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透支自己,是成年人的顶级自律

 富书 2024-03-29 发布于北京

文|鸳尾蓝

世间万物,凡事皆有限度。一旦超过了限度,日后就需要自己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来偿还。

无意间在知乎上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要怎么样做,才算得上自律的最高境界?

评论区里通常这样的回复居多:自律就是按照条条框框,严格要求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曾几何时,我也很赞同这种说法。

直到参透《周易》中那句:“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物极必反,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才恍然明白,克制自己只能获得短暂的利益,取舍有度、适可而止才能细水长流。

所以,一个人只有做到不透支自己,才算得上顶级的自律。

透支健康,是最大的愚蠢

您是否听说过“100-1=0”这个定律?

其实不难理解:一辈子辛辛苦苦积累了一生的财富,可倘若失去了健康,一切都是空谈。

乍一听,像是老生常谈。

毕竟,20多岁时,我们曾仗着年轻通宵熬夜;30多岁时,我们为工作推杯换盏;40多岁时,我们为生计劳累奔波……

每每一觉过后,又变得生龙活虎。

因为总觉得身体的修复能力无比强大,所以觉得可以肆无忌惮地透支。

殊不知,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也是有限度的。把健康视作理所当然,终有一天要用生命的代价来偿还。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新闻:

上海一位18岁的女孩,因为长期不喝水而引发了大面积脑瘫!

原来,这个女孩是个职业模特儿,因为工作的原因,上台前需要控制体重,为了使自己的体重不超标,她便连续好多天不喝水。

同事都说女孩太拼了,可女孩却说:反正自己年轻,不喝水也没什么大碍,现在拼尽全力,以后才会有更好的生活。

谁料,人生的每一步不一定会按我们的预期进行。

一段时间后,女孩突然晕倒在了台上,因为她长期不喝水造成了血液浓缩,加上超负荷的运动,引起了脑梗。

当女孩被送进医院后,她的大脑已完全梗死,只能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体征……

真是令人唏嘘。

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可不就是钱挣到了,人却没了吗?

金钱的缺口终能弥补,但身体的亏损却无法补救。

倘若为了工作透支健康,生病便是你为之付出最惨痛的代价。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问答:人这一辈子缺什么最可怕?

智者回答:缺健康。

一个人没有健康的体魄,所有的一切都是枉然。所以,透支身体去换取身外之物就是最大的愚蠢。

人生不过短短三万天,工作再忙也别弄丢了健康;再年轻,也要懂得敬畏你的身体。

总有人把“下顿减肥”和“明晚早睡”挂在嘴边,把每一顿饭当成节食前最后一顿胡吃海塞。

喊着“熬夜不如通宵”的歪理,在网络上调侃:“熬最晚的夜,敷最贵的面膜”。

殊不知,万物都有规律。

若非逆势而为,健康的天平必会失衡,那它所受的所有委屈,便会以另一种苦痛报复回来。

透支人情,好比作茧自缚

电影《致命人脉》里有句台词:“人情是开路的利剑,也是自缚的茧。”

说得极是。

人情这东西,如索取有度,适时回馈,关系的堡垒会愈加坚固;反之,若是过度透支,再好的关系也会分崩离析。

一个叫小薇的网友曾在贴吧吐槽:某天,一位关系很好的朋友,发了一条砍价链接让她帮忙砍价。

于是小薇随手帮忙助力了。自那以后,朋友隔三差五发来链接求点击,有时候是她自己的,有时候是她同事的。

小薇工作很忙,常常无暇顾及,可朋友见她不回复,就会拍拍她的头像来提醒。

一而再再而三的无厘头行为,让小薇很反感,她干脆拒绝了对方的请求。

不料对方恼羞成怒,说小薇算不上真正的朋友,连点小忙都不愿意帮。

打那以后,俩人关系慢慢变淡了,甚至再也不联系了。

打着朋友的幌子来换取自身的便利,就是赤裸裸的人情透支。

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就好像一张有额度的信用卡。再好的感情,若随意消耗,总会有消之殆尽的一天。

正如李叔同所言:人情就像一个天平,相互付出,彼此回报才能保持平衡。

别以为人情的价值很低,其实透支人情,就等于无形中给未来埋下了一个大坑。

小白是一位农村孩子,早年间,他父亲为了省钱,在修缮家里的房屋时,请了亲戚朋友过来帮忙,事后却并没有任何表示。

一栋房子修好,父亲本以为省了一大笔,不料,欠别人的总得还。

小白后来功成名就,大家纷纷慕名而来,求其父让小白帮忙替自家孩子谋个出路。

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小白都在奔走还“人情”债,他累得够呛,还差点犯下“以权谋私”的错误。

父亲听闻也十分后怕,他对当年之事追悔莫及,早知道如此,当初花钱雇人来修房,总比没完没了去还人情要来得痛快。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就是等价交换。人情看似没有标价,可倘若透支,就会变成你一辈子都还不清的债务。

很喜欢作家谢可慧的一句话:但凡能用金钱摆平的事情,尽量少用人情。

所以,与其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透支人情,不如长远计较,将人情用在刀刃上。

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没有免费的午餐,透支人情有时就是作茧自缚。

透支信誉,总会弹尽粮绝

孟子有言:“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

意思是,车子没有车辕就不能行走,人不讲信用就不能立于世间。

与人交往,信用便是基石。

如果一个人透支别人对他的信任,那么总有一天他会孤立无援,即使某天他所言无虚,别人也难以再信他。

这就好比一张白纸染上了污点,想要恢复原状比登天还难。

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强调的就是透支信用带来的后果。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生性不爱笑。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

烽火原是边关求救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时才会点燃召诸侯来救援。

结果,误以为外敌来袭的诸侯们,看到烽火纷纷前去救援。赶到才知晓,这一切都是儿戏。

褒姒看到各诸侯着急忙慌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周幽王也开怀大笑,感叹为博美人一笑,点烽火又何惧?

怎料,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可诸侯们皆以为玩笑所致,均未前往。

酉夷太戎伐周成功,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后人将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搬上书本,以警示世人诚信为本。

信用的累积不在一朝一夕,可失去信用却是一瞬间的事儿。

希腊哲学家曾提出一个“塔西陀效应”。

说的就是当一个人,透支了自己的信用后,不管今后你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是做好事还是坏事,旁人都会认为你在说假话,做坏事。

之所以不要轻易透支信用,就是因为它如同不可再生资源,稀缺珍贵且难形成,来之不易却很容易溜走。

在当今社会中,信用已经成了各行各业用来评判一个人是否可用的重要标准。

人的能力不足可以培养,但一而再再而三地透支别人的信任,便能分辨他人品的高低。

正如海涅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一个肆意践踏旁人信任而不自知的人,终将会失去原本美好的感情和关系,甚至付出更惨痛的代价。

《吕氏春秋》有言:“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意思是说,把池水抽干便可以很轻易地抓到鱼,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鱼了。

这世间万物都是如此,凡事皆有限度。一旦超过了限度,日后就需要自己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来偿还。

你提前透支来享受当下,那么明天,你的福气就会少一分。反之,不提前消耗自己,福报就越发深厚。

所以,在任何时候只有把控好分寸,懂得细水长流,才能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我们常常说自律,就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那么,在未来的日子里拒绝透支,才能迎接更好的自己。

点个【在看】,往后余生,取舍有度,张弛有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