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爱玲《第一炉香》:比萨义德《东方学》更早,看到西方有色眼镜

 一寸书 2024-03-29 发布于上海
“山腰里这座白房子是流线形的,几何图案式的构造,类似最摩登的电影院。然而屋顶上却盖了一层仿古的碧色琉璃瓦。玻璃窗也是绿的,配上鸡油黄嵌一道窄红的边框。窗上安着雕花铁栅栏,喷上鸡油黄的漆。屋子四周绕着宽绰的走廊,地下铺着红砖,支着巍峨的两三丈高一排白石圆柱,那却是美国南部早期建筑的遗风。从走廊上的玻璃门里进去是客室,里面是立体化的西式布置,但是也有几件雅俗共赏的中国摆设。炉台上陈列着翡翠鼻烟壶与象牙观音像,沙发前围着斑竹小屏风,可是这一点东方色彩的存在,显然是看在外国朋友们的面上。英国人老远的来看看中国,不能不给点中国给他们瞧瞧。但是这里的中国,是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荒诞、精巧、滑稽。”
——张爱玲《第一炉香》

白石卍字阑干

梁太太的洋房就是当时香港上流社会的缩影。
关于这所房子,张爱玲的描述耗费了大量笔墨,尤其是对于她这种惜字如金的写作者,这两大段文字的存在真的是很奢侈了,所以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咀嚼。
故事一开始,读者跟着薇龙的目光,首先看到的是:“姑母家里的花园不过是一个长方形的草坪,四周绕着矮矮的白石卍字阑干,阑干外就是一片荒山。这园子仿佛是乱山中凭空擎出的一只金漆托盘。”

卍字木栏杆

“长方形的草坪”算是西式的,“白石卍字阑干”“金漆托盘”却都是中式的。
“卍”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是一种古代符咒,用做护身符或宗教标志。

美人靠上的传统卍字纹

佛教把它看作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瑞相,有吉祥、万福、万寿之意。“卍”字形纹路四端皆可延伸,如同车轮向前,连绵不绝,周而复始,质朴和谐,给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灵动的视觉感受,常被用来寓意绵长不断和万福万寿不断头之意。

园林里的卍字栏杆

“卍”在唐代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被吸收为汉字,读音“万”。所以“卍”字形纹饰又叫万字纹,是中国古代传统纹样之一。
也不是没有一点“摩登”的元素,梁宅的外观是唯一最有现代性的部分,“山腰里这座白房子是流线形的,几何图案式的构造,类似最摩登的电影院。”但是远远抵不过仿古的元素。
“然而屋顶上却盖了一层仿古的碧色琉璃瓦。玻璃窗也是绿的,配上鸡油黄嵌一道窄红的边框。窗上安着雕花铁栅栏,喷上鸡油黄的漆。”先是中式的仿古,后又是美式的仿古,继承了“美国南部早期建筑的遗风”。更别提屋内的布置了。
后面我们还会看到,《第一炉香》中处处呈现出这种中西杂糅的“不伦不类”。

建筑的折中

既像“摩登的电影院”,又有中国古代“皇陵”的配色,为什么还说房子是美国南部早期建筑的遗风?“美国南部早期建筑”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大家不要忘了,所谓“早期”的美国,其实也是殖民地。那个时期的美国建筑有着一股欧洲味,当然也受到当地材料和气候条件的影响,结合了一些本土创新元素。
美国南部的早期建筑通常采用木材和砖石等传统建材,带有宽敞的前廊和独特的屋顶设计,以应对炎热的夏季天气,拱门和柱式通常较为简单,但又注重对称性和细节装饰,展现出优雅浪漫的风格。
例如潮水建筑(Tidewater architecture)就是主要流行于1800年代美国南部沿海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这种建筑一般会有大型环绕门廊(或画廊),以及宽敞的屋顶(臀部屋顶)用以遮挡门廊,专为湿热气候而设计。
而且门廊通常围绕全屋。夜晚时,在这样通风透气的大门廊下面,可以感受到凉风习习,特别适合大西洋沿岸低洼温暖的亚热带气候。

