加入左联,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次年参加过“一二·九”运动,1937年12月入党。抗战期间,历任冀中人民自卫军独立第一团特派员,冀中军区第五军分区组织科长、政治部主任、团长,九分区33团团长,九分区副参谋长,十分区参谋长、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2纵队参谋长,第20旅旅长,第69军206师首任师长。建国后,任华北军区防空军司令部参谋长、代司令员,军委防空军副参谋长入朝作战。回国后,历任国防部五院副院长,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导弹总局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第八机械工业部常务副部长,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开拓者之一。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1年后任河北省省委书记、省长等职。1998年7月21日在石家庄逝世,享年83岁。抗战时期,时任冀中第十军分区司令员的刘秉彦与政委邝伏兆领导军分区军民在冀中平原开展地道战和地雷战,打的日军闻风丧胆。二人相约:“我们两个以后死了,一个埋在大清河岸,一个埋在永定河岸,仍然为平津保三角地带的人们站岗!”1996年旷伏兆中将逝世,骨灰撒在了原冀中十分区司令部所在地的河北省雄县米家务,两年后,刘秉彦少将来了,来完成他们的生死约定。

1955年大授衔时18位“三八式”开国少将都有谁?你知道吗?

王兰麟少将 王兰麟将军大概是1955年被授予少将中唯一一位出自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的开国少将。山西决死队是抗战中一股重要力量,从中走出了80多位共和国将军,当然其中半数是成立之初我党派入的红军干部,而另一半则是晋冀鲁豫地区的爱国青年学生,他们基本上都是1961年和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的,这也印证了“抗战不上将”的说法。笔者没有查到王将军的具体入党时间,但从他的简历中分析,他曾参加牺盟会创办的山西国民兵军官教导第2团,进入决死队后入党,决死队是1937年8月成立的,因此推算,他应该是1937年8月以后入的党。

抗战期间,王兰麟历任决死第4纵队11总队3大队大队长,山西新军203旅20团团长,决死第4纵队参谋长,晋绥军区第六军分区参谋长,晋绥军区教导团副团长兼教育长。解放战争时期,任雁门军区参谋长,晋绥军区独立第5旅参谋长,一野第3军9师参谋长。建国后,历任西南军区副参谋长,第7军参谋长,第一高级步兵学校训练部部长,西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第一步兵学校校长,训练总监部军校部副部长,总参谋部军校部副部长,成都军区副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8年3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1955年大授衔时18位“三八式”开国少将都有谁?你知道吗?

马卫华少将 马卫华1936年曾考入阎锡山太原军官教导团,算是科班出身。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马卫华由太原回到家乡唐县参加抗日民主政府工作。1938年3月入党,任唐县游击大队大队长,在唐县、曲阳一带发展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后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第42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42团的前身是晋察冀军区游击军,是由1938年8月起义的伪军“平汉线警防队”3纵队6区队改编而成的,司令员王溥即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中关敬陶团长的原型。科班出身的马卫华很会打仗,会打巧仗。1943年在保卫神仙山战斗中,他带领一个连队趁日军早晨出操时机进行突袭一举歼灭几十个日本鬼子,炸毁日本飞机一架。1943年12月,马卫华率42团两个连和一个机枪排伏击一个日军运输大队,共毙伤日军百余人,42团无一伤亡。

第二年,在保卫麦收战斗中,马卫华部遭日军重兵包围,最后关头,他毅然跳下悬崖,身负重伤,后得救脱险。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32团团长,第4纵队11旅参谋长,华北军区4纵12旅副旅长,第64军192师首任师长。建国后,任第64军参谋长入朝作战,后任第64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回国后,历任第64军副军长,第66军军长,北京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在职期间,带病参与组织国庆35年阅兵仪式。1985年8月24日在北京病逝,享年66岁。

1955年大授衔时18位“三八式”开国少将都有谁?你知道吗?

张西三少将 张西三出身于地主家庭,1924年考入大名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即大名七师),后因祖父患重病,无人操持家业,无奈辍学返乡,一面操持家业,一面兴办教育。后被推举为守望队队长,抵御盗匪。1937年10月,张西三带领部分守望队员参加了中共直南特委书记刘大风创建的河北民军第四支队,任第三中队队长、作战参谋、支队参谋长。1938年5月入党,后调任成安县抗日政府第一任县长。

抗战期间,历任冀南军区三分区参谋长,冀南军区一分区路南支队政委,冀南军区一、二分区参谋长,冀南军区参谋处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南军区独立第5旅参谋长,晋冀鲁豫军区第10纵队第29旅副旅长,桐柏军区副参谋长,二野第58军参谋长,河南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建国后,历任中南军区军政干校校长,河南省军区参谋长,中南军区防空部队司令员,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6年1月3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1岁。张西三的夫人金伯文系东北抗联名将李兆麟将军的遗孀。

1955年大授衔时18位“三八式”开国少将都有谁?你知道吗?

黄远少将 黄远将军是开国将帅中为数不多的广东籍开国将军之一,自幼随经商的父亲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因其母亲是日本人,黄远还精通日语。后来他在复旦大学所学的专业是法语,后又在战争年代自学了俄语,可奇怪的是,象黄远这样掌握四国外语的人才,建国后居然没有去外交部工作,实在可惜。黄远1931年参加“左联”,后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外国文学系,为响应北平“一二·九”运动,黄远参与组织上海学联和复旦大学学生救国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奔赴延安,1937年12月入党。抗战期间,历任八路军野战军政治部民运部干事、宣传部宣传科科长,主编八路军总部《前线》杂志,后调任山东军区敌工部副部长。

抗战胜利后,任山东军区政治部联络部部长,1946年任军调处济南执行小组副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政治部敌工部部长,第三野战军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建国后,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兼任敌工部副部长,先后两次入朝指导志愿军开展瓦解敌军工作,并参加了板门店谈判。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8年以后,任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国防部第10研究院政委,国防工委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政治学院副教育长等职。1992年6月3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1岁。

1955年大授衔时18位“三八式”开国少将都有谁?你知道吗?

谢云晖少将 谢云晖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任北京大学学生会执委、组织部部长、北平学生联合会组织部部长,并参与发起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后因参加“一二·九”运动被捕辍学。1937年12月入党。1938年初受组织委派,到皖南第七战区川军刘湘所部开展工作,刘湘死后,谢云晖找到四川老乡陈毅,参加了新四军,历任新四军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军部战地服务团副团长,苏北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教育长,抗大第五分校政治部主任。谢云晖与陈毅元帅颇有些渊源:参加新四军后,他曾给陈毅当过秘书;由于和陈毅长得有几分相似,不止一次被张冠李戴地误认作陈毅军长;他还为陈毅与张茜牵过红线。

抗战后期,谢云晖任新四军6师16旅48团副政员兼政治处主任(团长王必成),第1师第3旅8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8纵政治部副主任。8纵后改编为华东野战军1师,谢云晖为政治部副主任,因无主任,政治部工作由他主持 ,他首创“立功运动”,《解放日报》三次发表短评,号召全军推广。后任华东野战军4纵政治部副主任,三野第23军政治部主任。建国后,调任第九兵团干部部副部长入朝作战。回国后,历任第20军政委,南京军区装甲兵政委,成都军区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2年1月6日,谢云晖少将在南京逝世,享年89岁。而这一天恰好是陈毅元帅逝世30周年的祭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