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绒毛膜癌!

 忘仔忘仔 2024-03-29 发布于山西
医学影像  yxyx-app  
医学影像APP,打造伴随医生快速成长的影像学习社区。与影像园(Xctmr.com)一起提供最全面的影像案例库、基础(解剖、病理、影像诊断)知识、影像技术及考题等,为医生提供最佳的医学影像参考。
图片
【所属科室】胸外科
【基本资料】患者,男,18岁
【主诉】发现前纵隔占位5天
【现病史】患者近期无明显诱因下感胸部不适,1周前患者于外院行CT平扫示:前纵隔占位,拟MT,两肺多发转移瘤,右侧胸腔少量积液。
【影像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讨论问题】如何诊断?

【医学影像APP用户讨论】
评论: CT示:前纵隔内囊实性肿块,其内多发分隔,动脉期周边实性成分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两肺多发实性结节,CT示周围伴晕征;双侧胸腔积液。
MR示:前上纵隔内囊实性肿块,呈混杂短T1混杂长T2信号,病灶实性部分DWI高信号,ADC值减低。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诊断考虑恶性肿瘤,绒毛膜癌可能大。
【结果】
病理诊断:(纵隔肿物穿刺)考虑为绒毛膜癌。
【病例小结】
原发性纵隔绒毛膜癌(Primary Mediastinal Choriocarcinoma)。绒毛膜癌是起源于胚胎滋养层细胞的高度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可分为原发性绒毛膜癌(非妊娠性绒毛膜癌)与继发性绒毛膜癌(妊娠性绒毛膜癌)。原发性绒毛膜癌与妊娠无关,是胚胎时期原始生殖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多见于青少年或儿童。性腺外多沿身体中轴线分布,如纵隔、脑松果体、肺等。单纯纵隔绒毛膜癌极其罕见,不发生在儿童。纵隔生殖细胞肿瘤中,单纯绒毛膜癌仅占3%左右。
临床特点:纵隔原发性绒毛膜癌病人几乎均为男性,好发于20-40岁。大多数为前纵隔巨大肿物;早期即可发生血行转移,最常累及的器官为肺、脑。患者多以原发部位或肺部转移症状就诊,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咳嗽、胸痛、胸闷、气促、发热、咯血等。部分患者表现出纵隔肿瘤的压迫症状,主要为上腔静脉阻塞血清β-HCG水平升高,部分病人会出现继发性激素变化,可表现为男性乳腺发育、睾丸萎缩等。
组织学上纵隔绒毛膜癌是质软、伴有广泛出血和坏死的巨大肿瘤。镜下瘤组织由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和中间型滋养细胞排列成不同的结构,巢状、条索状和片状,无胎盘绒毛结构。合体滋养细胞似“帽带”围绕细胞滋养细胞的周围,间质可见纤维素聚集。
影像学特征:纵隔绒毛膜癌好发于前纵隔,部分可发生于后纵隔前纵隔内体积较大的软组织肿块,可呈分叶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根据内部成分的不同,密度常不均匀,可见出血坏死,亦可见脂肪或钙化。肿瘤增强后出现不均匀延迟强化,部分可见条状异常强化小血管影,提示肿瘤血供丰富。早期即可发生血行转移,最常累及的器官为肺、脑,转移灶可出现出血坏死。
治疗首选手术完全切除,全切肿瘤对于降低复发率及转移率极为重要。对于已发生转移或肿瘤较大的患者,术前经多疗程化疗,待血清HCG接近正常、肿瘤负荷明显减少时再行根治性手术,可降低复发。预后较差,总生存期短(数月)。
欢迎大家下载医学影像app,查看更多经典病例!
获取海量医学教育资源↓
积累从点滴开始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