美国早期建筑风格

而在新英格兰地区,由于木材丰富,建筑多采用了木结构,并具有宽大的烟囱和小窗户,以适应该地区寒冷的冬季气候。

美国早期建筑风格

有人说这叫做建筑的折中主义(Eclecticism),简而言之就是“混搭”。还有人说梁宅的建筑特色跟武汉大学的图书馆很像。不得不说,还真是……“古今中外”像是都聚齐了。
武汉大学图书馆
网上关于《第一炉香》各种角度的解说非常多,比如就有人专门剖析过里面提到的建筑元素,所以我就不再班门弄斧继续展开讲了。
不过,只要理解20世纪40年代香港社会的特点是“华洋杂处”,就可以明白张爱玲铺设的各种不中不洋场景的意义了。即使没有非常专业的背景知识,只要用心体会,也能有助于阅读。

雅俗共赏的摆设

再来看房子的内部。
“香港的深宅大院,比起上海的紧凑,摩登,经济空间的房间,又另有一番气象”,这句完全没提香港的豪宅是何种模样,却又令人心中了然,因为读者自然会想到描述上海房子的反义词:疏落、古老、房间宽敞。
为啥不“摩登”?因为不管是西式还是中式的房子造型和屋内摆设,其实都是旧式的样子。
“炉台上陈列着翡翠鼻烟壶与象牙观音像,沙发前围着斑竹小屏风”,壁炉代表西方,“翡翠鼻烟壶与象牙观音像”代表东方,但和非常有存在感的壁炉比起来,只能称作小小的点缀而已。
就连舶来品“沙发”旁边的古风屏风也是“小”的。“这一点东方色彩”“立体化的西式布置”中是“无伤大雅”的,处于陪衬的地位。
为什么张爱玲用了“雅俗共赏”这个词来形容“中国摆设”?究竟哪一方是“雅”,哪一方是“俗”,心照不宣。
东方元素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元素则代表着殖民地色彩,殖民地将精华与糟粕集于一身,小到梁宅,大到香港,都如同那个“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

鼻烟壶与雪茄烟

此外,与“翡翠鼻烟壶”对应的还有“雪茄烟”。形容太阳的光线像“雪茄烟盒盖上的商标画”,“棕榈、芭蕉”被晒得像“雪茄烟丝”,却用了一个十分“中国特色”的词汇来形容对面的景象——“烟树迷离”。这一细节即使不是刻意安排,也是张爱玲本身思想中,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体现。
后面小说人物抽的各种“烟”都是西式的烟,包括乔琪最后掏出的“香烟夹子和打火机”,都和摆设用的中国旧式“鼻烟壶”没有半点关系了。
之所以在建筑和装修上如此中西合璧,是因为梁宅的主人梁太太,这个人物本身也是东西文化的交汇。只不过她是外西内中,骨子里并未脱去自己成长的烙印,和薇龙沟通的说辞也是中式的一套,关起门来做的也是“慈禧太后”,而非“伊丽莎白二世”。

斑竹屏风

此外还有一处暗藏的中式的“烟”
住到姑母家之后,第二天薇龙八点钟就下楼来,“那时牌局方散,客室里烟气花气人气,混沌沌地。”“烟气花气”的文字游戏容易让人联想到“烟花之地”。实际情形也确实就是这样。梁宅本身就像青楼,甚至兼鸦片烟馆。
梁太太是把中国妓院开进了家里,以取悦各路男人,就如同她在房子装修上的“好客”之风。
处在这样一个乌烟瘴气的“烟花柳巷”,身边女人们个个都是“烟花女子”,薇龙又如何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呢?

社会鄙视链

既然建筑和装修上处处是这种“迎合”的姿态,那么小说里的人物就更是有此心态了。
之前我也提到过半殖民地时期上海的鄙视链(《去年天气旧亭台》:回不去的青春,见不到的故人):半殖民地背景下的上海滩,仿佛有一条无形中的鄙视链:白种人看不上混血儿,再就是黄种人,可是中国人虽然对白种人敬畏有加,却也一样看不上“杂种人”。
其实在战前殖民地的香港,似乎也存在类似的鄙视链:白种人>混血儿>华人华侨>内陆人>香港土著>街头小贩和妓女,或者说上流阶层>中产阶层>社会底层,就连上流社会富人家的女仆都瞧不起葛薇龙这个来“打抽丰”的上海中产阶级。

香港街头

以“白种人”为代表的殖民者当然位于人种鄙视链的最顶端。有趣的是,白皮肤的人总想晒黑,包括“粉扑子脸”的薇龙;底层的人却还要敷粉装“白”,比如想要向上攀爬的睇睇。
当然,在张爱玲本人心中,谁也没有比谁更高贵。她在文中处处埋了这个意思的伏笔。(参见前面各种关于颜色的文本分析。)

南英中学的校服

殖民地的教育也是为殖民者服务的。葛薇龙“自身也是殖民地所特有的东方色彩的一部份”“她穿着南英中学的别致的制服,翠蓝竹布衫,长齐膝盖,下面是窄窄袴脚管,还是满清末年的款式;把女学生打扮得像赛金花模样,那也是香港当局取悦于欧美游客的种种设施之一。”
我并没查到香港有“南英中学”这座学校,但是校服的式样倒是不难想象出来。
据说香港人穿校服的规定最早可以追溯到一百年前的“圣保罗女书院”,即现在的圣保罗男女中学(St. Paul's Co-educational College)。1918年,它成为香港第一家规定学生必须穿校服上课的学校。

不过比之南英中学,圣保罗的校服除了颜色不同,款式也正好相反,远不是“赛金花”的衣服。

圣保罗女书院1934年的校服

现在的香港校服中,某种蓝色中式长衫也很有“五四青年”的感觉。长衫有些像旗袍,但比旗袍宽松,也有浓浓的民国风情。
“把女学生打扮得像赛金花模样”这句暗讽非常犀利。
赛金花这个传奇女子,我们在阅读《郁金香》时也看到过。不过在《郁》里,只牵涉到中国妇女对于同胞赛金花的评价和看法,并不牵涉到外国人的态度。
赛金花初名为赵彩云,又名傅彩云,安徽黟县人,幼年被卖到苏州的花船上,当了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后来遇到洪钧,成了他的姨太太,随他出使欧洲,经历奇特,是西方人熟悉得多一点的中国女子之一。
八国联军进京时,她因为认识联军统帅,阻止了一场浩劫,受到百姓的爱戴,可怜晚年贫困潦倒而死。赛金花一生三次嫁作人妇,又三次沦入烟花,并以此为生,始终没有摆脱青楼的身份。

赛金花

但是薇龙非常爱美。尽管校服是土土的晚清款式,更像赛金花,“然而薇龙和其他的女孩子一样的爱时髦,在竹布衫外面加上一件绒线背心,短背心底下,露出一大截衫子,越发觉得非驴非马。”
到梁宅后,她也不忘“照镜子”:“薇龙对着玻璃门扯扯衣襟,理理头发。”
正因为爱在外表上花心思时间,所以才有可能在后面被梁太太的一橱漂亮衣服所诱惑。这里的人物性格刻画也算打了个小伏笔。

学校的办学宗旨

那么“南英中学”到底是怎样的一所学校呢?
薇龙所上的南英中学有英文或法文课,生活方式教育,还有宗教教育。薇龙还参加了唱诗班。梁太太举行家庭游园会,邀请唱诗班成员,以及天主教修女,也都是对于西式文化的推崇与模仿。
所以,南英中学并不是为了把女学生们培养成什么精英人才,而是为了取悦“游客”,或者说西方人。正是呼应了那句“英国人老远的来看看中国,不能不给点中国给他们瞧瞧。”
当时的上海虽然也有西化和崇洋,但还没到香港这样的程度。相比之下,同时期的香港,殖民地空气却要浓厚得多。
而且,睨儿还曾提醒过薇龙:“不是我说扫兴的话,念毕了业又怎样呢?姑娘你这还是中学,香港统共只有一个大学,大学毕业生还找不到事呢!事也有,一个月五六十块钱,在修道院办的小学堂里教书,净受外国尼姑的气。”
只要是“东方人”,即使是正儿八经的大学毕业生,也改变不了阶层,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地位还不如“外国尼姑”。

天主教修女

总之,从洋房内外,到大环境里女学生的打扮,全是讨好西方白人的姿态。张爱玲如此这般仔细描摹了一番,铺垫了整个故事的底色。
有人说张这样的表述很超前,令人想起后来萨义德的著作《东方学》。虽然这本上学时读过的教科书,内容我已经差不多忘光了,但大致的主题总归还是有印象的。

爱德华·萨义德

这本书探讨了东方文化、东方哲学以及东方社会的一系列问题,并批判了西方对东方的刻板印象和偏见。萨义德认为,东方不是真实的东方,而是被西方建构的东方,只是西方眼中的东方,一个为了满足西方建构“他者”愿望和凸显西方优越性的东方形象。
这么说来,确实可以拿《第一炉香》中的描述与《东方学》作很好的参照。甚至完全可以说,张爱玲是比萨义德更早地察觉到了这一主题。

外国尼姑和混血儿

举行园会时,梁太太还“顺便邀了五六个天主教的尼姑。”
“香港的僧尼向来也是在交际场上活动惯的,交接富室,手段极其圆活。”这句话令我想起《刀锋》里和艾略特有意攀附的天主教神父。通过这位神父牵线搭桥,以及艾略特自身的“虔诚”,使得他在天主教事业上取得了和世俗事业一样的成功。
在这本《倾城之恋》后面几篇小说如《连环套》里,这些外国“师太”还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在《第一炉香》里的几个“外国尼姑”,暂时还只能派上“调虎离山”的小用场。

天主教修女

“只是这几位师太不是其中的佼佼者,只会说法文与拉丁文;梁太太因薇龙在学校里有法文这一课,新学会了几句法文,便派定薇龙去应酬她们。”支开了薇龙,梁太太便好直接向卢兆麟下手了。甚至当着薇龙的面,两个年轻人正在互相用眼神表达不舍时,她也毫无顾忌,直接就拉走了卢兆麟。
不如天主教尼姑的,还有混血儿。
“周吉婕和乔琪乔是同母异父的兄妹”,而吉婕“宗谱极为复杂,至少可以查出阿拉伯、尼格罗、印度、英吉利、葡萄牙等七八种血液,中国的成分却是微乎其微。”尼格罗是黑人血统,大概是处于以上人种中最受歧视的一份了。
关于身份这一节,又令我想起《连环套》中的霓喜。因为她的中国出身,就连在印度人那里都要矮一截,不能被明媒正娶,充其量也只能算个未婚生子的同居女友而已。
由此可知,在人种和国籍鄙视链上,印度人居然也是高中国人一等的。所以当时上海公共租界里的印籍巡捕“阿三”还要比中国巡捕待遇更高。
当年在英国殖民地里的排序,现在在硅谷及一些跨国外企中依然如此。即使在当今的美国社会里,人种鄙视链依然存在。亚裔华人是社会底层,低于印度裔,后者又低于拉丁裔和非洲裔黑人。

身份认同的困境

乔琪问薇龙喜欢上海还是香港。薇龙回答说:“风景自然香港好。香港有名的是它的海岸,如果我会游泳,大约我会更喜欢香港。”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包括这一篇《第一炉香》里,大海都有一种有远距感的,象征未来的意味。

香港维港风光

表面上看,薇龙的回答不置褒贬,但实际上却潜藏着对于身份认同的忧虑。试想一个普通的上海中产阶级家庭的女孩,想要融入解放前香港那样一个种族歧视严重的殖民地城市,是有多么困难?
靠自己奋斗吗?大学毕业也不过是做教会学校的老师,“净受外国尼姑的气。”靠婚姻改变命运吗?就连周吉婕和乔琪乔那样的美貌混血儿,在香港的婚姻市场上尚不受青睐,更何况没有背景的纯种华人呢?“这个年头儿,谁是那个罗曼蒂克的傻子?”吉婕犀利的点评就是放到现在也不过时。
薇龙不会“游泳”,但却不愿离开。香港正像一个“围城”。出生在这里的人想出去,如吉婕、吉妙;外来的人却想努力留下。薇龙和香港的关系是游离的,忽远忽近而又爱恨纠缠。

香港街头

其实这也很像张爱玲本人与香港的关系,更像许多远离家乡去异乡扎根的人。我想起自己之前点评叶广芩《凤还巢》时写过的一段话:离开北京,来到陕西,是与过去的“我”诀别;离开陕西,回到北京,是与现在的“我”撕裂。这两个人生的路口,于“我”都是痛苦的。《凤还巢》:老凤归空巢,再难觅失落的精神家园
同样的,对于薇龙来说,来到香港,就是要与过去的自己告别,开始新的人生;而如果要回到上海,又将是与现在的自己决裂。不管怎么样,都是痛苦的。
在分析“粉白黛绿”的颜色时,我也提到过,薇龙与吉婕和乔琪在这方面的共性。其实小到家庭、团体,大到人种、地域,……身份认同的问题在更大范围内也都是普遍存在的。

照猫画虎的园会

对于“园会”一词的解说,张爱玲极尽揶揄和幽默。
“园会一举,还是英国十九世纪的遗风。英国难得天晴,到了夏季风和日暖的时候,爵爷爵夫人们往往喜欢在自己的田庄上举行这种半正式的集会,女人们戴了颤巍巍的宽帽沿的草帽,佩了过时的绢花,丝质手套长过肘际,斯斯文文,如同参与庙堂大典。乡下八十里圆周内略具身分的人们都到齐了,牧师和牧师太太也叨陪末座。大家衣冠楚楚,在堡垒遗迹,瓦砾场中踱来踱去,僵僵地交换谈话。用过茶点之后,免不了要请上几位小姐们,弹唱一曲《夏天最后的玫瑰》。”
葛薇龙还在那天晚上唱了一首《缅甸之夜》,也算是对于英国园会歌曲的呼应了。

英国乡村风光

话锋转到香港的照猫画虎,更加具有喜感:
“香港人的园会,却是青出于蓝。香港社会处处模仿英国习惯,然而总喜欢画蛇添足,弄得全失本来面目。梁太太这园会,便渲染着浓厚的地方色彩。草地上遍植五尺来高福字大灯笼,黄昏时点上了火,影影绰绰的,正像好莱坞拍摄《清宫秘史》时不可少的道具。灯笼丛里却又歪歪斜斜插了几把海滩上用的遮阳伞,洋气十足,未免有点不伦不类。丫头老妈子们,一律拖着油松大辫,用银盘子颤巍巍托着鸡尾酒、果汁、茶点,弯着腰在伞柄林中穿来穿去。”
好家伙!大红灯笼配沙滩遮阳伞。你能想象这样的情景吗?就好比在一家颇有点格调的咖啡馆或者酒吧外面,你正坐在遮阳伞下玻璃面的小圆桌旁,品着杯“鸡尾酒”或“果汁”,从桌上银盘子里拿起中式“茶点”,比如一份桃酥,送入嘴里。
这还不算特别过分的,身边竟然全是巨大的一人高(五尺约为1.67米)的大红灯笼,上面还有大大中国“福”字,映得周遭一片通红,是怎么一回事?好一个不伦不类,画虎不成反类犬!

《清宫秘史》剧照

再看端着盘子的服务员,一个个都是清朝末年丫鬟的打扮——麻花长辫,中式夹袄,外加“窄脚袴”。而且还弯着腰,和传统英式管家相比,气质拿捏上也远远不足。
总之,身在这种好莱坞电影中营造的“中国特色”里,你分得清到底是身在东方还是西方?是在现代还是梦回大清?是在人间还是鬼域?
《清宫秘史》剧照

油松大辫和九节钢鞭

“油松”形容光滑松软。在我脑海中,“油松大辫”应该是各种影视剧里,美丽的姑娘后脑勺上那条乌油油的黑粗辫子。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惠安馆传奇》里面有一句常被用来作为例子:“其实那疯子还不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像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
有趣的是,《金锁记》里面写到“油松大辫”,说的却不是个“大姑娘”,而是个“小伙子”“季泽是个结实小伙子,偏于胖的一方面,脑后拖一根三股油松大辫,……”
此外,张爱玲还在许多地方里提到过“辫子”。这个可以等到读到时再细说。张作的高明之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意象重重叠叠,层出不穷。
至少在《倾城之恋》这本合集里,我们可以看到,辫子显然代表着前清及守旧落后思想的遗留。
在《第一炉香》中,只有两处用了“杀气腾腾”这个触目惊心的形容词。一处是后面的植物,一处就是陈妈:“她和梁太太家的睇睇和睨儿一般的打着辫子,她那根辫子却扎得杀气腾腾,像武侠小说里的九节钢鞭。”

民国时期的九节钢鞭

“九节钢鞭”,说明辫子扎得非常紧,看上去很坚硬,一点都不“油松”。她穿的衣服也硬:“她身穿一件簇新蓝竹布罩褂,浆得挺硬。人一窘便在蓝布褂里打旋磨,擦得那竹布淅沥沙啦响。”
陈妈是本地人,是葛家老夫妇在香港雇佣的“粗做”女佣,“上不得台盘”。她明知梁宅可能有狗,一听到狗叫就慌了,在大户人家的威严气象之下,窘得手足无措。
陈妈代表着香港社会最底层的旧式思想和生活艰辛的一面。她衣服上的“蓝”也有类似的代表性,我们在分析“蓝”的文章中已经详细说过。《第一炉香》色彩解析之“蓝”:“蓝衣村妇”不仅仅是蓝衣村妇

湾仔的变迁

“但是海湾里有这么一个地方,有的是密密层层的人,密密层层的灯,密密层层的耀眼的货品——蓝磁双耳小花瓶、一卷一卷葱绿堆金丝绒、玻璃纸袋装着'巴岛虾片’、琥珀色的热带产的榴莲糕、拖着大红穗子的佛珠、鹅黄的香袋、乌银小十字架、宝塔顶的凉帽;……”
这一段里不仅色彩丰富,而且各种物品也是中西混杂。
那么,湾仔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呢?
19世纪中叶的湾仔还是一个小渔村,人口稀少,主要是渔民和船民聚居。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那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工程,使得海岸线不断向内陆推进,形成了今天的湾仔区。
20世纪中期,湾仔已经成为香港的商业中心之一。许多著名的商业大厦和摩天大楼在湾仔建成,如中环广场、时代广场等。不过,那里仍保留了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如湾仔旧邮政局、洪圣古庙和北帝庙等。
《第一炉香》写于1943年4月,张爱玲笔下的湾仔应该是已经大规模填海后的样子。因为截止至1930年,湾仔新增了35公顷的土地,城市配套设施也逐渐完善,并因此吸引到了不少海外华侨华人和内陆居民来港投资及居住。
工厂、商铺、酒店林立,有轨电车沿海岸线行驶,湾仔一派欣欣向荣。
如今的湾仔依然是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地方。这里既有传统的中国元素,如庙宇和古老的建筑,也有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和商业中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一些题外话

虽然旅游过的地方不多,但是香港本阿姨倒是去过。跟着张爱玲神游香港,勾起了当年的许多回忆。

假如,假如还有机会再去,我想,我就不会在乎是否打卡那些著名的游客景点了。我只想去到张女士学习、生活过的地方,追寻一番她在“边城”的足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